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葵屬錦葵科(Malvaceae),學名為 Hibscus sabdariffa L.,別名有洛濟葵、羅濟葵、紅葵、山茄及玫瑰茄等,俗稱洛神花。英名有 Roselle, Rozell,Red sorrel, Jamaica sorrel(牙買加酸模)及 Florida Cranberry(佛羅里達蔓越莓)等,在台東稱為植物紅寶石。
洛神葵的原產地有各種學說,相傳原產於印度或墨西哥,但以西非之說較為有力。現已廣泛分布於南北半球之熱帶地區,許多國家均有栽培,台灣 1910 年由當時農試所所長日人藤根吉春自新加坡引進,後來又陸續自夏威夷和菲律賓引進(陳和高,2002;林,2004;江,2005)。
洛神葵的種子褐色、腎形、表面無毛,一般播種 3~4 天就會發芽,初期長出的葉片呈橢圓形或寬卵形,葉緣有鋸齒,往上生長,葉片初呈三淺裂→三深裂→五深裂,在同一株洛神葵可同時看到有單葉不裂,掌狀裂葉的情形。葉形與葉子的顏色依品種都有所不同,葉柄基部很情楚的可以看到有兩片托葉。
花的顏色如勝利(Victor)品種是黃花紅心,也就是說花瓣是黃色,花瓣基部是深紅色;雞尾酒象牙白的品種花是純黃色。大部分的品種,花萼上都有蜜腺分泌蜜汁,花萼 5 片,基部都有 10 片左右之副萼。洛神葵的花在清晨陸續開放後,在大太陽下上午 11 時就開始凋謝,而在陰天約在中午 12 時~13 時左右凋謝。洛神葵的雄蕊很特殊,雄蕊多數,花絲連合成柱,稱為雄蕊筒,這也是錦葵科植物的特徵之一。授粉後,子房逐漸膨大,蒴果陸續成長。花萼並不掉落,而是隨著果實的生長變成肥厚多汁的果萼,也就是我們食用的部分,蒴果卵球形,種子多數。
洛神葵依利用可分為食用和纖維用兩型,依莖分枝及果萼之顏色分為紅色種與綠色種。洛神葵在台灣栽培的品種以勝利(Victor)為主(黃,1984;江,2005)。1967 年農復會所組的園藝考察團從巴拿馬引進新品種,經農試所嘉義試驗分所試種且推廣的 F141(黃,1987),早期自夏威夷及菲律賓引進之品種(黃,1984),農民陸續自奈及利亞、越南及中南美洲各國私自帶回種子試種的品種。洛神葵為自交作物,其自交率非常低為 0.2~0.68%(Vaidya,2000),但經長期之栽培彼此互相錯縱複雜之關係,演化成台東地區各式各樣的地方品系。纖維用的 var. altissima 已很難見到,最近園藝界最流行的是雞尾酒系列 Cocktail 的品種,其植株性狀差別甚大。
洛神葵在台灣中、南部及東部零量種植,主要產區在台東縣、屏東縣與嘉義縣,而以台東縣栽培最多,約 150~300 公頃左右,主要集中在金峰鄉、卑南鄉、太麻里鄉及鹿野鄉等。在台東縣是一種重要之經濟作物。金峰鄉公所每年都舉辦洛神花之旅,鄉內訓練有素之解說員,帶領遊客參觀洛神花田,並了解當地原住民之文化,如果時間允許可安排民宿享受洛神花大餐,品嘗
特殊風味之美食佳餚,有意者可與金峰鄉公所農業觀光課聯絡。太麻里地區農會也積極輔導當地洛神葵的產業,成立了洛神花產銷班,在胡昭青班長及產銷班班員團結合作,成果卓著。台東地區農會積極輔導農民進行契作栽培。轄區下之食品工廠更是積極開發洛神葵之產品,有濃縮洛神花汁、洛神花膠囊、洛神花罐裝飲料、蜜餞、醋及冰品等,真是經營的有聲有色。
(一)選地
洛神葵原生熱帶,植物生性強健,栽培容易,好溫暖之氣候,宜低海拔地區栽培,根系泡水易腐爛,排水良好之地是栽培洛神葵之必要條件,以低海拔之緩坡山坡地栽培最理想。
(二)行株距
台灣栽培洛神葵,行株距以 1.5 公尺×1 公尺為最低之要求標準,如果在肥沃之田或有灌溉設施之山坡地栽培可將行株距放寬,可促進通風,避免病蟲害滋生,在開花結果期,田間操作也比較方便。
(三)播種
播種選雨後的晴天,按行株距1.5公尺×1公尺之規格開挖植穴,穴寬10~15公分,深 10 公分左右,每穴播入種子 3~4 粒,播種深度 3 公分,覆土 0.5~1公分,播種後約 5~8 天即可發芽(江 2005)。
(四)間拔
每穴種子 3~4 粒如果全部發芽,植株互相競爭反而生育不佳,當苗高約10 餘公分時,進行間拔工作,將瘦弱株及不正常株拔除,僅留 1~2 株健康株即可。
(五)補植
在田間播種之同時應以 70 格之穴盤同時播種,以備不時之需。當發現缺株時,即刻以穴盤培育之苗進行補植,其成活率幾達百分之百。農民大多選擇下雨天,挖取旁穴之苗進行補植,不但工作辛苦且成活率低。
(六)摘心
摘心可矮化植株便於採收,促進側枝之產生,增進果實之數目。江(2005)指出植株生長達 30 公分時進行第一次摘心,促進分枝生長,分枝枝條生長至30 公分時再行第二次摘心,促進側芽生長,如此可抑制植株之高度,增進開花數與着果數,達到萼片增產的效果。如播種期較早(4~5 月播),以此方法栽培,如播種期太晚(6~7 月播)會造成植株生育未達旺盛時期即開始開花結果,建議播種期太晚者主莖達 50 公分時才進行摘心處理,可獲得較為健壯之生長勢。
(七)灌溉與排水
洛神葵是非常耐旱之作物,植株缺水時下位葉先行萎凋掉落,長期缺水時植株才會死亡,但對生育影響很大,發育延遲產量降低。適當的灌溉是必需的。洛神葵是非常怕淹水之作物,淹水根部容易腐爛,要注意排水。水田轉作其實並不適合,當土壤長期保持濕潤時,根部只著生於淺土層而地上部很繁茂,如遇颱風,植株很容易倒伏死亡。
(八)施肥
洛神葵非常耐瘠之作物,如有適當之施肥,對產量及品質之提升頗有助益。洛神葵肥培管理經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及嘉義農試分所試驗結果,氮肥之效果相當明顯,可增進分枝數及萼片產量;磷肥效果不明顯,而鉀肥因兩處環境條件不同,表現也異,在嘉義地區效果不大,但台東地區相當明顯。磷肥效果雖不明顯,但磷為植物生長重要元素之一,磷缺乏時,影響根群發育及新芽與子實的形成。鉀肥對植物碳水化合物之合成與運移有很大的關係,有促進子實肥大及抗旱功能(張,1993)。雖然洛神葵是耐瘠作物。
文章來源:行政院農藥知識網-洛神葵栽培技術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