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花卉-蝴蝶蘭

一、前言

二、適宜樹植觀賞用蝴蝶蘭品種之選擇

三、蝴蝶蘭的種苗供應

四、蝴蝶蘭生產溫室的建造

五、蝴蝶蘭生產溫室的管理

六、蝴蝶蘭的栽培生理

七、蝴蝶蘭的栽培管理

八、結語

九、相關連結

 

  • 前言

    蝴 蝶 蘭 屬 名 Phalaenopsis, 由phalaena( 原意為蝶蛾 ) 與 opsis( 原意為形象 ) 兩字結合,英名為 moth orchid,並為蝴蝶蘭屬 (Phalaenopsis) 和朵麗蝶蘭屬(Doritis) 兩屬的總稱。原產於南洋諸島、臺灣、菲律賓、婆羅洲、印尼、馬來西亞各地,原生種約有五、六十種。自然開花期為早春,花色多、觀賞期可長達 2 個月。臺灣有「臺灣蝴蝶蘭」(Phalaenopsis amabilis var. formosa,俗稱臺灣阿嬤),與「桃紅蝴蝶蘭」(P. equestris,俗稱姬蝴蝶 )兩原種,主要分布在恆春半島及蘭嶼。
    蝴蝶蘭野生於高溫多濕的熱帶及亞熱帶森林中,多附生於樹冠上及中層枝幹,或著生於無直射光線的岩壁,特別於多霧地區或河流沿岸。因這些地方即使在乾旱期,都能保持適當的相對濕度。因此,溫暖的環境和適當的濕度是蝴蝶蘭生長良好的必要條件。多數蝴蝶蘭適合營養生長的溫度約為 25 ~ 35° C,因品種不同而稍有差異;開花模式為典型春化作用型,主要感應低溫的部位為葉片,當溫度降低至25° C 以下一段時間後,可促使花芽分化抽出花梗,此時間之長短依品種而異。

↑ TOP

  • 適宜樹植觀賞用蝴蝶蘭品種之選擇

     蝴蝶蘭品種繁多,茲分別介紹選擇適合樹植用蝴蝶蘭品種之選擇要件如下:

  ( 一 ) 花朵大小:蝴蝶蘭依據花朵大小,可簡單區分為 5 至 7 公分之小輪花、8 至 10 公分之中輪花,及 10 公分以上之大輪花。一般而言,樹植較推薦選擇小或中輪花,因大輪花需要較完善之設施養護使植株營養狀況良好,當年開花朵數方可達觀賞水準;於樹植狀況下常僅抽單梗。亦不建議使用迷你花型,因花朵過小,遠觀無法有效吸引視覺焦點。而中小輪花通常單梗著生之花數眾多,且單株之雙梗率 (Double spiking) 較高,相對大輪花與迷你花型以線為主之觀賞模式,中小輪花可形成以面為主之觀賞模式,觀賞價值較高。

( 二 ) 花梗角度:因不易立支柱,故樹植環境適合花梗較硬挺,不易折斷之品種,花梗與樹幹之角度以 45 度角為最佳。因花朵全開後花梗負重大,開花後必會下垂,需預留部分角度以修正觀賞高度。花梗直接下垂之品種亦可考慮,但種植高度需較一般水平視線為高,花序才容易進入觀賞高度。無論如何,選擇花梗強壯不易遇外力折斷之品種為首要因素。

( 三 ) 花朵壽命:一般而言,蝴蝶蘭單花之壽命約一至兩個月,但品種間差異甚大。正常管理下,花朵壽命長之品種較適宜樹植,可延長觀賞時間。

(四) 營養生長:原生種蝴蝶蘭為附生植物,根為肉質氣生根,對樹植之長期乾旱環境具有相當程度耐受性,如臺灣阿嬤 ( 圖 10)。但經過長久育種,品種間對逆境之適應能力差異甚大,需要實際樹植以確認適合品種。若為商業品種,以樹植環境下營養生長愈快速、根部伸展愈快、宿存葉片愈多、愈不容易罹患葉部病害者為優。

(五)抗病性:蝴蝶蘭曾紀錄之病害有黃葉病、軟腐病、炭疽病、灰黴病,白絹病等。由於樹植後施藥不符合經濟效益亦不利觀賞,故選擇不易得前述病害之品種甚為重要。另樹植蝴蝶蘭易發生蝸牛與薊馬危害,但目前所有品種皆無抗性;薊馬可用黃色或藍色黏紙降低其密度,必要時施用藥劑防除之;蝸牛可用人工捕捉,或以物理方式阻隔 ( 阻蝸器 ),或於樹冠下施用 6% 聚乙醛餌劑防除之。

