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大豆

一、前言

二、概說

三、植物性狀

四、氣候與土宜

五、栽培管理

六、病蟲害防治

七、結語

八、相關連結

 

  • 前言

       大豆籽實平均含有 20% 油脂及 40% 蛋白質,營養價值極高,被公認為優質蛋白質來源,亦是最主要植物性食用油的原料。近年來環保風潮盛行,豆類製品成為素食者替代肉類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臺灣每年需求約 200 多萬公噸,主要來自美國、巴西及阿根廷等國進口,自給率不到 0.01%。101 年起農委會實施「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本場積極配合活化農地及提升糧食自給率之大糧倉政策,極力復耕國產大豆,栽培面積從 100 年的 55 公頃增加至 105 年的 2,177 公頃,在地生產總產量自 147 公噸提高為 3,061 公噸,雖然與需求量仍有很大落差,但持續向地產地消、降低食物里程的目標邁進。大豆因種皮顏色不同,有黃豆、黑豆及茶豆之稱,以油用為大宗,亦可製作豆漿、釀造醬油等,用途甚廣。近年隨著養生風潮,盛行黑豆茶飲,本場亦朝向多元化的育種方向,針對高蛋白質含量及臍色黃色,育成適合製作味噌、醬油及豆漿的黃豆臺南 10號;改善小粒種青仁黑豆臺南 3 號,育成較大籽實耐白粉病的青仁黑豆臺南 11 號。

↑ TOP

  • 概說

一、來源與分佈

大豆屬於豆科,蝶形花亞科,大豆屬,學名 Glycine max (L.) Merr.,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中國東北,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
依種皮顏色不同又俗稱為黃豆、黑豆、青皮豆。古代稱之為菽,根據詩經記載,推測公元前 11 世紀在華北地區已有大豆栽培,此後逐漸傳入華中及華南,成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糧食作物。大約在公元一世紀以後傳入韓國、日本、東南亞各國及印度。而傳入歐美是最近數百年前,但歐洲因氣候條件栽培有限,而美國在 1804 年傳入,巴西在 1949 年以前栽培甚少,於 1950 年之後才推廣栽培,阿根廷則於1970 年後開始大量生產,目前美國、巴西及阿根廷為大豆栽培最多的國家。臺灣在 19 世紀初期便有大豆栽培記錄,可能是早期移民自中國傳入,當時以綠肥栽培居多。臺灣光復後,隨著畜牧業及經濟起飛,日常生活對於大豆需求殷切,遂使大豆成為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早期栽培地區以高雄、屏東、雲林、嘉義、臺南、花蓮及臺東等縣為主。

↑ TOP

二、產銷概況

二次大戰前,中國大豆之產量佔世界總產量 (不包括蘇俄) 之 81%,二次大戰之後,美國得力於品種及栽培技術之改良,與機械化
生產,1950 年即佔世界總產量之 57%。1970年之前世界大豆的生產以美國和中國為主,但 1970 年以後巴西大豆的生產快速增加,於1974 年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產國。1993 年以後,美國、巴西、阿根廷大豆產量超過中國,各佔世界總產量 51%、19%、10%及 8%。目前世界大豆市場以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為主要供應國,這三個國家的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八成以上,而中國近年來對大豆的需求極大,1996 年由出口國轉為主要進口國,2014 年中國進口大豆量高達 6,000 多萬噸 ,全球大豆貿易量約六成銷往中國,其他如日本、臺灣、歐盟亦為大豆需求國。臺灣每年需從美國、巴西和阿根廷等國平均進口 200 多萬公噸大豆 (黃豆) ,近5 年平均單價每公斤約 16 元,而黑豆則從中國、美國及加拿大等國進口,每年約 6,000∼10,000 公噸,平均單價每公斤約 27∼35 元。在 1960年時臺灣大豆栽培面積達到 59,665公頃,為臺灣大豆栽培史上最高峰,產量為52,653 公噸,而後面積雖稍減,但由於品種改良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之故,總產量仍繼續上升,到 1968 年大豆總產量已達 75,226 公噸。之後受到國外廉價大豆大量進口的影響,栽培面積逐年遞減。至 1999 年休耕田推廣種植大豆綠肥,面積再度達 5 萬公頃,但是食用大豆面積依農糧署農糧統計資料 ,2007∼2016年每年栽培面積只有 68∼123 公頃,年產量在 141∼220 公噸左右,自給率不到0.01%。為了糧食安全及活化休耕農田,農糧署於 2012 年起訂定「獎勵契作大豆 (黑豆) 作業規範」,以 1994 至 2003 年為基期年,在基期年 10 年中任何 1 年當期作種稻或種植保價收購雜糧或契約蔗作,或於 1994 至 1996 年參加「稻米生產及稻田轉作計畫」有案之農田,
申報非基改大豆 (黑豆) 契作之農地,每期作每公頃核發契作獎勵金四萬五仟元,希望農友踴躍加入國產大豆 (黑豆) 之生產,以提高國內大豆自給率,因此 2016 年契作非基改大豆(黑豆) 面積增加至 2,000 多公頃。

