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枇杷

一、前言

二、栽培環境

三、枇杷之生長習性

四、栽培管理

五、土壤與肥培管理

六、病蟲害防治

七、結語

八、相關連結

 

  • 前言

    枇杷為薔薇科(Rosaceae),枇杷屬(Eriobotrya )植物,原產地在中國大陸南方,多種植於北緯33.5°以南地區。屬於常綠果樹,經濟樹齡可達50-60年以上,目前臺灣栽培種主要為由日本引進之“茂木”。臺灣早期栽培的「在來種」是由中國大陸引進,經實生繁殖而成,果粒小、果肉薄、果肉呈白色或黃白色,經濟價值低。日據時代,由日本引進果粒大、果肉呈橙黃色之品種,在臺灣中北部試種成功,至民國 65年種植面積達2,574公頃,民國69年以後,因受到其他水果競爭及勞力問題之影響,導致栽培面積逐漸減少,至95年全臺灣栽培面積為944公頃,年收穫量約6,959公噸,主要產地分佈於臺中縣、南投縣、苗栗縣及臺東縣等地區,臺東地區栽培面積約150公頃,95%以上為“茂木”。枇杷果實在春季成熟,果肉柔軟多汁,酸甜適口,風味佳,深受國人的喜愛。果實除供鮮食外,可供製罐、釀酒、調製成果膏、果露等。

    ↑ TOP

  • 栽培環境

       枇杷為常綠果樹,性喜溫暖的氣候,年平均溫度在15℃以上地區即能生長,但如冬季溫度在3℃以下時,幼果內之胚珠易受到凍害。冬季低溫環境為枇杷栽培的主要限制因素,臺東地區年平均溫度約22℃,非常適合枇杷生長。茂木枇杷各生育階段所需溫度不一致,在果實採收後之營養生長期與花芽分化期需要較高的溫度,以促進新梢的生長及花芽形成,花穗生長期後冷涼的氣候,有利於花器發育。從花器發育至果實生長期間,枇杷對寒害的忍受程度不同,一般以花蕾之耐寒性最強,謝花後的幼果最容易受到凍害。在臺東以海拔400公尺以上地區栽培較理想,因在開花結果期日夜溫差大,枇杷之果實品質較佳,且產期較早。枇杷對土壤的適應性很廣,從砂質土、礫質壤土或礫質粘土都能生長,其中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有機質含量高之礫質壤土或礫質粘土較佳。土壤酸鹼度以pH6.0左右最適宜茂木枇杷。

    ↑ TOP

  • 枇杷之生長習性

枇杷大部份以高壓苗種植,大多無幼年性的問題,種植後只要適當控制新梢生長,翌年即可開花結果,此後隨樹冠的擴展產量逐年增加,8至10年生即可達到盛產期,管理良好之果園其經濟結果樹齡可達60年以上。枇杷根部之活動力與地溫有密切關係,地溫在5-6℃時根系開始生長,9-12℃時生長最旺盛,18-22℃時生長緩慢,30℃以上則停止生長。臺東冬季地溫均在15℃以上,適合根系生長,在果實生長期根部能正常吸收水、養分,使果粒持續生長不受影響,所以產期較早。一般管理良好的植株,春季根部開始生長時期較地上部提早兩星期,新梢生長後根部生長量逐漸下降,此種交替生長現象,周年間約有四次,一般在幼果期(1-2月),果實採收前後(3-4月),新 梢 生 長 停 止 期 (8-9月 )及 開 花 前 後(10-12月)出現4次根部生長期,結果量較高之植株葉片可供應根部的養分減少,根部生長量及次數相對減少。枇杷根群之分佈較淺,接近地面之根系易受微氣候影響,果園土壤管理稍有不慎易引起生理障礙。枇杷的結果枝可分為中心枝、果痕枝及弱枝等三種。中心枝為上年度未結果枝或在春季果實生長期萌發之枝條,其生長勢強,枝莖及葉片大,葉片數多,花芽形成期較晚,花芽形成率較低。果實採收後,自果穗基部剪口萌發多數腋芽,一般只留一枝新梢,生長後之枝條稱之為果痕枝,其生長勢較中心枝弱,在高溫乾旱情況下容易形成花芽;在矮化整枝栽培下,果痕枝為主要之結果枝。

