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豇豆

一、前言

二、生育特性

三、栽培現況

四、豇豆種類

五、定植前作業要點

六、栽培管理作業要點

七、病蟲害管理

八、結語

九、相關連結

 

  • 前言

       豇豆(Vigna unguiculata ( L . )Walp. spp. sesquipedalis(L.) Verdc.)臺灣俗稱菜豆,易與俗稱敏豆之菜豆混淆。原產於印度,為台灣重要的豆科蔬菜,由於可全年供應,深受國人歡迎。惟近年來相關單位針對市售農產品的抽驗結果顯示, 豇豆農藥殘留常高居不下,主要因為豇豆採收時間長,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農民為了提升產量及品質,常過量施用農藥或忽略安全採收期,因此,本文從豇豆生育特性、栽培現況、豇豆種類、定植前作業要點、栽培管理作業要點等方向,介紹豇豆栽培管理應注意事項,提供農民參考。

↑ TOP

  • 生育特性

        豇豆性喜溫暖、日照充足的氣候,耐熱性強、耐寒性弱。發芽適溫為2~30℃,生育適溫為20~30℃。在台灣夏季高溫期生長旺盛,結莢多;冬季低溫期生育慢,結莢彎曲、細短。豇豆根系發達,吸水性強,根部耐濕亦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大,土質以排水良好的壤土及砂質壤土為佳,疏鬆土壤有利於根系及根瘤菌的發育。

↑ TOP

  • 栽培現況

       台灣近10年來(民國92年至101年)的豇豆栽培面積約介於980~1,634公頃之間,呈現逐年下降趨勢(圖1),主因南部主要產地里港、九如地區,近年來萎凋病日益嚴重,造成大量減產甚至廢耕,嚴重影響農民栽培意願,屏東地區近10年栽培面積由915公頃減少至397公頃(減少57%),連帶使全國栽培面積大減。由農情資源報告資源網統計顯示,101年豇豆栽培面積約980公頃,每公頃的平均產量約12,036公斤,主要栽培地區依序為屏東縣(397公頃)、雲林縣(148公頃)、高雄市(117公頃)、嘉義縣(85公頃)、彰化縣(85公頃),而每公頃產量以彰化縣15,088公斤為最高,其次為高雄市的13,002公斤,第三為雲林縣12,268公斤(表1)。豇豆因生育強健可週年生產,盛產期4~9月,南部地區播種期為12月至翌年9月,播種後45~70天開始採收,採收期30~60天,以種植面積最高的青皮豇豆為例,每年11月至翌年4月,受低溫影響,栽培面積降低,產量減少,導致價格最高,每年5月至9月為因栽培面積高產量也多,價格稍低。

↑ TOP

  • 豇豆種類

    豇豆種類繁多,栽培上可依莢色、種子顏色、生長習性等性狀加以分類。根據莢色之差異,可將豇豆分為青皮、白皮、紅皮及花皮等四大類,以青皮栽培最普遍,白皮次之,紅皮及花皮少有栽培。主要品種有:

一、三尺青皮
本品種為台灣南部最主要品種,亦是國內消費者最喜愛的種類,生產規模也最大。為晚生品種,種子黑色,莢色青綠,莢尖紫紅色,長約70公分,莢面平滑,肉厚質嫩,不易老化。且耐熱耐濕,豐產。因本品種不抗病毒病,目前由無病毒健康種子繁殖體系生產並供應無病毒種子,並透過農會系統銷售,故本品種俗稱「農會種」。

↑ TOP

二、白皮白仁
白皮種嫩莢呈現淡綠色,種子剛開始呈白色,後轉為米黃色,種臍處有黑褐圈,莢長約60公分,莢肉厚不易老化,稍耐寒,耐熱性中等,為地方品種,農民多半自行留種。

↑ TOP

  • 定植前作業要點

一、田區選擇

(一)排水良好
豇豆根系發達,主根可達80~100公分,主要分布在15~18公分的表土層,相當耐旱亦耐濕,然而土壤水分過多,在苗期易引起種子腐爛及幼苗徒長,且不利於根系及根瘤菌活動,在開花結莢亦容易引起落花、落莢,因此栽培地宜選擇排水良好之田區。