↑ TOP

  • 植物性狀

一、根
根分主根與側根,主根由胚根伸長而成,側根上著生許多細根,下胚軸近地表處亦能產生不定根,整個根系發達,主要分布於表土0∼30 公分。種子發芽後 10 天左右,近表土的大豆根部會有根瘤形成,根瘤是土壤中之根瘤菌與大豆植株共生而成,大豆植株供應部分光合產物給根瘤菌,根瘤菌則固定游離氮素轉為硝酸鹽,以提供大豆植株吸收利用。大豆植株除了與根瘤菌共生之外,亦能被土壤中菌根菌寄生,菌根菌能增加大豆根群對土壤養分之吸收,有助於大豆植株生長。

二、莖
大豆莖多具有直立性,株高約 30∼100 公分,而野生型及少數特殊用途之品種為蔓生纏繞性。幼莖時基部下胚軸分有紫色及綠色兩種,成長莖為綠色。莖上被覆茸毛,亦有無茸毛品種,茸毛有灰色或褐色。主莖節上可分枝,分枝多寡與品種及栽培環境有關。主莖型品種莢果集中於主莖,少分枝或無;分枝型品種莢果分散於主莖及分枝上。大豆莖的生長習性可分為有限型、中間型及無限型;有限型品種的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有一明顯界限,開花至收花期間短,成熟期早而一致,植株株高有限。無限型品種與有限型品種情形相反,頂芽可繼續長出新葉,直至下方莖節開花數週後才減緩或停止。中間型品種這些特徵不明顯,介於無限型品種與有限型品種之間。

三、葉
大豆播種後子葉挺出土面,隨即初生葉生長於子葉上方,初生葉略呈卵圓形,具有 1∼2 公分葉柄。繼初生葉之後陸續長出三小複
葉,少數品種偶會產生 4∼7 枚小葉,或側生之二小葉與中央小葉連合。複葉互生,葉柄頗長,葉柄基部與莖連接處有葉枕。小葉全緣,葉形有卵形、披針形、橢圓形、窄長形、菱形。一般栽培品種在豆莢成熟時葉片會有脫落現象。

四、花
大豆的花為典型蝶形花,花冠由五片花瓣構成,外側一片為旗瓣,次為二片翼瓣,內為二片相連之龍骨瓣。雄蕊十枚九合一離,雌蕊一枚,雄蕊環繞花柱四周,花藥則在柱頭周圍成一環,花粉極易落在同花之柱頭上,為自交作物。花色分有紫色及白色,花序為總狀,至葉腋生出,每花序有 2∼35 朵花。整株所開的花數相當多,但經常有些花不結莢易脫落,尤其最早及最晚開的花。

五、果莢
果莢內種子於開花後 10 天才開始充實,開花後 35∼45 天種子的大小及鮮重達到最大,此後種子逐漸失水縮小趨於成熟。豆莢有
黑色、褐色及黃褐色。莢形則有刀狀或似彎月 之鐮刀狀,成熟莢長 2∼7 公分,一般約 4 公分,每莢含有 1∼7 粒種子,以 2∼3 粒居多。莢果成熟時有裂莢現象,裂莢性因品種而異。

六、種子
種皮可分為黃、綠、黑、褐、雙色五種。種皮光亮度不一,黑色種皮多被覆一層白色粉衣,種子形狀有圓、扁圓、橢圓及卵圓形,但是商業品種以圓及卵圓形較多。種子百粒重從數公克至 55 公克,一般約 15∼25 公克。

↑ TOP

  • 氣候與土宜

一、溫度
溫度是影響植物生長的重要因子,每種植物都有最適當的生長溫度。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但每逢冬末春初,溫度常低於15℃ 以下,因此春作大豆播種期勿過早,以免大豆生育期受到寒害。低溫對大豆的傷害隨著植株生育階段不同而異。大豆種子一般在 10∼40℃ 間均可發芽,但低溫會降低發芽率及妨礙幼苗出土,最適發芽溫度為 20∼22℃,溫度低於 10∼12℃ 大豆發芽受到抑制,而且土壤溫度太低亦會延緩種子發芽速率,妨礙幼苗出土,使幼苗容易受土壤中病菌、害蟲侵襲,影響植株後期的生長。大豆營養生長合適溫度為 20∼30℃,溫度低於 15℃ 以下會造成大豆植株生理上乾旱,使大豆植株發生凋萎。花芽分化以後溫度低於 15℃ 或高於 30℃ 發育受阻,影響授粉結莢;莢果充實期溫度降低到 10∼12℃ 時種子充實不良,易形成牛皮莢,成熟不完全。

二、日照和光期
大豆屬於短日照作物,日照的長短或光期會影響大豆的形態形成,其中與開花結莢的關係最為明顯。多數品種對光期敏感,延長光期除了不影響最初第一朵花的花芽分化外,其餘節位開花期均明顯延遲,生育期變長。對光期的反應在第一個複葉出現時就開始,直到花萼原基開始出現,對光期反應才結束,之後即使在長光照條件下也能開花結實。由於大豆對光期的敏感,栽培時應慎選適合當地日照長短的品種。