    ↑ TOP

  • 栽培管理

(一)整枝與樹型改造

枇杷栽培為減少風災及便於田間作業,多將樹型矮化,目前枇杷之整枝方法,多屬變則主幹形之整枝方式,大多主枝誘引過低,枝條彎曲角度過大,容易誘發大量的徒長枝,形成枝幹附近之新梢生長旺盛而主枝末端生長勢衰弱,無明顯的主枝、亞主枝及側枝之分及主、側枝之從屬秩序。在枝條生長雜亂與各種不同樹型結構下,修剪困難,每年需增加許多人力在管理作業上,並造成樹冠內之新梢生長不均及開花結果不穩定,果實大小與品質差距大等問題。

    ↑ TOP

1.自然開心型之整枝法:

苗木定植後,中心枝(主幹)向上生長,可在距離地面30-40公分高處保留一枝作為第一主枝,此後每一輪側芽生長時在不同方向各保留一個側枝,當側枝數達4-5枝後摘心,作為未來的主枝及候補主枝。主枝生長後自第二輪開始,在左右方向各留一側枝,以增加植株葉片數才有助於幼齡樹的生長。第二年以後決定固定主枝,將各主枝向四方拉開,與主幹形成45-60度角度,並剪除多餘的候補主枝。各主枝上形成之側枝,在距主幹40-60公分處保留一枝作為第一亞主枝,第二及第三亞主枝之間距約30-50公分,左右互相交替,亞主枝上再著生側枝及結果枝,側枝間隔為20-40公分,勿使枝條葉片過密或交互重疊以利果實之生長。亞主枝未定型之前,必須預留候補亞主枝及側枝,供未來調節適當的位置及方向才能構成良好的樹型。第一亞主枝距離樹幹過近時,進入盛產期之後會造成亞主枝與主枝競爭養分,使主枝末端弱化,樹冠內部結果枝數量減少,結果部位移向外圍,容易引起果實寒害及生理障礙。

    ↑ TOP

2.修剪方式:

利用修剪可整理出枝條在樹冠內適當的配置,便於枇杷園之管理工作,改善樹體水分養分之運移,增加有效葉面積及葉片光合作用效率,維持樹體營養與結實(生殖)生長之平衡。

一般修剪工作如下:
(1)全樹冠修剪:枇杷主要修剪時期分為兩次:第一次在3-4月間果實採收後,應將枯枝、纖細弱枝、病蟲害枝條及強勢徒長枝等剪除,以促進樹冠內之光照及通風,並使養分集中於發育枝之生長。第二次修剪在11-12月間結果枝花穗抽出後,可將生長勢強未開花的徒長枝進行強剪,以調節結果量及促進果實生長。

(2)結果枝修剪:結果枝經過一定生長年限後,其基部枝條過長,會影響果 實 生 長 與 品 質 , 應 適 時 予 以 更新。方法為在果實採收後,自枝條基部約10公分處修剪(回剪),再將更新後之新梢培養成強健的結果枝。

(3)除芽:果實採收或老枝條修剪後枝梢上會萌發多數新芽,為使新梢有適當的生長空間,每隔約30-40公分留 一 枝 新 梢 , 其 餘 均 應 除 去 。 此外,在5-8月間新梢生長後,每一生長 階 段 在 梢 頂 下 均 會 萌 發 多 數 腋芽,應於新芽形成初期摘除,以利新梢生長。

    ↑ TOP

(二)促進花芽形成

茂木枇杷之枝葉生長旺盛,若遇到夏季陰天或降雨日數長之年份,花芽形成困難,可用下列方法調節樹勢,以促進花芽形成:

1.生長勢稍強之枇杷,在果實採收後不可施用過量的氮肥,以免引起新梢生長過盛而影響花芽形成。

2.花芽分化前(六月下旬至七月),將直立的生育枝及徒長枝向四方拉枝誘引,可降低頂芽優勢使營養生長緩慢而停頓,以利花芽形成,為避免拉枝角度過大,易發生枝芽及來年容易產生大量徒長枝,可利用高架式拉枝方式,以維持枝條強度並可減少以後徒長枝的產生。

3.七至九月間,植株生育旺盛之果園,可在樹冠下方以中耕機進行淺耕,截斷近表土部份之根群,並停止灌水,保持土壤乾燥,以抑制枝梢生長,增加花芽形成率。

    ↑ TOP

(三)花穗修剪

1.茂 木 種 枇 杷 正 常 花 穗 之 小 花 數 在140朵 以 上 , 遇 高 溫 期 花 穗 生 育 期短,其小花數僅在半數以下,小花數愈多則開花期愈長,消耗養分愈多,所以在花穗生長初期即應適度疏剪。

2.花穗修剪之時期,宜於花梗未張開前進 行 , 依 花 穗 大 小 剪 除 頂 端 1/2-1/3長度,並截短支梗末端。穗頸較短之果穗(晚花),應剪除基部1-2段支梗以方便套袋;但易受到霜害之地區,所留支梗應靠近葉片附近,以減少霜害之損害率。

(四)疏果技術

疏果時將擦傷果、病蟲害果、寒害果及過早或過晚之果粒剪除。一般而言,粒大且帶濃綠色、果粒中段肥厚而長者其果型較大,所留之果粒結果位置方向、果粒形狀、大小、色澤均相似者,其成熟期較易一致,可節省分次採收之勞力。

1.適當的葉片數與結果枝的比例是確保枇杷果實生長與品質所需,疏果後留存之果粒數與結果枝上葉片數有密切關係,結果枝葉片數,在25葉以上者約留 6-9粒果實 , 20葉以下者留4-6粒,每果粒之平均葉片數在3片左右,即可達到市場需求,亦可兼顧產量與收益。

2.若是疏果作業不當,每穗需反覆數次採果,耗費大量採收勞力。果粒成熟期不一致的因素很多,一般早花之開花期短,果粒成熟期之差距大;晚花之開花期溫度低、花期較長,但因果實發育後期溫度高,其果實成熟期一致,可減少採收之勞力。

    ↑ TOP

(五)套袋可減少生理障礙及提高商品價值套袋主要目的在減少病蟲害、鳥害、防止農藥污染或霜害,並可減少果實生長後期氣溫急速上升所引起之日燒、紫斑症及裂果等生理障礙,亦可保護果實生長期及採收時果皮茸毛以減少損傷,提高果實之外觀價值。套袋之材料影響果實的色澤與品質,以透光度高之白色紙套袋者,其果色呈較濃紅色、糖度高、但有果肉硬、果汁較少、風味差,成熟期遇到高溫乾燥的氣候時,果實發生紫斑症等生理障礙頻度高等缺點。目前使用之牛皮紙袋透光度較低,其果皮呈較淺紅色、果肉軟而多汁、食味佳,但糖度較低。

    ↑ TOP

  • 土壤與肥培管理

(一)土壤管理

枇杷根部生長量低於地上部,根群分佈淺且不耐水,根之生長良否直接影響到植株生長與產量。種植前必先選擇適合栽培的土壤,一般以土質疏鬆、排水和通氣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土層深厚,底土無硬盤限制,有機質含量高(3%以上),土壤酸鹼度(pH值)在5.5-6.5之間,且不含有毒物質或有害生物之土壤為最佳。臺東枇杷大部份種植於山坡地或臺地,土壤經過長期雨水沖刷或淋洗,含有養分的表土大量流失,土壤中之鈣、鎂等鹽基類隨雨水流失,使土壤逐漸酸化,且富含有機質之耕土淺並有硬盤限制,導致許多果園植株衰弱,結果枝葉片不足、生產力減退、品質低及生理障礙發生率高等問題。加強果園土壤管理以改善根圈生長環境,設置灌排水設施或適時適量供給水分,實施草生栽培以減少水土資源流失,並運用土壤及葉片分析診斷技術,調節植株營養狀況,擬定最經濟合理的土壤改良與肥培管理方法,並配合其他果園管理技術,使枇杷樹體能發揮最大的生產力。

