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etaria italica(L.)Beauv.),為粟類(Millet)之一種。小米原產於中國,是由青狐尾草(染色體數2n=18)所演化而來,彼此間容易雜交。一般民間慣稱目前栽植之狐尾粟(Foxtail millet )為小米,英文名除了狐尾粟外,尚有義大利粟(Italic millet)之稱呼;臺灣各原住民族則各有不同的稱呼,魯凱族稱Pao,泰雅族稱Tonu,排灣族稱Bako或Vagu,賽夏族稱Tatasin,布農族稱Marooku,鄒族稱Tosu,阿美族稱Namuro,卑南族稱Dawa,達悟族稱Karai。臺灣原住民族栽培小米歷史悠久,為其最古老之食用作物,亦被視為最神聖的作物,具有宗教的重要性,所有農耕儀式都與小米有關,而小米酒更是各族豐年祭不可或缺的祭品。
(一) 形態
1. 根:小米根為鬚狀根系,由初生根系和次生根系組成。初生根由種子萌芽後發根,在幼苗期主要靠初生根供給水分和養分,4葉期條件良好時可發生次生根,根系擴展迅速,可深入土壤150公分,擴展半徑40公分左右。
2. 莖:莖稈直立,長約60~150公分,圓柱形,具10~25個莖節。基部幾個節間極短,可由此處長出分蘗,稱為分蘗節。
3. 葉:每節1葉,分葉片、葉舌、葉枕等部分,不具葉耳。葉片長25~65公分,寬2~4公分,長披針形。隨植株生長後下部葉片陸續失去作用,通常在生長盛期保持12~15葉片。許多品種的葉鞘、葉枕因具花青素而呈濃淡不同的紫色,可據此鑑別品種。
4. 穗:為頂生穗狀花序,呈圓錐形。穗長10~30公分,穗軸上著生分枝,偶數對生排列,每穗約有70~150個一級分枝,俗稱穗碼。小穗有2片護穎,內有兩朵花,下部小花退化,上部完全花之雌蕊有羽狀柱頭、雄蕊三枚、授精後結一粒籽粒,每穗有小穗3,000~10,000個。若干品種之護穎、刺毛因呈現濃淡不一的紫色,可供品種鑑別。
5. 籽粒:小米的籽粒為穎果,長約1.5~2.5公厘,寬1.4~2公厘,厚0.9~1.5公厘,千粒重1.5~2.5公克,籽粒成熟後穎殼有白、黃、紅、黑等不同顏色,脫殼後的小米有黃、白、青等色。
(二) 生育期
小米生育日數因品種不同而有差別。生育日數110天以下者,為早熟品種,111~125天為中熟品種,126天以上者為晚熟品種。臺灣之小米品種大都為中熟品種。小米之生育期大致可分為苗質量決定期、穗花數決定期及穗粒重決定期等三期。
有關小米栽培管理工作依據各生育期之生理特性,說明如下:
1. 幼苗期:係萌芽至生長永久根(次生根),種子萌芽後1~5天可長出一片新葉,幼苗3~4葉時遇土壤濕潤便能生出永久根。
2. 拔節期:永久根生長至莖稈開始抽長,一般於10葉齡開始。此時期根系生長旺盛、植株最抗旱,故此時應保持土壤通氣性。
3. 孕穗期:植株拔節至幼穗分化,一般品種在植株抽高後3~7天開始,此時根、莖、葉生長最旺盛,需水及需肥量激增,應充分灌水及施肥,有助於生殖生長。
4. 抽穗期:幼穗分化後20~25天即進入抽穗期,由開始露出頂穗到全部抽出需3~5天,抽出後3~4天小穗即行開花,此時忌陰雨及乾旱。
5. 籽粒形成期:籽粒充實順序是由穗頂至基部,由開花至成熟需40~45天。此時期植株不抗旱又不耐水,應於抽穗期前給予適度的水分與養分,同時慎防病蟲害。
(一) 土壤選擇及整地施基肥
1. 小米最適於壤土、砂質壤土、粘壤土等結構良好,有機質含量高,質地鬆軟之土壤。小米不適於連作,因此種植時應配合休耕、輪作綠肥或豆類作物以培養地力。
2. 小米因種子小,故播種前田間之整平、打碎土塊可避免土塊稍大而阻礙發芽之缺失。整地前若土壤乾燥,應先灌水後排水,使土壤含水率保持在15~20%濕度下進行作業。
3. 小米需肥量以氮素:磷酐:氧化鉀約為每公頃100:50:50公斤,基肥施用期於播種前之整地時施入。若擬採用複合肥料時,可施用台肥5號複合肥料(N:P2O5:K2O=16:8:12),每公頃600公斤之半量300公斤為基肥,其餘300公斤分作一至二次追肥。
(二) 播種與間拔
1. 小米種子具休眠性,應予適當之貯藏後再播種,播種前應每隔2個月取出曝曬1~2天再回貯。採用的種子不能太舊,兩年以上者發芽率極低。播種前之種子需先精選,播種前半個月在晴天天氣下曬2~3天備用。