三、水分
種子發芽期適宜的土壤最大持水量為50%∼60%,土壤過於潮濕,通氣性不佳,易造成氧氣不足發芽不良,種子甚至易感染黴菌腐敗。但是土壤最大持水量低於 45% 時,種子能發芽,不過出土困難,影響發芽整齊度。大豆幼苗期地上部生長較根系緩慢,如果土壤水分偏多根系分布淺且根量少,因此生長初期土壤不宜過濕,以增加土壤溫度及通氣性,有利形成強大根系。始花到盛花期,植株生長快,需水量增大,缺水易落花落莢影響開花結莢。莢果充實期仍需較多的水分,否則易造成幼莢脫落及莢果充實不良,籽粒不飽滿。

四、土壤
最適的土壤 pH 值在 6∼7.5 之間,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土壤最為合適。pH 值低於 5 時,根瘤菌共生固氮能力降低,需以石灰中和酸性,才能提高產量。

↑ TOP

  • 栽培管理

一、栽培環境
作物適地適種才能培育強健的植株,有強健的植株相對所需投入的肥料及病蟲害亦可減少,因此栽培大豆必須先了解大豆對環境的需求特性。大豆生長適溫為 20∼30℃,臺灣栽培地建議以彰化、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及屏東地區較理想。選擇土壤、空氣及灌溉水均無受到汙染之地區,其土壤以砂質壤土最佳、且土層深厚、排水良好,並具有灌溉設施為宜。

二、水旱田輪作及綠肥栽培
大豆栽培忌連作,連作易導致養分極度消耗,而且同一田區長期種植同一作物,病蟲害密度較容易升高。因此田區之規劃應注重輪作制度之安排,配合適當的作物輪替種植,可維持土壤肥力,並且降低田間雜草與病蟲之危害。一般以豆科與禾本科,水田與旱田,深根與淺根作物輪作效果較佳。大豆的輪作制度可搭配水生作物及禾本科綠肥,利用水旱田輪作降低病蟲害的發生率,不能行水旱田輪作之耕地,休閒期田間應以較長時間浸水處理,亦可達到相近之效果。而前期作種植綠肥者,植株殘體掩埋後可增加土壤有效性氮及有機質,可改善土壤物理及化學性質,增加地力。綠肥掩埋後,將田區浸水 3∼5 天後,再行放水,以加速植株殘體的分解及消除土壤中的害蟲。綠肥掩埋後約二星期才可進行大豆種植,以避免綠肥醱酵不完全影響大豆的發芽。

三、適栽品種的選擇
栽培時需根據當地氣候、日照長短慎選適合品種,春作種植之品種以對日長鈍感之品種為佳,可避免晚春長日造成生育期過長,或於秋作短日時才進行栽培。早春及晚秋溫度較低,避開此時期種植,否則需選擇對溫度較鈍感之品種。

↑ TOP

四、田間作業

(一)播種期

大豆栽培在臺灣一年的生產雖有春、夏、秋三個期作,但是大豆的栽培有其最佳的生長環境,除了適地種植外,應配合栽培季節選擇最佳播種期,以免因氣候的異常現象,造成產量減損影響收成。因此,大豆的栽培以春作及秋作兩期較適合。春作需慎防初期低溫寒害,晚春播種則需注意大豆生長後期之雨季及長日效應,這些環境因子均不利大豆生育,為春作播種者必須特別留意的。夏作不利大豆生產的原因,是夏季高溫有礙大豆生殖生長外,多雨多颱風更易造成折枝落葉,土壤含水量過多排水不良處植株易黃化枯萎,且花期遇風雨增加落花率,造成夏季大豆結莢率低及籽實不飽滿的現象。秋作為大豆生產較合適的季節,但仍然要適期適地播種,晚植者或濱海地區,因後期低溫、季節風及日照量不足,不利於大豆的生長。高屏及嘉南地區播種適期,春作於 1月下旬至 2 月下旬,秋作 8 月中旬∼10 月上旬,嘉義以北地區,春作避免早春低溫於 2 月中旬以後種植,秋作則儘量於 9 月底以前播種較為安全。東部地區適合春作種植,以 2 月中旬至3月中旬為較佳播種期。

(二)播種前之準備

注意氣象報告及土壤水分狀況,避免雨季播種,減少種子腐爛。每公頃放置 5∼10 支性費洛蒙誘殺盒防治斜紋夜盜蟲,減少蟲害發生;新耕土地種子宜接種根瘤菌,提高根瘤數目加強固氮效率。大豆種子良窳關係到栽培成敗,以秋作所生產的種子品質最佳,而病毒病會隨種子傳播,感染大豆嵌紋病毒將減產 8∼35%,早期感染減少著莢率,並且種皮嵌紋,種子小重量輕。後期感染影響種子品質及產量。因此,種子選用秋作繁殖之良種田生產之種子,以確保田間出土率達 80∼90% 以上且植株健康無病毒病。