(二)避免連作及土壤傳播病害田區
豇豆土壤傳播性病害(如萎凋病)問題嚴重,連作會使病原菌密度增加,提高作物感染機會,加上萎凋病難以使用農藥來防治,最好選擇與水稻田或其他科作物輪作,或採用新地種植,使病原菌在無寄主的情況下,無法繼續繁殖增加族群密度,減輕土傳性病害。

↑ TOP

(三)隔離媒介昆蟲及中間寄主
豇豆病毒病為害嚴重,栽培時最好能選擇網室栽培,以防止蚜蟲等媒介昆蟲傳播病毒病,在夏季因氣候炎熱,網室栽培困難,採露地栽培亦應遠離豇豆栽培田及豇豆病毒病之中間寄主如紅豆、萊豆等作物栽培。

(四)土壤條件
土壤以pH值6.2~7.0最好,pH5.0以下的強酸土壤,根部發育不良,亦會抑制根瘤菌生長,不適合種植。

↑ TOP

二、耕地準備

(一)田間衛生
田間衛生與廢棄物影響田間病蟲害防治甚大,因種植時雖然種植健康種子或種苗,但前作採收未進行清園,病原菌活在田間土壤,種植後易再次感染,尤其採不整地栽培,更須注意田間衛生。

(二)土壤處理
前作若休耕可將田區浸水一個月,再種植作物,可降低土壤傳播病害、線蟲等感染源而減少感染,亦可殺死如夜蛾等成蟲或蛹以降低族群密度。

(三)基肥及土壤改良
整地前2個月,先進行土壤肥力檢測,並根據報告之建議進行土壤改良及施肥。惟砂質土壤保肥力差,可依施肥手冊建議量施用外,其餘土壤不宜施用基肥,尤其採不整地栽培者,前作物常殘留許多肥料,更加不可施用,否則易造成營養生長過度旺盛,而延遲收穫減少結莢。

(四)整地作畦
作畦前先將土壤耕犁打碎後,再依行距開溝,在夏季栽培期間,因雨水較多,需作深溝以利排水。

↑ TOP

  • 栽培管理作業要點

一、種子準備

豇豆栽培多以種子直播繁殖或穴盤育苗移植方式生產,種子的健康與否會直接影響後續豆莢的品質及產量。若欲種植三尺青皮,建議採用無病毒健康種子繁殖體系所生產的種子,以延遲病毒病發生;若農民自行留種,亦建議留種時應由健康植株上採種,在採種期間嚴防媒介蚜蟲,以延遲病毒病之發生;採用種苗公司商業品種,亦應向有信用的種苗商購買,以確保種子品質。在播種前可以用拌種或種子消毒,減少土壤傳播病害。

↑ TOP

二、播種及行株距
豇豆栽培方式有育苗及直播二種,育苗可利用128格穴盤填充泥炭土為栽培介質,於根部盤根後進行定植(圖4),在雨季時,穴盤苗較不易受雨水影響而腐爛。若以種子直播,則每穴播種2~3粒,覆土厚度約1.5公分,砂質地2公分,覆土過厚,種子易腐爛,尤其過濕土壤更是,待苗高10~15公分時,再留一健壯株間苗。種植行株距與理蔓方式及豆莢產量品質有緊密關係,一般棚架栽培,單行植,行距在2~3公尺,株距30~60公分;合掌式栽培,雙行植,行距150~160公
分;ㄇ字形棚架,畦寬130~180公分,雙行植,株距30~60公分種植。值得注意的是種植密度高,若未配合適當理蔓方式,採收早期雖可獲得較高的產量,但
在中後期因枝葉過密,導致種植環境不通風,病蟲害嚴重,增加管理困難,並且豆莢容易彎曲。

↑ TOP

三、水分管理
豇豆生長期間土壤需保持適濕狀態,如過於乾旱,易引起落花及結莢不良,同時葉及蚜蟲媒介的嵌紋病毒病發生較多,故土壤乾旱時應行灌水,灌水宜於早上進行,以免土溫變化太大。土壤水分過多,易引起多種病害蔓延如疫病、萎凋病等,故需注意田間排水,避免畦溝內積水。