    ↑ TOP

(二)肥培管理

1.枇杷之施肥要領

(1)枇杷之施肥方法
幼樹應將肥料撒於根際土表及輕度耕鋤,經澆水或雨水進入土中,或將肥料溶于水後澆於根際亦可。成年樹(三年生以上)可在地面撒施,或在離主幹中央30公分處,開若干條放射狀長溝,近幹處約 10公分深,逐漸向外加深至15-21公分,溝寬約30公分,伸長至樹冠外,肥料施入溝中後,宜與土壤拌合,再填入土壤,並略高於土面。

    ↑ TOP

(2)氮肥的控制決定生產的成敗
氮肥在枇杷生產上占極重之角色,採果後的氮肥應控制到只供新梢生長到25-30片葉最佳,否則頂芽因生長勢太強不易由營養芽轉成花芽。氮肥控制不好往往造成徒長,花芽數勢必因花芽分化不良而減少以致影響產量。開花到小果成長期間,由於要果粒充實肥大,需適度補充氮肥。但太高的氮肥又會使未花芽分化之枝條繼續生長,反消耗樹體儲蓄的光合作用產物,造成果實後期不但不易肥大,甘味也減少。氮肥太低,果實不易肥大且肉質較硬,直接影響果實品質。若全年的氮肥能正確施用,必定可以減少很多栽培管理上的困擾及獲得最高的收益。

(3)採果後到花芽分化前之氮肥控制在三、四月採果後,施用少量的肥料(不超過全年總量的四分之一),不僅可迅速恢復樹勢,也可刺激萌發新梢。若施肥適當,氮肥控制得宜,其生長至一定時期後,因氮肥之消耗而有利於停梢,使充實的新梢及早形成,氮肥是否過量或不足,農友可觀察園中每年三、四月採果後,自頂芽長出新梢後至停梢情形,若停梢後該枝條所擁有的葉片達到25-30葉,則為標準的氮肥施用量。若少於25片,則表示氮肥不夠其營養生長所需,雖然易於花芽分化,但其葉片較少,極難滿足應有的光合作用,致使果實累積碳水化物的時間拉長,果粒往往早熟而小、味酸,品質較差。當葉片數超過30片,尤其是35片至40片者,由於停梢晚,甚至不停梢,常使養分因徒長而消耗,開花率降低並使產期拖延。

    ↑ TOP

(4)開花前之施肥
全年的肥料中,尤其是氮肥,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總量應在停梢花芽形成後至開花前施用。除促進枇杷花穗抽出外,因為枇杷開花時,八成以上枝梢都會開花,每枝梢雖僅著一花穗,但每花穗平均約有400朵花,開花過程中足以令樹體消耗大量的有機態氮素及磷素,若在花芽形成後不予補充,則開花後枇杷樹勢會逐漸衰弱,果實將會不正常早熟,果粒也較小,這種果實不僅果實品質差,也傷害樹勢,徒增栽培上的困擾。

    ↑ TOP

(5)小果期施肥有助果粒肥大
落花、疏果後,正值小果發育,是果實最需氮、磷及鉀肥之時期,此時期的氮、磷肥主要在促進細胞分裂,增加果實的細胞數並使每個細胞擴大。此過程對枇杷果實的肥大頗為重要,因為細胞數目愈多細胞愈大,果粒更有機會肥大,此次施肥稱為果肥,施肥的時期約在國曆12月至1月間,施用量以全年之1/4到1/3為宜。

(6)肥培配合灌溉
施用花肥或果肥時,一般枇杷產區多已進入旱季,若未重視灌溉則往往得不到時效與肥效。在果實發育期及轉色期灌溉較頻繁,亦即1月至2月,此時土壤常保微溼可使肥培順利,全年灌溉所結果枝枝條葉片數達25-30片 需之水量至少有半數以上在此時運用。

