作物栽培管理 > 野牡丹科-野牡丹

一、前言

二、植物性狀及園藝利用

三、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四、結語

五、相關連結

 

  • 前言

       台灣的原生植物「野牡丹」是台灣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常見的低矮灌木,一般田野或山坡都隨處可見,人們走在鄉間林野時與其相遇的機率相當高,野牡丹的植株型態屬於中型灌木,有著大片的綠絨葉片,不論是開白花或紫紅花的台灣野牡丹,大而明顯的幾朵花集結在枝條的頂端,形成短短的聚繖花序,開花期間要發現它並不難,野牡丹是屬於熱帶地區的灌木植物,全台灣每年的3~8月從南到北到處都可看到野牡丹的紫色花影,因其具備耐熱、耐旱、耐瘠等特性,已有許多公共工程也探用野牡丹進行綠美化,本植物雖然與百花之王的牡丹毫無關係,但遠遠望去還真以為是牡丹花綻放呢!

↑ TOP

  • 植物性狀及園藝利用

      台灣原生觀賞植物「野牡丹」,還有其他稱呼如:埔筆仔、金牡丹、山石榴、野石榴、活血丹、王不留行,其原生棲地大多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之空曠地,屬於野牡丹科野牡丹屬之多年生灌木,學名為Melastoma candidum D. Don 。株高約2公尺,莖被糙伏毛或長硬毛,幼莖近四方形;葉紙質,為卵形、闊卵形或卵狀橢圓形,先端銳尖至漸尖,基部圓或略呈心形,葉色淺綠至深綠,葉背為白黃色,葉上表面疏被伏毛或軟毛,5~7基出葉脈,葉柄長約1~2公分,葉長5~12公分,葉寛3~8公分;頂生短聚繖花序,花朵簇生,花苞成螺旋狀小橢圓形,單花基部為壺狀或筒狀,花冠5瓣,花瓣為粉紅色至紫紅色或白色,花冠直徑約5~8公分,萼五裂;雄蕊有10.5長5短分為2組,花藥狀似鐮刀,2組不同色,長雄蕊之花藥呈紫色,花絲呈銀白色,轉折處凸起呈金黃色,短雄蕊之花藥呈金黃色;雌蕊1枚,柱狀線形柱頭,子房5室;蒴果,壺形,長1~1.2公分,直徑約1公分,外包裏宿存萼,被毛,成熟時由黃綠色轉暗紅色,種子數眾多;開花期為每年的3~8月,5~7月為盛花期。台灣原生的野牡丹具有陽性、耐熱、耐旱、耐瘠的生育特性,還有其叢生株型、碩大艷麗花朵、簇生圓錐花序及圓形樹冠可達1~2公尺的特色,適合做為戶外景觀利用之中型盆花、庭園叢植、綠籬及公共空間大面積綠美化的園藝素材。

↑ TOP

  • 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野牡丹主要繁殖方法有播種法及扞插法。野牡丹種子細小,播種時需維持較高的濕度,發芽率相當高,播種後約2週即可發芽。扞插法可剪取頂芽4~5節(或長度10~15公分)作為插穂,扞插於透氣及保水的介質中,約經過2~3週後即可發根,30公分苗木即可進行移植。

↑ TOP

(1)水份管理:因為野牡丹屬於陽性植物,需照射70%以上至100%之日照,陽光充足可增加開花數量,性喜溫暖及潮濕的生育環境,故全期栽培之水份供應要充足,尤其是新近移植之幼苗或成株,水份之照顧特別重要。

(2)肥培管理:野牡丹的盆栽之栽培適用緩效性肥料,並依據各種緩效性肥料的肥效期限定期追加施用。

(3)植栽管理:每次花期過後或每年春季宜進行適當修剪,每一枝條須留取2~3對葉為宜,並需略施追肥以促進植株快速增生側芽。

三、雜草及病蟲害管理:野牡丹盆栽或庭植的雜草,可探人工配合樹剪等工具防除。野牡丹目前尚未發現嚴重之病蟲害,栽培期間則依一般病蟲害管理即可。

↑ TOP

  • 結語

       台灣原生的野牡丹屬植物有3種,都屬於中型的灌木花卉,除了上述的野牡丹之外還有基尖葉野牡丹及水社野牡丹等2種。大多數民眾或許因為常見而不以為奇,若仔細觀察除了有大尺寸的花及艷麗的花色外,蠻特別的是有2組長短及顏色各不相同的雄蕊,這2組雄蕊的形狀都像是一把把鐮刀,並且以半月形的方式排列於雌蕊下方周圍,甚為有趣,這種有趣的景象您可能還不知道吧?趁著野牡丹的開花期,約三五好友到市郊或山林步道逛逛,說不定就能發現野牡丹的美麗新視界哦!

文章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TOP

 

  • 相關連結
  1. 野牡丹之栽培與利用
  2. 原生花卉-台灣野牡丹藤的栽培管理
  3. 恆春半島最美的野牡丹-台灣野牡丹藤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