(三)整地及播種方式

1. 整地作畦栽培
作畦栽培適合於雨水多時或地勢較低之田區採用,灌溉排水容易,可避免田間積水,同時灌溉有助於植株莢果充實,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但於水源不足無法灌溉地區,作畦栽培土壤保水性較差,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植株較容易受乾旱影響。因此作畦栽培建議於春、夏作種植或秋作播種期較早,颱風雨水較多時,及灌溉資源充足之地區種植,此方法在栽培管理完善下可獲得較高產量。整地前,田地先浸水 2∼3 天,殺死地下害蟲,待土壤含水量為 85% 左右,然後施用基肥,並以農機迴轉犁鬆土碎土整平,再以真空播種機作畦栽培,一次完成作畦兼播種。畦面寬約 70 公分,畦面種植兩行,畦溝約 30 公分寬,溝深即畦高不宜過高以利植株根群發展,一般以 15∼20 公分為佳,但對於排水不良之地區則應該改為約 30 公分之高畦栽培,株距約 6∼6.5 公分,播種深度不宜過深,以免影響種子萌芽出土,一般播種深度約 2∼5公分。

↑ TOP

2. 整地條播栽培
利用中耕機附掛播種器進行條播栽培,此方法適合於植株生育初期颱風雨水較少之田區採用,因為初期雨水多,在尚未中耕之前,植株容易浸水。但此方式可利用中耕培土進行田間雜草防除,在雜草防除工作較為省工,中耕後可進行灌溉排水,有助於植株莢果充實,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但地勢低之田區灌溉宜特別注意,植株較作畦栽培容易浸水受損,但生育期間灌水次數可較作畦栽培少。此播種方式只要生育初期無太多雨水,在除草灌水方面較為省工,又可得到較完善栽培管理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建議於秋作播種期較晚、颱風雨水較少時採用。利用小型中耕機附掛播種器進行平畦條播種植,為配合中耕除草,行距以 60 公分為
宜,株距約 5∼6 公分,覆土 2∼5 公分。

3. 撒播覆土開溝
此方式雖為最省錢的播種方式,且撒播覆土後利用中耕機開溝,可以進行灌溉及排水,但除了使用萌前殺草劑之外,生育期無法利用中耕培土防治雜草,在雜草防除上費用較高,對於旱田連作田常會雜草危害影響產量。因此撒播覆土開溝只適合田區雜草較少之地區使用。4. 稻田不整地栽培水稻收穫前,將種子均勻撒播於田間,但為了維持足夠株數,每公頃之種子用量約比機械播種增加四分之一。水稻收穫時,利用水稻聯合收穫機將稻桿切碎,長約 10 公分,使稻草均勻覆蓋田面及種子。種子撒播後可以每隔2.4 或 3.6 公尺 (即稻株 8 行或 12 行) 利用中耕機開條寬約20公分的小溝,以供灌溉排水用。惟此方式較不利於田間除草工作。

(四)播種量

播種密度會影響植株生長狀況,應配合種植時期之氣候進行播種量調整,以達到植株最有利的生長環境,且確保單位面積之產量,即播種量視期作、品種、種子發芽率及土壤肥力狀況增減。一般春作維持每公頃約 30 萬株,秋作每公頃約 33 萬株,再依當時氣候狀況略作調整。一般百粒種 15 公克每公頃播種量約45∼50 公斤,百粒種 20∼25 公克每公頃播種量約 60∼80 公斤,百粒種 35 公克每公頃播種量約 100∼115 公斤。

↑ TOP

(五)施肥管理

1. 合理化施肥
大豆施肥量依土壤肥力及品種不同而異。根據作物施肥手冊,大豆三要素推薦量氮素春作每公頃 20 公斤,秋作每公頃 40∼60 公斤,磷酐每公頃 60∼90 公斤,氧化鉀每公頃 30∼75 公斤。若是接種大豆根瘤菌每公頃氮素減為 0∼10 公斤。前作栽培綠肥或肥力較高的土壤應調降施肥量。

2. 固氮根瘤菌之接種
固氮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游離氮素轉為酸鹽,以提供大豆植株吸收利用,因此接種大豆根瘤菌可以減少氮肥的施用量。固氮根瘤菌之接種方便,只需於播種前將每分地種子與200 毫升的固氮根瘤菌拌種後再行播種即可。初次種植者建議接種根瘤菌,而後若土壤內根瘤菌密度高時即無需再接種。

3. 肥培管理技術
(1) 施肥作業前一個月依土壤採樣方法採取土壤樣品分析,至少每隔 1∼2 年檢驗分析乙次,以瞭解其土壤理化性及肥分狀況,以作
為土壤改良及施肥管理之依據。

(2) 土壤 pH 值低於 5.5 以下時,每公頃應施用1∼2 公噸農用石灰,以提高土壤 pH 值。農用石灰於播種前 1∼2 週全面撒施後翻耕整地,使石灰與土壤充分混合。石灰屬鹼性物質,不可與有機質肥料同時施用或混施,以減少氮肥的損失。