↑ TOP

四、肥培管理

肥料使用可參考施肥手冊,惟實際施肥量,因各田區土壤理化特性不同,因此建議在栽培前,先行採土送各農業改良場進行土壤分析,參考土壤肥力檢測之結
果及各階段植株生育狀況加以調整肥料用量。一般豇豆施肥通則,除砂質土或較貧瘠土壤,施用基肥外,其餘土壤建議不施基肥,以避免初期營養生長過盛,造成延遲開花。第一次追肥於開始結莢後施用即可。追肥施用量可根據施肥手冊推薦量,再視栽培過程中生長勢之強弱或葉色之濃淡,酌量增減肥料。

↑ TOP

五、立支架及理蔓
在台灣一般栽培蔓性豇豆,因蔓性品種莖蔓長,花序腋生,隨蔓伸長,各葉腋陸續抽出花序或側蔓,栽培時需立支架。一般立支架方式有三種,介紹如下:

(一)水平棚架
目前豇豆栽培大多使用水平棚架,並於畦上直立面,張設尼龍網或插立單支竹竿,使藤蔓沿竿或網攀爬至棚架頂端。此方法使藤蔓有較大的生長空間,促進其生長勢,且嫩莢不會因纏繞而彎曲,植株通風較好,後期病蟲害相對輕微,管理作業也較方便。

水平棚架以竹竿引蔓者,通常以留單蔓,理蔓不行摘心方式,在生長至棚架頂端前,除去每一側蔓留一花序後摘心,待藤蔓至棚架頂端時則行放任栽培;搭設尼龍網引蔓者,除前述方式理蔓外,若行株距較寬者,亦可留2~3主蔓,主蔓不摘心,每一側蔓留一花序後摘心,促進側蔓生長,經由不斷摘心,促使側蔓不斷開花結莢,待藤蔓至棚架頂端時則行放任栽培。

↑ TOP

(二)合掌式竹架
傳統立支架方式以合掌式為主,目前此方式多使用於露天栽培,前作常為小胡瓜,後作再栽培豇豆,多半行不整地栽培。於藤蔓發生初期插立竹竿或利用前作小胡瓜支架,每一植株立1支柱,4支以合掌方式交叉。此方式若為不整地栽培,則較為省工,但後期藤蔓纏繞,通風性較差,病蟲害容易發生且噴藥不易,後期採收也不方便,較不推薦。合掌式竹架栽培一般為留單蔓不行摘心,但為求產量會進行側蔓摘心,以不斷萌發側蔓,增進產量,但因其空間有限,
因此產量通常較水平棚架栽培為低。

(三)ㄇ字形棚架
ㄇ字形棚架栽培多半前作物或主作物為小果番茄,為方便棚架利用,直接以ㄇ字形棚架張設尼龍網栽培豇豆,此方式多半放任栽培不理蔓亦不摘心或留3~5蔓主蔓不摘心側蔓摘心方式,此方式建議加大株距,除可增加生長空間,提高產量外,也可以減少病蟲為害。

六、採收

       豇豆播種後,在高溫期約45~50天始花,開花後12~14天即可採收,低溫期生長期約需70天始花,開花後16~18天採收。採收適期為豆莢充分長大而莢質細嫩,種仁尚未凸出時進行採收。成熟時果莢發育快速,開始採收後每隔1~2天要採收1次,過晚採收,有些品種容易老化,使豆莢變鬆軟,肉質變薄纖維多,影響品質。另外, 豇豆屬高呼吸率蔬菜,在高溫下尤其嚴重,因此為維持最佳品質,除適當成熟期採收外,應避免於太陽正烈時採收,採收與運送過程儘量避免受傷,採後迅速加碎冰保鮮並用塑膠袋密封包裝,使豇豆在運送途中保持低溫高濕狀態,維持產品品質。

↑ TOP

七、設施栽培

       大多採水平網室栽培,主要目的在阻隔蚜蟲及粉蝨等病媒昆蟲入侵,防止病毒病發生,並降低豆莢螟及其他豆科害蟲的危害程度,可大幅降低農藥使用。設施雖可減少部分病蟲害的發生,但設施中溫度和相對濕度較高,反而提供病蟲良好的發病環境,如白粉病、蚜蟲等。故設施內的衛生應隨時注意,如有嚴重的發病植株,應立即移出,以避免蔓延。再者設施具有保溫效果,可改善冬季生育不良狀況,對植株生育有良好效果。
但夏季設施內溫度過高,會引起生育不良,此時須將防蟲網卸除,僅利用防蟲網包圍四周,不但可避免高溫,也可以達到一定程度的防蟲效果。