    ↑ TOP

(7)有機質之施用原則
有機質之施用時機應與果肥同時施用為宜,使用完全腐熟之有機肥,以免傷害作物根部。未完全腐熟的動物性有機肥多帶惡臭,並伴有甚多之蒼蠅,極易判斷。施用有機肥時需配合深耕,方不至於因分解太快而失去肥力價值,且深施能誘導根系往下伸長吸收更深層的養分及水分使果樹生產更穩定。一般枇杷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應維持3%以上,有機質對土壤物理性最大影響在於增加土壤團粒穩定性,並促進微生物活性作用,一般土壤穩定度與土壤 中 腐 植 質 (以 腐 植 酸 或 黃 酸 物 質 )有密切關係,有機肥料含有腐植質成分,可改善土壤穩定度。土壤有機質含量愈高,土壤硬度愈低,增加土壤疏鬆,使土壤水分含量增高,不論酸鹼性土壤有機質含量與土壤水分及土壤硬度均有顯著直線相關性。枇杷果園敷蓋可增加地溫,保持土壤水分,減少土壤沖蝕,促進根系生長易於吸收土壤中養分,利用草生栽培法敷蓋枇杷果園值得採用,草生敷蓋可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表土流失量,對坡地枇杷果園水土保持工作更顯重要。

    ↑ TOP

  • 病蟲害防治

(一)灰斑病

本病由真菌所引起 ,可感染芽,嫩葉,老葉,枝條,花蕊及果實等部位,主要出現於葉片,以新葉發病較嚴重。嫩葉被害時初呈淡褐色不定形小斑點,此病危害各枇杷品種,以海拔300-500公尺發病較多,尤以通風不良、濕度高之地區更為嚴重。氮肥過多,枝過密,陽光不足,皆有助於病害之猖獗。病原菌孢子隨風吹到葉表後,遇溫濕度適宜時,伸入葉片組織內,嫩葉約經3天即可呈現病斑。本病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4-28℃,高於32℃及低於20℃不適宜生長,因此田間於十月至翌年四月較少發病。本病發生高峰期為六至九月,為確保枇杷不受危害,應加強防治。罹病葉片多時,在秋季會造成葉片脫落,影響光合作用及養分製造,降低產量與品質。

防治方法為:

1.注重修剪,避免枝條過密,促進樹冠內通風及光照。
2.適時且合理的施肥,避免氮肥使用過量。
3.颱風過後或枝葉被機械傷害後應立即施藥,以減少病源的感染。

    ↑ TOP

(二)赤衣病

赤衣病曾經是臺東枇杷栽培最棘手的病害,若防治不力,可能對果園造成嚴重威脅。由真菌的擔子菌Corticium salmonicolore感染所引起,本病菌為多患性,寄主範圍很廣,包括茶樹、檬果、柑桔、蘋果、梨、荔枝、楊桃、可可、番荔枝及咖啡等皆受危害。病原孢子於翌春梅雨期前後,陸續藉風雨傳播,附著枝條表皮,遇高溫多濕則發芽長出白色菌絲,侵入木質部,阻止水分養分輸送,發現葉片枯萎時,大約已危害一個月以上。通常枇杷園每年初發現枯枝約在4月上旬,8月以後發病少。藥劑防治宜在每年3至4月間菌絲尚未侵入枇杷枝條表皮組織前較佳。一般農友雖知須修剪病枝,但修剪不夠徹底,剪除的病枝也未燒燬,導致病原仍在園內蔓延增殖,這就是赤衣病肆虐臺東枇杷多年的原因。早在民國80年省政府農林廳開始辦理枇杷病蟲害防治示範工作,指導果農發現赤衣病病枝,即刻剪除並燒毀以減少病源,經過3年徹底執行,西部地區赤衣病的發生已顯著減少,枇杷園甚少發現病枝,臺東地區自83年才開始,曾經危害嚴重,目前大多已獲得控制。

防治方法:

1.發現被害枝條,即刻徹底剪除並燒燬,以減少傳染源。
2.適當修剪,避免枝條過密,以利通風及日照。

    ↑ TOP

(三)炭疽病

由病原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感染所引起。本病菌主要危害果實,在成熟之果實表面,初形成淡褐色、水浸狀、圓形小斑點,後變 黑 色 小 點 , 排 列 成 同 心 輪 紋 狀 ,並有黏狀物,乃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堆。嚴重時病斑擴大而融合一起,最後導致整個果實腐爛。本病適宜在高溫多濕環境下發生,臺 灣 於 3月 中 旬 -4月 下 旬 適 逢 高 溫 多雨,發病較多。分生孢子藉風雨傳播,降落於果表後,遇適當溫度及濕度即發芽,形成發芽管,侵入表皮,可感染任何發育期的果實,若果實成熟或接近成熟時被感染,於果實上很快形成病斑,如未成熟果被感染,則不形成病斑,果實成熟時,潛伏的病菌才生長形成病斑。

防治方法:

1.氮肥勿過量,宜增加鉀肥。
2.目前尚無推薦防治藥劑,部分防治灰斑病之藥劑亦可防治本病,可參考共同防治。防治本病以清園為主,剪除之病果以垃圾袋收集密封清除,勿棄置於果園內增加病源。

    ↑ TOP

(四)污葉病

由病原真菌Clasterosporium eriobotryae菌所引起,主要危害葉部,多發生在葉背面的絨毛,形成暗色塊斑;漸轉褐色,病斑逐漸融合,佈滿全葉呈煤粉狀之菌叢。本病全年都會發生,發生盛期為七月至翌年一月,以管理粗放,通風及透光不良,樹勢衰弱的枇杷樹最易發生。

防治方法:

1.果園排水良好,降低園內濕度。
2.多施有機肥,增強樹體抗病力。
3.適當修剪,促進通風日照,清除燒燬病葉減少病源。
4.目前尚無推薦防治藥劑,可在颱風來臨前後參考灰斑病防治藥劑共同防治。

    ↑ TOP

(五)芽枯病

由病原細菌Pseudomonas sp. 感染引起。危害新芽、新梢、新葉及果實。新芽變褐色,停止生長,側芽簇生;新葉的中肋呈褐色病斑,彎曲畸型;果實上呈黑褐色病斑,表皮龜裂;在枝幹上呈黃褐色不規則形病斑,後呈同心輪紋狀病斑,露出木質部。在梅雨期前後或遇強風傷害時,易發生此病。病原菌在葉部或枯枝病斑內越冬,遇雨水而傳播。

防治方法:

1.剪除罹病部位並燒燬,以減少病源。
2.目前尚無推薦防治藥劑。

    ↑ TOP

(六)褐根立枯病

以往認為枇杷枯死,是罹患白紋羽病,但經筆者在臺東枇杷栽培地區的調查診斷發現,大多由病原真菌Phellinus noxius感染危害引起,此菌也是引起番荔枝等多種果樹及林木之立枯、萎凋、衰弱與死亡的禍首,白紋羽病在臺東極為少見。在枇杷園發生初期,通常多是一、二棵零星發病,而後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最後造成全園廢耕。病菌自根部或地際部侵入感染,危害維管束,使吸收及輸導功能喪失,導致植株生 長 不 良 , 逐 年 衰 弱 , 終 至 死 亡 。此病最易辨識的特徵是病根或地際部表皮黏附褐色絨毛狀菌絲層與土塊、小石粒,褐色菌絲有時往外蔓延,被覆於鄰近土塊、石粒,是診斷本病重要依據。本菌生長溫度範圍為10-12℃到35-37℃,最適溫為24-32℃,喜好酸性土壤,土壤中至少可存活半年,在罹病根莖組織中則可存活達十年之久,被感染的樹根或樹幹,是本病菌長期存活的主要處所。病菌除可藉根系交纏或藉病土傳播外,也可藉擔胞子或斷裂分生孢子傳播。當地上部出現病徵時,病菌早已侵入植物組織多時,又因被感染部位埋於土中,一旦發病就不易治療,應依據病原菌的特性訂定妥善的預防措施,以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

防治方法:

1.培育健康幼苗,慎選無病土壤育苗。
2.慎選栽培園地,避免選擇曾發生此病之園地。
3.適當的肥培管理,調整土壤酸鹼值至pH7.0以上,多施有機肥料,氮肥以尿素為主。

    ↑ TOP

(七)疫病

由病原真菌 感染所引起。此病菌可侵害地際部及根,被感染之維管束組織褐變、壞死,影響輸導水分養分的功能,最後導致整株枯死。高濕時,田間可見病株地際部有白色菌絲長出;將病根砍下保濕隔夜後,可見白色菌絲密覆。此菌生長適溫為32-33℃,其游走子藉雨水、灌溉水傳播。以往曾發現多侵害苗木,但最近發現,在成株的危害已有逐漸擴大之勢,若不及時防治,可能蔓延迅速,造成重大損失。

防治方法:參考褐根立枯病防治策略

1.慎選健康苗木。
2.適當肥培管理。
3.挖除病株並徹底燒燬,原植穴曝曬滅菌。
4.目前尚無推薦防治藥劑,防治策略以清園為主。

(八)其他果實病害

近來漸有多種果實病害發生,如果實腐敗、似炭疽輪紋病斑或果粒外表完好但心部黑腐等,經臺東場分離出真菌Phomopsis sp.、Cladosporium及Botryosphaeria sp等菌。此類果實上的病害,防治重點以剪除病果為主,燒燬清除,以減少感染源。

    ↑ TOP

(九)咖啡木蠹蛾(Zeuzera coffeae)

據文獻記載,其危害作物約 80餘種,幾乎所有果樹都被危害,在臺灣中部地區一年發生兩世代。成蟲每年3-4月及8-9月出現,幼蟲則在4-5月及9-10月間發生。在枇杷則以9-10月較多,危害花蕊而影響產量。幼蟲蛀入枝條內部取食,沿木質部周圍蛀食形成環狀食痕,致使植物水份不能上升,枝葉枯萎,果實掉落。

防治方法:經常注意有無被害枝,及時予以剪除並剪死蟲體或燒燬。目前尚無推薦藥劑,可在9-10月密度高峰期與薊馬類同時防治。

(十)桔捲葉蚜(Aphis citricola)

蟲體呈黃綠色,成蟲若蟲群集新梢嫩葉吸取汁液影響發育。此蟲尚分泌蜜露,誘引螞蟻及誘發煤病。田間以10-12月乾旱期發生較多。目前尚無推薦藥劑,可與小白紋毒蛾同時防治。

    ↑ TOP

  • 結語

          台灣早期栽培的在來種是由大陸引進經由實生繁殖之品種,過去在中北地區零星栽培,果粒小無經濟栽培價值。日據時期由日本引進大粒橙黃果肉品種在中北部試種頗為成功。光復初期果樹栽培技術落後,加上肥料、農藥不足,產量不穩定,產值低,全省種植面積少,多屬副業栽培。民國50年以後樹型開始矮化便於果園作業,隨著栽培經驗的累積,生長環境改善,營養價植將被確認,市場消費量增加,使栽培面積迅速擴大,民國64年種植面積增加到2574公頃,發展成為經濟果樹之一。枇杷栽培勞力密集,近年來由於社會環境變遷,農村青年重離農到都市就業,田間作業勞力老化及缺乏人力,工資、成本、材料等生產成本逐年增加,使近年來栽培面積逐年下降的趨勢。若不積極改善果園生產結構或配置自動化設施,以減少勞力或提高生產力,同時改進果品處理及運銷流程,調整產銷結構,以改善枇杷產業體值,才能維持產業之競爭力。枇杷為東方地區特有之果樹,歐美地區極少栽培,台灣之產期較日本及中國大陸早產,將來水果大量開放進口後比較不會受到衝擊之產業,如能設法解決栽培瓶頸,將可使台灣枇杷產業持續發展。

                                                                                                                                                                                         文章來源: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臺東地區枇杷栽培管理技術

    ↑ TOP

  • 相關連結
  1. 台東地區枇杷栽培管理技術
  2. 臺灣枇杷栽培之回顧與目前栽培上之問題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