(3) 施肥方法:磷、鉀肥全量當基肥施用,氮肥則依春秋作調整施肥時間,春作於播種後20 及 40 天各施 50%。秋作 35% 當基肥施用,其餘 65%氮肥分別於播種後 20 天施用30%,開花結莢初期施用 35%。採用複合肥料者,可使用複合 43 號 (氮-磷酐-氧化鉀-氧化鎂 = 15-15-15-4),每公頃約 400 公斤。

↑ TOP

(六)中耕及雜草防除田間雜草過多會使蟲害更加嚴重,根據研究,春作大豆無除草區較人工除草區減產19∼69%,平均減產 45%,而秋作減產 13%,主要是由於每株之莢數減少及每莢之種子數減少,同時子實較輕。此外無除草區蟲害較除草區增加13%。因此雜草使蟲害更加嚴重,不加以控制不僅產量降低,亦增加蟲害防治工作及費用。因此進行大豆栽培時,首先田間應維持良好管理,周邊環境宜整潔,避免雜草叢生造成雜草種子飛散危害田區,而且勿讓田區雜草孳生至開花結實,宜適時耕除,如此田區雜草種子密度將會逐年減少,以利栽培。此外堆肥必需發酵腐熟,避免堆肥中的雜草種子發芽。大豆播種後為抑制田間雜草孳生,應在二日內即行噴施萌前殺草劑,每公頃噴施 34%施得圃乳劑,每公頃施藥量4∼5公升,稀釋350 倍,均勻噴施於土壤表面,雨季避免使用以免影響發芽率及傷害植株。大豆植株生育期中有禾本科雜草,可施用 17.5% 伏寄普乳劑稀釋 600 倍防治。施用殺草劑噴霧器噴口應與地面保持約 20 公分之距離,將藥液均勻灑佈於地面,可達到豆田除草之目的。此外可於大豆種子發芽後 30 天以小型中耕機、鋤頭進行中耕培土,藉以除草及防止肥料流失與植株倒伏。種子發芽後 50 天左右若雜草仍多,可再進行一次中耕除草。

(七)田間水分管理

大豆一般生育初期及成熟期之需水量較少,而開花前及幼莢充實期則需要較充份水量。整個栽培過程以灌溉 4∼5 次為宜,分別在播種前、花芽分化期、幼莢形成期各一次,子粒充實期一至二次。灌水時,以畦溝灌水8 分滿,讓畦溝水分可慢慢上升至畦面到全面濕潤即可。一般豆科植物耐濕性弱,忌積水,生育期間降雨時應注意排水狀況,以免根部腐爛,植株死亡或倒伏影響產量。

↑ TOP

  • 病蟲害防治

1. 大豆病害

(一)銹病 (Rust)

病原菌:Phakopsora pachyrhizi
病徵與發生生態:葉片初呈淡黃褐色小點,漸變為黃褐色至暗褐色,並產生黃褐色暈環,其後表皮隆起夏孢子堆,成熟後破裂散出粉狀之夏孢子。病斑數目較多時,葉片提前轉黃或多數病斑聚合在一起成大塊壞疽斑,導致提前落葉。葉表、葉背、葉柄甚至於莖部均可被感染。春作大豆於梅雨期前後發生最為普遍,一般由下位葉開始發生。

防治方法:
種植耐銹病品種;避免密植及施用過量氮肥;發病初期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大豆銹病之登記藥劑交替施用,施用藥劑請參照防檢局推薦藥劑或植物保護手冊。

(二)露菌病 (Downy mildew)

病原菌:Peronospora manshurica
病徵與發生生態:首先於幼葉上表皮呈淡綠到淡黃色斑點,漸次擴大呈淡褐色角斑,最後呈紅褐色至暗褐色,外圍黃綠色。病斑背面常見被覆著灰色至淡紫色黴狀物,此即為病原菌孢子囊梗及孢子囊。當豆莢被感染後,往往外面無病徵,莢內部及種皮包裹著一團白色菌絲及卵孢子,種子部份或全部都包裹著,可經由種子傳播。當有露水時,病葉上之孢子囊隨著空氣之流動而傳播。

防治方法:栽種較為抗病的品種。避免密植。

↑ TOP

(三)炭疽病 (Anthracnose)

病原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C. glycines
病徵與發生生態:罹病種子種植後,可能出現萌前或萌後猝倒,幼苗子葉上常呈現黑褐色凹陷潰瘍病徵, 潰瘍由此向上及向下蔓延至上胚軸及胚根。生育初期於莖、莢、葉柄等部位呈不規則形的褐斑。莖、莢、葉被感染後,也可能並不表現病徵;到了大豆生育後期,隨著病勢進展,被感染部位形成黑色的分生孢子盤。降雨、結露或有霧的情況能持續 12 小時或以上,植株表面有水氣時,適合病原菌的感染。