↑ TOP

  • 病蟲害管理

壹、病害

一、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一)病徵:

發生於葉片與枝條,主要在葉表產生白色粉狀物,貌似麵粉而得名。發病初期呈點狀散佈於葉面,逐漸變成灰白色粉狀,之後病斑逐漸擴大連結。發病後期葉片黃化甚至脫落,加速植株衰老。

(二)病原生態:

本病主要發生於春秋冷涼季節,最適發病溫度為20~26℃。植株密植而通風不良的狀態下容易發生。白天乾熱、夜晚冷涼的條件下,有助於病菌產生大量分生孢子,於短時間內造成病害流行。

↑ TOP

(三)防治方法:
1.注重園區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以減少園區感染源。

2.注重枝條修剪,避免枝條過密,保持園區通風。

3.清除園區及周圍雜草。

4.適度管理田區濕度。

5.合理化施肥,促使養分平衡。

6.適當利用非農藥或免訂殘留容許量之防治資材,如碳酸氫鉀、可濕性硫磺粉及窄域油,預防病害蔓延。

7.參考附件一之豆菜類病害用藥。

↑ TOP

二、白絹病 (Southern blight)

(一)病徵:

本病於田間以單株或整叢發生,於苗期造成苗枯或莖腐,初期病徵為下位葉黃化,之後全株萎凋枯死。植株近土面地基部,會出現白色菌絲,後有褐色之菌核產生。

( 二) 病原生態: 本病適合於高溫約25~35℃之高濕度環境,尤其含豐富有機質之土壤較易發生,尤以酸性的砂土有利於病原菌的生長。存活於土壤中之菌核為
本病之初期感染源,靠流水、病土、工具或混在種子之菌核而傳播。

(三)防治方法:

1.種植健康種苗。
2.注重園區衛生:徹底清除罹病組織,勿殘留在園內及四周,減少感染源。
3.水份為本病原菌傳播之重要途徑,應適當水份管理,避免畦溝積水,可降低病原菌藉水流擴散,減少傳播機會。
4.合理化施肥可使植物生長正常,維持植株健康度而強化抗性。
5.輪作:勿於發病田連續種植,避免累積感染源,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降低田間病原菌族群。
6.可利用重碳酸鹽類對病害進行防治。
7.參考附件一之豆菜類病害用藥。

↑ TOP

三、角斑病 (Angular leaf spot)
病原菌:Phaeoi sar iops i s gr i seola(Sacc.) Ferraris (Isariopsis griseolaSacc. )

(一)病徵:

病斑初期呈灰褐色,後期轉為暗褐色,並在葉片上形成角斑為本病的主要特徵。病斑後期會癒合形成大病斑,嚴重時會危害整個葉片造成黃化、落
葉。高濕時於病徵處有孢子形成,為第二次感染源。果莢亦會被病原菌所危害,病徵為紅褐色圓形斑點。

(二)病原生態:

病菌由葉片氣孔入侵,在葉肉及欄狀柔軟細胞之間生長,侵入大約9天後,病菌形成壞疽病斑。潮濕環境能加速發展,其生長溫度範圍為16至28℃,最適當溫度為24℃,連續下雨24~48小時的環境下,病菌易擴散感染。角斑病可種子傳播,但病菌主要存活於罹病殘株及土壤中,可存活約140天至500天。病原菌孢子可藉由風來傳播。耕作方式可能影響病菌的發生及流行,尤其與玉米輪作之菜豆田,更易發生角斑病。

(三)防治方法:
1.注重園區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以減少園區感染源。
2.注重枝條修剪,避免枝條過密,保持園區通風。
3.合理化施肥,促使養分平衡。
4.利用非農藥資材防治,如肉桂油及糖醋液等。
5.參考附件一之豆菜類病害用藥。

五、莖腐病 (Stem rot)
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 R.t.Moore

(一)病徵:

主要發生於幼苗期,成株在高溫多濕的環境下亦可被害。幼苗期植株若遇土壤潮濕且土溫偏高,或過度潮濕與乾燥交替出現,容易使病菌大量繁殖,於植株莖基部造成腐爛隘縮,導致全株枯死。

(二)病原生態:

本病多發生於高溫多濕季節,尤以炎熱氣候、午後陣雨加上通風不良時更猖獗。立枯絲核菌雖具產生菌核能力,但田間感染主要以葉片上生長之菌絲體向四周健株接觸而傳染。菌核在土壤中之壽命至少5年以上,利用雨水、灌溉水、農具或營養繁殖器官傳播。

(三)防治方法:
1.整地時,務使地面平整,減少積水,且注意良好的灌溉排水措施。
2.勿密植、注意通風及日照充足,並正常施肥,以促使作物快速生長。
3.與非寄主作物行三年以上之輪作。
4.合理化肥培管理,增進植株抗病力:土壤中施用硝酸態氮肥料可降低本菌引起之病害。添加有機質添加物亦可促進土壤微生物活性,而降低病害發生。
5.此病害與連續旱作有密切相關,欲減輕危害,應慎選栽培田,切勿仰賴農藥治療。

六、煤黴病 (Sooty blotch; Leaf spot)
病原菌:Cercospora raciborskii (Racib)Matsimoto et Nagaoka (C. vignaeRacib.)

(一)病徵:

初期在葉背及葉面形成紫褐色小斑點,漸擴大為1~2公分之圓形至橢圓形灰褐色病斑,表面產生灰色或暗褐色之黴狀物。發病嚴重時,提早落葉,僅殘留頂部葉片,導致減產。

(二)病原生態:

本病主要發生於夏秋作豇豆開花結莢期,枝葉愈茂盛所形成之濕度愈高,本病愈發嚴重,尤其高溫多雨期間更加猖狂。於連作田與苗期均可見此病害之發生。最適發病溫度為24~28℃。病菌可於病株殘體及土壤中存活長時間,待環境因子如氣溫、相對濕度適宜時,以分生孢子行空氣傳播感染健株。

(三)防治方法:
1.注重園區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以減少園區感染源。
2.適度修剪枝葉避免生長過度茂密,保持園區光照及通風良好。
3.合理化施肥,促使養分平衡。
4.參考附件一之豆菜類病害用藥。

七、萎凋病 (Fusarium wilt of asparagusbean)
病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tracheiphilum(E. F. Sm.) Snyder & Hansen

(一)病徵:

病原菌於種子萌芽後由根尖直
接侵入,在豇豆生育中期,自下位葉開始出現黃化,病徵常只顯現於植株的一邊,初期可見枝蔓萎凋,罹病枝條維管束明顯褐變直達莖頂,後期則全株枯死。
受害的根部在較小的支根上出現黑褐色病徵。若剖開植株縱橫切面,可見維管束明顯褐變。

(二)病原生態:

病原菌棲息在土壤可經種子或種苗傳播,分生孢子亦可藉風或水傳播。病原菌殘存於發病田土壤中,待長豇豆種子發芽時直接侵入根部,破壞維管束組織,造成萎凋。高溫潮濕季節容易發生,最適發病環境為溫度27~32℃℃及酸鹼值7~8。

(三)防治方法:
1.可於整地後種植前10日,每分地施用「SH合成土壤添加物」90~120公斤於土壤中,並混合均勻,再配合施用鉀肥與磷肥,可促進根部發育,增強抗病力。惟施用SH合成土壤添加物混合物後,應避免再加尿素或烏肥等高氮素肥料,以免氮肥過量。
2.罹病植株應清除並集中燒毀,注意田間衛生。
3.長豇豆萎凋病可經由種子傳播,經漂白水1,000倍浸種20分鐘處理的種子可減少其病勢發展。

4.栽種抗病品種。
5.可添加樹皮堆肥液抵抗病原菌之為害。

↑ TOP

八、銹病 (rust)
病原菌:Uromyces vignae

(一)病徵:

本病主要發生於乾燥涼爽季節,但發生並不嚴重。主要出現在葉部,偶爾在豆莢、莖部出現。初期在葉背上形成白色小斑點,之後逐漸擴展成略為凸起之鐵鏽色腫斑。病斑呈圓形,罹病葉易枯黃,提早落葉,影響光合作用,降低品質產量。