2. 臺灣地區之小米栽植期有春作與秋作兩期作,春作播種期為2月上旬至下旬,秋作為8月上旬至下旬,一般以春作較多。播種量每公頃8~10公斤。播種前依行距30公分開淺溝,以條播方式播種,然後覆土。
3. 播種後20天左右,相當於小米葉片5~6葉時進行間拔。小米留苗方式以間拔成株距10公分左右,留1~2苗,如此每公頃株數約為33萬株。
(三) 雜草防除與中耕培土
1. 雜草防除:小米播種前使用萌前殺草劑防除雜草則可節省人工,種子覆土後噴施萌前殺草劑50%理有龍可濕性粉劑,稀釋1,000倍,每公頃用量1公斤,或21%百速隆可濕性粉劑,稀釋4,000倍,每公頃用量400公克,對小米發芽影響最小,且有效抑制雜草滋生。至孕穗期再以44%本達隆溶液稀釋200倍,每公頃用量3公升,則可全期抑制雜草生長,且不影響小米的產量與品質。
2. 中耕培土:生長期間採行中耕培土也是雜草防除的方式之一。中耕可以調節土壤通氣性、水分狀況,促進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加強有機質的分解,亦可防止倒伏。小米在幼苗期、拔節期及孕穗期可採中耕,幼苗期中耕與間苗同時進行,拔節期第二次中耕,同時灌溉施肥,一般深度為7~10公分。孕穗期中耕不宜過深以免傷害根系,一般以5公分為宜,培土高度以發生氣生根的基節為主。
(四) 追肥之施用
小米生育期間對於肥料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春作較大。不同生育階段對肥料的吸收有明顯差異,其中以孕穗到抽穗期需肥量最大,抽穗以後對養分的吸收逐漸減少。小米第一次追肥以每公頃氮、鉀肥料各半混合施用,若改採用台肥5號複合肥料時,每公頃150公斤,在播種後30天施用。第二次追肥則在播種後50天前後。
(五) 灌溉與排水
小米之生育期間其灌水次數為1~3次,氣候乾燥時才予灌溉,幼苗期適度的乾旱有利於生長。小米進入拔節期前後及孕穗期至抽穗期需水量較大。乳熟期及成熟期若無適當降雨時則應實施灌溉,進入乳熟期及成熟期後若無適當降雨時亦需要灌溉,惟此時需水量不大。幼苗期遇豪雨積水會影響幼苗生長,開花期會影響其授粉而導致授粉不完全而形成空粒,乳熟期及成熟期常導致植株倒伏及引起病蟲害,應予以開溝排水。
1. 輪作:宜有半年以上的休耕或輪作,白髮病菌可存活三年,是故小米田如有該病發生,擬再種植時,最好有三年以上的間隔期。
2. 選用抗病或耐病品種:臺灣地區雖尚無品種病害檢定材料可供應用,但可就觀察中留用或洽取。
3. 種子處理:通過種子處理如溫湯浸種、拌藥等程序可防除病原。
4. 調節播種期:地溫較低時,種子出土時間延長,增加土壤中病原入侵機會,調整於溫度稍高時播種,可減少病害發生。
5. 加強田間管理:藉中耕、除草、施肥、灌水等措施,可清除某些帶病植株,減少傳染源,又因良好的管理,培育健康植株可增加抗病或耐病能力。
6. 藥劑防治:依據不同類別之病害施用藥劑防治,可收迅速、確實之效,唯適期、適藥、適量等原則是必需遵守的。
臺灣小米品種因栽培年代遠久,大多已混雜退化,多為各地原住民世代所留傳,因而本場於民國46年進行小米品種改良工作,歷經近十年之選拔、淘汰、試作,而於民國54年計選育命名臺東選1號至6號等6個優良品種,較原山地品種增產31.9~46.9%,民國59年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亦引進選育命名臺中選1號,民國82年又選育另一優良品系命名為臺東7號。外本場經多年選育之TTS-8508新品系,於97年10月31日經過小米命名審查會議審查通過,命名為「小米-臺東8號」。小米-臺東8號屬短穗型品系,矮生、耐密植,且具有籽粒收穫量高、產量穩定的特點,米粒顏色精白、米質為糯性,口感亦頗佳;且其秋作生育期均較其他品種來得早熟,方便採收;產量較對照品種臺東7號高。
文章來源: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小米栽培管理與應用專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