防治方法:
種植品質佳且未感病之種子;避免密植及施用過量氮肥;發病期間,參考植物保護手冊大豆銹病之登記藥劑防治。

(四)白粉病 (Powdery mildew)

病原菌:Microsphaera diffusa
病徵與發生生態:主要出現在大豆生育中後期,首先在葉上表面呈現白至淡灰色圓形之白粉病斑,冷涼中度乾燥天氣,白粉擴大癒合甚至於覆蓋整個葉面,嚴重時葉片黃褐,導致提早落葉。在冷涼中度乾燥天氣,發生較為嚴重。

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品種,品種抗感病性各有不同,已有良好抗病品種。避免密植;發病初期可參考施用硫磺粉、乳化油劑。

↑ TOP

(五)紫斑病 (Purple stain)

病原菌:Cercospora kikuchii
病徵與發生生態:葉片被害後呈紅褐色之角斑,葉柄及莖部則稍為凹下而呈不規則之紅褐色病斑。豆莢被害時則呈紫褐色圓形病斑,逐漸擴大成紫黑色。種子外表之病徵最為明顯而易區別,由粉紅或淡紫到黑紫色,而感染面積則由細小斑點到不規則之大塊斑,甚至覆蓋整個種子表面。初次感染源來自罹病種子或前期作殘株,分生孢子藉風、雨水之傳播而到達鄰株繼續為害。田間溫度 28∼30℃ 且持續高濕度時,適合本病發生。

防治方法:
選用品質較佳且無病種子種植。避免密植及施用過量氮肥。發病初期可參考施用 80%錳乃浦可濕性粉劑 400 倍稀釋液。

(六)葉燒病 (Bacterial pustules)

病原細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Glycines
病徵與發生生態:高溫多濕季節較易發生。病原細菌侵染葉部後,初期形成淡綠色小斑點,後於葉背病斑中央形成淡色之膿胞狀突起,漸演變成褐色之不規則狀斑點,具有黃暈,最後鼓起之表皮會破裂,嚴重危害常導致提前落葉。罹病種子或前期作物之殘留物是初次感染之來源。本病原細菌經由自然開口或傷口進入植物體。葉面潮濕及風吹雨打形成的傷口,易加速病害的蔓延傳播。

防治方法:
栽種抗病品種或無帶病原細菌之種子;以深耕掩埋作物殘體減少接種源;避免與寄主作物如菜豆、豌豆、萊豆等豆菜類輪作;避免於葉片潮濕時進行田間作業。

↑ TOP

(七)根腐病及立枯病 (Root rot, Damping-off)

病原菌:Rhizoctonid solani;Pythinm aphanidermatum
病徵與發生生態:主要危害幼苗的地際部及根部,初期形成褐色、縊縮或水浸狀壞死病斑,數日內即擴展至整個幼莖,而自地際部腰折。病菌棲息在土壤中,被害的根系腐爛,植株萎凋死亡,為生長初期最重要的病害,排水不良之大豆田比較容易發生。多發生在高溫且多濕的季節。

防治方法:注意田間排水。

(八)白絹病 (Southern blight)

病原菌:Sclerotium rolfsii Sacc.
病徵與發生生態:本病常發生於春作後期及秋作生育初期,高溫多濕環境下較嚴重,於大豆播種後,引起種子腐爛,不發芽或發芽後萌出地面不久植株即萎凋枯死,造成嚴重缺株。生育中後期植株地際部受侵染,白色絹狀菌絲於地上表面形成放射狀之菌絲束,莖地基部外圍組織褐化腐爛,產生白色菌絲包圍,後期在菌絲上形成許多白色漸轉變為褐色之菌核,殘存於土壤中或有機殘體上為主要傳染源。

防治方法:避免與落花生輪作;施用之有機質肥料需完全發酵。

↑ TOP

(九)嵌紋病(Soybean mosaic)

病原:大豆嵌紋病毒 (Soybean mosaic virus)
病徵與發生生態:病毒病為系統性之病害,罹病種子往往不能發芽或發芽後之幼苗呈現初生葉細長而捲曲、皺縮,本葉則呈現更為嚴重之黃綠、濃綠相間之斑駁嵌紋、皺縮等症狀。豆莢被害後,種子較小而且自種臍部位呈現黑色或褐色之斑駁症狀。嵌紋病毒可經由種子、機械及蚜蟲媒介傳播。

防治方法:栽種無病毒之種子,於大豆生長初期須注意蚜蟲之發生,以免豆苗受損。

↑ TOP

大豆蟲害

(一)莖潛蠅 (Melanagromyza sojai (Zehntner))

發生生態及危害情形:
莖潛蠅為小型蠅類,體黑色。年發生15∼16 代,周年皆有發生,發生高峰為 7∼9 月及 4∼6 月間。成蟲喜於幼小之植株上活動,產卵於葉片下近葉柄處,同時會以產卵管刺破葉子表皮舐吸所流出之汁液。幼蟲呈蛆狀,黃色,體長 2∼3 公釐,幼蟲孵化後沿葉柄基部潛入莖內,並向下取食莖內髓部,造成大豆植株生育異常、矮化、節間變短,莖易折斷倒伏,受害株常提早開花,甚至不結實。老熟幼蟲化蛹於莖內。南部地區以秋作發生較為嚴重,種植後 1 個月內受害最嚴重。