(二)病原生態:

病原菌為害造成表皮破裂,散出赤褐色粉末,為夏孢子。散出之夏孢子為第二次感染源, 可重複感染,因此常可見夏孢子堆群生或分散於整個葉片。

(三)防治方法:
1.注重園區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以減少園區感染源。
2.注重整蔓,避免枝葉重疊,保持園區通風。
3.合理化施肥,促使養分平衡。
4. 適當利用非農藥防治資材,如窄域油、肉桂油等防治病害。
5.參考附件一之豆菜類病害用藥。

九、濕腐病 (Choanephora wet rot)
病原菌:Choanephora cucurbitarum

(一)病徵:

幼苗至成株均會受到感染,主要病徵出現於豆類植株頂端2~5公分之嫩梢及幼芽部分,故又稱為莖頂腐敗病,但農友一般稱它為「爛頭」。被害初期出現水浸狀斑點,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水浸狀病斑擴展迅速,約2~3天便造成被害組織軟化,出水腐敗,導致莖頂曲折,而夏季高溫或曝曬於陽光下,腐爛部位立即乾枯倒掛在頂梢。

(二)病原生態:

當夜間來臨,溫度下降,露水出現後,病原菌會迅速產孢,叢生在患部如同長黴一般。隨著日夜濕度及露水期長短的變化,組織病變程度快慢不同,造成病害莖部呈現輪狀的褐色條斑。高溫多濕時也會危害花器、嫩莢、嫩葉及下方的莖部。如果氣溫轉涼,露水期變短,則病害停止發展,植株又可抽出新梢,恢復生長。在長豇豆上主要危害成熟的豆莢,致使豆莢腐爛,失去商品價值。

(三)防治方法:
1.連續陰雨此病才會發生,無需藥劑防治,注意田間衛生即可。
2.保持田間良好通風,避免水分累積於豆莢。
3.除去植株頂端之露水,並適度整枝,勿使豆莢垂掛土表。

十、根瘤線蟲 (Root-knot nematode)
病原菌:Meloidogyne incognita及M.javanica

(一)病徵:

此病由於線蟲侵入危害根部所致,感染初期植株於夏季中午炎熱時,會有失水下垂現象,午後再逐漸恢復。罹病植株根系有腫大結瘤,導致植株吸收不良,葉片黃化,生長勢衰弱。此病害通常發生於長期連作旱田作物之地區。

(二)病原生態:由二齡之線蟲幼蟲侵入細根,分泌唾液促使根部細胞膨大,形成白色球形至紡錘型之癭瘤,在主根上癭瘤繼續膨大並癒合成大瘤,鏡檢根瘤內部可發現卵圓形膨大的雌蟲,適當的環境下,線蟲由卵發展到成蟲約14天。土壤含水量高時,根瘤易腐爛,導致植株死亡。在田間,根瘤線蟲危害時常與萎凋病菌形成複合感染,加速植株萎凋死亡。河床地或砂石壤土地區極適合本蟲繁衍。

↑ TOP

(三)防治方法:
1.最好與水稻輪作或栽種非寄主植物如太陽麻、蓖麻等綠肥植物,以降低土壤中病原線蟲的密度。
2.種植前以燻蒸劑進行土壤消毒,或施用LT有機添加物(蓖麻粕40%,蝦蟹殼粉40%,黃豆粉5%,海草粉5%,尿素5%和糖蜜5%),每公頃施用約1,000公斤。
3.拔除病株及雜草。
4.於田區種植忌避植物,如孔雀草及萬壽菊。

↑ TOP

十一、病毒病 (Virus disease)
病原菌:Cucumber mosaic vi rus
(CMV) 胡瓜嵌紋病毒
Blackeye cowpea mosaic virus (BICMV)
黑眼豇豆嵌紋病毒
(一)病徵:

BICMV或CMV單獨感染豇豆時,造成嵌紋或斑紋病徵,但通常對植株生育影響不大。但當二種病毒發生複合感染時,形成協力作用,使病徵轉為嚴重,病毒濃度也相對提升,使病害的流行更加快速。複合感染之豆株葉片常見有斑紋、嵌紋、變形、縮小且皺縮等徵狀,豆莢常縮短、扭曲畸形。罹病株所採之種子帶毒,播種發芽後即成為感染源。