防治方法:
1. 種植初期設置黃色黏紙或黃色水盤 (水盤內盛肥皂水) 誘殺成蟲,每隔 10 公尺設置 1點,高度約與植株齊高。

2. 藥劑防治:種植前施用 3% 加保扶粒劑每公頃 40 公斤或 10% 托福松粒劑每公頃 20 公斤或 10% 福瑞松粒劑每公頃 10 公斤,平均撒佈於播種溝中,並均勻蓋土 3 公分,再行播種。定植後可於畦上施用 0.5%可尼丁粒劑防治,施藥後全園灌水至畦面濕潤。萌芽後則可施用8.9%賽滅淨溶液1,000倍防治。

↑ TOP

(二)根潛蠅 (Melanagromyza centrosematis Kato)

發生生態及危害情形:
根潛蠅為小型蠅類,體黑色。年發生15∼16 代,周年皆有發生。成蟲喜於幼小之植株上活動,產卵於葉背組織內,並以產卵管刺破表皮舐吸所流出之汁液。幼蟲呈蛆狀,黃色,體長 2∼3 公釐,剛孵化幼蟲取食葉肉,二天後沿葉柄、莖部而潛入根部內危害,並在取食處化蛹。被害根部變褐,表皮腫脹、縱裂、終至鬆弛腐爛脫落,受害嚴重時葉片黃化植株枯萎。

防治方法:
1. 種植初期設置黃色黏紙或黃色水盤 (水盤內盛肥皂水) 誘殺成蟲,每隔 10 公尺設置 1點,高度約與植株齊高。

2. 藥劑防治:種植前施用 3% 加保扶粒劑每公頃 40 公斤或 10% 托福松粒劑每公頃 20 公斤或 10% 福瑞松粒劑每公頃 10 公斤,平均撒佈於播種溝中,並均勻蓋土 3 公分,再行播種。定植後可於畦上施用 0.5%可尼丁粒劑防治,施藥後全園灌水至畦面濕潤。萌芽則可施用8.9%賽滅淨溶液1,000倍防治。

(三)大豆蚜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發生生態及危害情形:
大豆蚜為小型害蟲,分有翅型個體及無翅型個體,田間大多為無翅型個體。蚜蟲行孤雌生殖,繁殖快速。成蟲及若蟲群棲於葉、莖及嫩莢上危害,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養液維生,造成葉片黃化、枯萎、皺縮,嫩莢變黃、甚至脫落。危害嚴重時,因產生大量蜜露,導致煤煙病之產生,植株表面覆蓋一層黑色物質,影響光合作用或品質受損。在密植或光線不足之區域,通常受害較嚴重。

防治方法:
1. 勿密植,保持通風之環境,以減少蚜蟲之棲息。

2. 可使用苦楝油、乳化油劑、葵無露等防治蚜蟲,每隔 7 天施用一次,使用足夠水量,均勻噴灑於蚜蟲棲息處。

3. 登記藥劑防治。

↑ TOP

(四)神澤氏葉蟎 (Tetranychus kanzawai Kishida)

發生生態及危害情形:
神澤氏葉蟎成蟎體長 0.3∼0.4 公釐,體呈橘紅色或暗紅色,於秋作後期發生較多。葉蟎主要危害大豆葉部,尤以老葉受害較嚴重,成蟎產卵於葉背,幼蟎及成蟎均群棲於葉背或葉面凹部吸食植物汁液危害。被害葉片基部或全葉呈現無數灰白斑點,嚴重時葉片向葉背捲縮或褐化枯死,影響植株光合作用,結莢期間,葉蟎亦會在豆莢外取食,造成豆莢畸形及結實不飽滿。

防治方法:
1. 勿密植,保持通風之環境,以減少葉蟎之棲息。

2. 可使用苦楝油、乳化油劑、葵無露等防治葉蟎,每隔 7 天施用一次,使用足夠水量,均勻噴灑於葉背葉蟎棲息處。

3. 登記藥劑防治。

↑ TOP

(五)擬尺蠖 (Plusia agnate Staudinger)

發生生態及危害情形:每年約為 5∼6 世代,主要發生於冬季之12 月至翌年 2 月,南部發生較少,可能與氣溫有關,中部地區以 5∼6 月,9∼11 月發生較多。成蟲將卵散產於葉片上,孵化之幼蟲取食葉片危害,幼蟲平時棲息於葉背或陽光不直射的葉面,身體中央隆起若弓狀,行走時以腹足與胸足相靠近體呈倒 U 型。被害葉呈多數洞孔。老熟後結白色薄繭於葉下面化蛹其中。

防治方法:
發現幼蟲開始危害時,參考大豆鱗翅目害蟲登記藥劑或蘇力菌防治,於傍晚施藥為宜,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六)斜紋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