↑ TOP

(二)病原生態:

兩者均可經由機械傷口或蚜蟲傳播。罹病株所採種子帶毒,播種發芽後即成為感染源。

(三)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
2.避免在罹病田採種,選用無病毒種子。
3.注意田間衛生:拔除並燒毀病株,清除田間雜草,減少蚜蟲棲息;以殺蟲劑預防蚜蟲發生, 或以銀色塑膠條驅避蚜蟲;可用32目尼龍網包覆栽培設施以阻
隔蚜蟲入侵。

↑ TOP

貳、以下就目前長豇豆之主要發生蟲害及防治方法作簡介。

一、小綠葉蟬(Smaller green leafhopper;Lesser green leafhopper)

學名:Edwardsiana flarescen (Fabricius)
(一)危害狀:

又名小綠浮塵子或跳仔,為雜食性害蟲。成蟲、若蟲以刺吸式口器在葉背吸食汁液,造成葉片上有明顯凹凸褪色小斑點,危害嚴重時葉片呈皺縮畸形狀。其分泌之蜜露可誘發煤煙病而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
(二)防治方法
1.懸掛黃色黏紙可降低及偵測害蟲族群密度。
2 . 田間雜草之清除可提高藥劑之防治效果。
3.參考附件一之豆菜類蚜蟲及粉蝨之推薦用藥。

↑ TOP

二、豆蚜(Cowpea aphid)

學名:Aphis craccivora
(一)危害狀:於南部地區週年均可發生,若蟲及成蟲可群棲於莖、葉、花及豆莢處刺吸危害,受害處常有捲曲、皺縮及植株矮化等現象;其分泌之蜜露易引起煤煙病而影響植物之光合作用,此外,豆蚜亦是豇豆病毒病之媒介昆蟲,可傳播多種病毒病害。
(二)防治方法
1.清除雜草或枝條可減少其棲息場所。
2.懸掛黃色粘板誘殺成蟲。
3.間作玉米等高莖作物,阻擋蚜蟲侵入或藉由蚜蟲取食玉米,方便用藥劑一舉殲滅之。

三、粉蝨類(Whiteflies)
(一)危害狀:長豇豆上粉蝨以銀葉粉蝨(Bemisia argentifolii )為主,其次為螺旋粉蝨(Aleurodicus dispersus ),其一齡若蟲具活動力,二、三、四齡若蟲則固著於
葉背刺吸取食,被害葉片黃化或提早落葉,並可傳播病毒病害。成蟲飛行力不佳,但可藉由風作遠距離擴散。此外,若蟲及成蟲皆會分泌蜜露而誘發煤煙病,
影響植株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
(二)防治方法:
1.維持田間之清潔可減少其棲息空間。
2.於害蟲發生初期或連續採收期,可參考使用礦物油防治,建議傍晚使用,以避免造成日燒藥害。
3.利用黃色黏紙誘殺成蟲,以降低族群密度。

↑ TOP

四、潛蠅類(Miners)
(一)危害狀:

目前長豇豆園區常見之潛蠅為蔬菜斑潛蠅(Liriomyza sativae)及番茄斑潛蠅(Liriomyza bryoniae),成蟲以產卵器刺破葉片吸吮汁液並產卵於葉肉中,孵化後之幼蟲潛食葉肉,致葉片上灰白色彎曲隧道食痕,嚴重時,除影響光合作用外還會造成落葉。老熟幼蟲會掉落土中化蛹。

(二)防治方法:
1.整地前宜浸水一天,以殺死土中之蛹。
2.清除田間雜草及受害葉片可降低族群數量。
3.成蟲對黃色黏紙有偏好性,參考推薦藥劑搭配黏紙使用,效果更佳。

↑ TOP

五、薊馬類(Thrips)
(一)危害狀:危害長豇豆之薊馬主要為豆花薊馬(Megalurothrips usitatus )及南黃薊馬(Thrips palmi ),若蟲、成蟲可取食新梢嫩葉、花器及豆莢,於新梢上
造成褐色斑點或落葉,花器被危害常導致皺縮乾枯,豆莢則出現捲曲畸形及褐色疤狀斑紋,旱季時易大量發生,嚴重影響品質與產量。
(二)防治方法:
1.可懸掛黃色黏紙進行誘殺及族群監測。
2.參考附件一之推薦用藥,不同作用機制藥劑應輪流使用,避免抗藥性產生。

↑ TOP

六、葉蟎類(mites)
(一)危害狀:

常見危害長豇豆的葉有二點葉螨(Tetranychus urticae )、赤葉螨(Tetranychus cinnabrinus )及茶細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 )等。二點葉螨與赤葉螨喜群聚在葉背刺吸危害,被害葉片常呈現白色小斑點,繼而乾枯或落葉,高溫低濕之網室栽培環境有利葉族螨群之增加。茶細螨多群聚於新葉或花芽等幼嫩組織刺吸汁液,致新葉皺縮變形,葉色變淡;花芽受害後,易造成花朵掉落。

(二)防治方法:
1.可參考附件一之推薦用藥,噴藥時應將藥劑噴及葉背,且霧粒要細,用水量充足。

2.清除田間雜草、殘株或落葉,減少葉蟎隱蔽棲息場所。
3.合理施用肥料和灌溉,可增加植株對葉蟎之抗性而降低其危害。之抗性而降低其危害。

七、豆莢螟(Bean pod borer)
學名:Maruca testulalis
(一)危害狀:為豆科作物重要害蟲,雌蛾喜產卵於豆莢或花器上,幼蟲體呈淡黃色,喜食嫩葉、花與莢,會吐絲綴結花與葉而藏匿其中,三齡後幼蟲常蛀入豆莢危害,被害豆莢外留有圓形蟲孔及褐色蟲糞,使豆莢失去商品價值。

↑ TOP

(二)防治方法:
1.適時清除田間受害豆莢以減少再次感染源。
2.除藥劑防治外,亦可使用蘇力菌於連續採收期進行防治,噴藥時,須注意一併防除綠肥作物田菁上之豆莢螟。

八、台灣黃毒蛾(Small tussock moth)
學名:Porthesia taiwana (Shiraki )
(一)危害狀:周年均可發現此害蟲,成蟲白天潛伏在蔭蔽處所,夜間開始活動,行交尾及產卵等行為。卵產於葉之邊緣處,卵塊成毛帶狀。幼蟲之刺毛有劇毒,接觸皮膚時會癢痛紅腫,主要蛀食豆莢,開花結莢前亦會取食葉片、花及花蕾,成蟲取食花蜜為主。

↑ TOP

(二)防治方法:
1.卵多聚集成塊狀,可直接將其清除之。
2.除藥劑防治外,亦可使用蘇力菌於連續採收期進行防治。

九、斜紋夜盜蟲(Tobacco cutworm)

學名:Spodoptera litura
(一)危害狀:為雜食性害蟲,全年均可發現,成蟲與幼蟲均晝伏夜出,具有趨光性。雌成蟲將卵產於葉背,成塊狀,並覆有黃色毛狀物。幼蟲期有群棲性,除取食葉部外,尚可危害新梢或花器,豆莢形成後,幼蟲會蛀食豆莢,嚴重時僅留葉脈及葉柄或將豆莢吃成中空。

(二)防治方法:
1.及時摘除及銷燬卵塊或初齡幼蟲。
2.利用性費洛蒙誘殺雄蛾,降低雄蛾密度及減少雌雄交尾機會。
3.種植前或休閒期如發現幼蟲或蛹之密度高時,可全園淹水以殺死土中之蛹與幼蟲。
4.清除殘株及雜草,減少害蟲之隱蔽場所。
5.參考附件一之豆莢螟或蝶蛾類推薦用藥。

↑ TOP

  • 結語

     豇豆為連續採收作物,病蟲害管理上較其他蔬菜困難,常有農藥殘留問題產生,解決之道除了建立合理安全的農藥使用,亦必須配合良好正確的栽培管理,使植株生育強健,減少農藥的使用,增加產品安全,提升消費者信心。

文章來源 : 高雄農業改良場-豇豆健康管理技術專刊

↑ TOP

  • 相關連結
  1. 豇豆健康管理
  2. 豇豆-知識網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