發生生態及危害:斜紋夜蛾又稱夜盜蟲,各蟲期周年均可發現,族群高峰期出現在10∼12 月間。成蛾夜間活動, 雌蛾將卵產於葉片,呈卵塊狀,外表覆蓋雌蛾之黃褐色尾毛,內有卵數十粒不等。幼蟲體色不一,為深綠色至暗褐色,表皮光滑,為雜食性。甫孵化之初齡幼蟲群集一處危害,啃食葉背之葉肉,留下上表皮或成小孔,三齡以後逐漸分散,白天潛伏土中或藏匿於隱蔽處,夜間外出蠶食葉片,食量大,常造成葉片大量缺刻。老熟幼蟲在土中化蛹。秋作受害較為嚴重。

防治方法:
1. 於種植前整地翻犁後浸水一天以上,可將土中之蛹或幼蟲淹死。

2. 利用性費洛蒙誘殺雄成蛾,以降低田間族群密度。每公頃設置 5∼10 個誘蟲盒,放置高度約為離地 150 公分或作物生長點上方 30∼60 公分,每月更新性費洛蒙誘餌一次。作物種植密集地區應採共同防治,大面積懸掛性費洛蒙並長期施用,成效較佳。

3. 發現幼蟲開始危害時噴施登記藥劑或蘇力菌防治,於傍晚施藥為宜,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七)銀葉粉蝨 (Bemisia argentifolii Bellows & Perring)

發生生態及危害:銀葉粉蝨為小型昆蟲,成蟲具白色翅,全年發生、雜食性,危害植物達 500 種以上,以初秋至春末之旱季為高峰期。雌蟲交尾後喜在葉背陰暗處、陽光照射不足,較不通風的地方產卵,母蟲一生產卵達 200∼350 粒卵。若蟲體呈黃色橢圓形,孵化後之一齡若蟲有足,可尋找適當生存環境,二齡以後足退化並固著於中老葉葉背生存,以刺吸式口器刺吸植株養液,受害葉片黃化、皺縮、提早落葉,果莢顏色變白,品質與產量受到影響。新羽化之成蟲繼續危害或再飛至其他之新梢葉背組織產卵。除直接刺吸養液外,成蟲及若蟲分泌大量蜜露,可誘發煤煙病污染植株及果莢,影響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1. 田區四周之雜草應清除,以減少銀葉粉蝨棲息之場所。

2. 勿密植,保持通風之環境,以減少銀葉粉蝨之棲息。

3. 設置黃色黏紙或黃色水盤 (水盤內盛肥皂水)誘殺成蟲,每隔 10 公尺設置 1 點,高度約與植株齊高。

4. 可使用苦楝油、乳化油劑、葵無露等防治銀葉粉蝨,每隔 7 天施用一次,使用足夠水量,均勻噴灑於葉背銀葉粉蝨棲息處。

↑ TOP

5. 登記藥劑防治。

(八)豆莢螟 (Maruca testulalis (Hubner))

發生生態及危害:年發生 6∼7 世代,各發育期的個體周年可見。成蟲日間潛伏於莖葉間,夜間活動。雌蛾產卵於葉背、嫩莖、葉柄、花及豆莢上。幼蟲體淡黃色,頭淡褐色,硬皮板黑褐色,老熟幼蟲體長為 18∼20 公釐,孵化後幼蟲先在葉片、嫩莖上或花蕾上啃食危害,或牽結葉片與豆莢,躲藏其中危害,而後蛀入莢內取食種仁,每一幼蟲可危害豆莢 1∼3 個,被害莢留有橢圓形蟲孔,其褐色排泄物常堆積於蟲孔外。老熟幼蟲潛入土中結繭化蛹。

防治方法:
1. 於種植前整地翻犁後浸水一天以上,可將土中之蛹或幼蟲淹死。

2. 發現幼蟲開始危害時噴施登記藥劑或蘇力防治,並遵守安全採收期。

↑ TOP

  • 結語

除了品種改良之外,國際間對於食用級大豆後端的品質精選調製相當重視,方能建立品牌優勢,大豆採收後夾雜物、破碎粒及損壞粒的去除等調製工作非常繁瑣,影響品質甚鉅,本場亦已建立不同產業規模適當之機械輔助生產及採後處理。
需求端的強化有利於生產規劃,復耕國產大豆,在加工行銷端許多大廠紛紛響應使用國產原料,產品更加多樣化,如豆漿、豆皮、黑豆米果、醬油、黑豆茶及黑豆粉等。同時豆科作物在輪作制度下,有其不可或缺的角色,值此大豆栽培管理技術專刊再版,增加新品種、收穫調製以及國產大豆加工產品之介紹,希望農民在栽培技術與產品品質更加精進,以加惠消費者。

                                                                                                                                                                                             文章來源: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技術專刊  大豆栽培管理

↑ TOP

 

  • 相關連結
  1. 大豆栽培管理技術
  2. 大豆有機栽培技術
  3. 有機大豆栽培與管理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