↑ TOP

  • 蝴蝶蘭的種苗供應

   栽培蝴蝶蘭所用的種苗,除少數育種用的實生苗外,商業生產用的苗,95%以上皆是分生苗,但不管實生苗或分生苗,皆是組織培養苗。除了少數大蘭園自設組培場外,大部份的蘭園皆向組培場購買組培瓶苗,有時是自選品種委託代工生產,有時則自組培場做的瓶苗中直接選定自己喜歡的品種。蝴蝶蘭分生苗的生產,起始材料是花梗上的潛伏芽,就是俗稱所謂的插花梗,使此腋芽萌發長大變成芽體,再透過擬原球體或不定芽的大量快速增殖,短時間內才能生產很多的分生苗。為消毒上的方便,業者採取花梗送瓶苗場生產分生苗時,花梗需儘量不要接觸介質,且取材料要愈新鮮愈好,取下後隨即裝於乾淨的袋子中立刻送組培場,以方便組培場的消毒工作。分生苗的生產一般分成三個階段,母瓶、中母瓶和子瓶,時間至少一年半以上,生產過程中最重要的問題為控制變異的發生,影響變異的因素很多,包括品種間的差異、培養基的種類、荷爾蒙的種類與濃度、操作人員分切、操作或挑選材料的方式、培養材料增殖時組織或器官的種類,增殖的代數,製作的總株數等等,組培業者須不斷改進技術,減少變異率的發生,但是栽培業者須儘可能提供夠多的起始材料,則須嚴格管控在一定的生產數量,以蝴蝶蘭的芽切分生苗而言,一支蝴蝶蘭的花梗,上有3個潛伏芽皆插梗成功,於1.5~2年內出貨5,000~20,000苗應該是正常的速率。好的分生苗應具備高品質、苗大、健壯、根數多、根長適當、活力旺、好種、好養;至於黃化的苗、太老的苗、沒有根或根太少的苗、根爛掉的苗、根尖端生長點黑化死掉的苗、根太長的苗…等,都是不好的瓶苗。分生苗於出瓶前需進行適當的馴化,以提高出瓶種植時的成活率,其中包括光線、溫度和濕度的馴化。

↑ TOP

  • 蝴蝶蘭生產溫室的建造

(一)溫室的目的:台灣的蝴蝶蘭溫室其基本需求如下:

1.夏天降溫

2.冬天保溫

3.氣密性以提高降溫及保溫效果

4.防止雨淋

5.遮陰

6.調節內部環境

7.隔離病蟲害進入,甚至建立減少病蟲害的微氣候環境

8. 結構須能抵擋颱風及地震的侵襲

9.須有防止雷擊的裝置

10.完善的結構物、環控設備及環控系統

(二)溫室基地位置的選定:除了考量土地形狀以建造效能佳的溫室外,通常週圍的環境亦須考量,包括通風,四週不要有進氣障礙物,風扇出風口亦不要影響到隣居,排水良好,颱風季時不要有淹水進入溫室的可能性,光線充足,四週不要有高大的建物或樹木遮蔽,四週農作物生產時各類媒介病蟲害不易發生。尚須考慮蘭園營運時,各項要素的配合情形,如勞力來源,交通因素,水源供應,水質良莠,電源供應,電源供應穩定性,建照的申請等,假如交通距離的問題可以解決,那麼台南縣後壁鄉烏樹林的台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溫室興建基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三)溫室的結構:目前利用C型鋼鋼
骨為主結構的溫室,大致皆可符合台灣環境的需求,由地表到屋頂水槽的高度是3.5 M以上。披覆的材料,主要以透明塑膠布為主,包括PE或PVC的材質,一般是雙層,以絕緣熱氣。塑膠布一般皆具抗UV的特性,並做油滴處理,以防止結露產生。溫室氣密性要非常嚴格,一方面才能發揮降溫與加溫的效果,一方面隔絕病蟲害的進入。溫室尚有其他的附屬結構物,包括四週立面50%的黑色遮光網,四週距離地面30cm高的矮牆,水牆外的側窗及32網目的紗網,溫室四週的排水溝。

(四)溫室的設備:包括水牆、風扇、內網、外網、節能塑膠布、內循環風扇、加溫機、活動植床、搬運系統、水草消毒設備、噴藥設備、澆水設備、加濕或除濕設備、水質處理設備、備用電力、補光或短日設備、環控系統。

↑ TOP

  • 蝴蝶蘭生產溫室的管理

(一)溫度管理:蝴蝶蘭最適合生長的溫度約在20℃~26℃之間,18℃~30℃是蝴蝶蘭可生長的溫度,16℃~35℃是蝴蝶蘭可種植的溫度。夏季時,溫室內的溫度管理主要是靠內外遮陰網、水牆和風扇來達成,能降的溫度約在4~5℃,因此台灣的蝴蝶蘭溫室,夏天的溫度大致可控制在31~32℃以下,欲進一步降溫,就必須使用冷氣機的降溫系統。冬季時,則使用加溫機配合節能塑膠布,至少加溫到18℃以上,以避免寒害。

(二)光線管理:國內蝴蝶蘭蘭園設定的照度一般在10,000lux~25,000lux之間,小苗偶爾會用到8,000lux,大苗強調強光栽培時會用到30,000lux。最重要的光線管理設備是外網和內網,外網的遮光率一般是70%,內網一般的遮光率是50%,內、外遮陰網之間尚有塑膠布屋頂,其遮光率為20%。一般是以溫室外的光照強度做為內外網張開或收縮的標準。

(三)溼度管理:蝴蝶蘭生育最適的相對溼度,推測約在70%~90%之間,水牆是蝴蝶蘭溫室溼度管理最重要的設備,植株定期澆水也會使溫室內相對溼度突然增加,內循環風扇可透過擾動空氣而使溫室內的氣候環境包括溼度,維持均一,溫室的溼度管理是一件不容易掌控的作業。
(四)環控系統的管理:台灣的溫室環控系統包括單純手動、程序控制以及電腦控制等,根據栽培需求設定各項參數。氣候環境變化非常劇烈時,以設定開關的範圍差距或採用延時裝置等方式解決,環控系統中感測器需考量其精確度、設置的位置及定期校正。

(五)溫室設備的維護:蝴蝶蘭溫室造價昂貴,但折舊年限可達15年以上,妥善維護則可一直維持良好的運作,維護保養項目包括清潔灰塵、屋頂青苔清洗、水牆的青苔清洗、殘病株移除、設備定期維修,另外披覆塑膠布約5~7年更換一次,水牆約5~7年更換一次,內外網約7~10年更換一次。

↑ TOP

  • 蝴蝶蘭的栽培生理

(一)光合作用:蝴蝶蘭是屬於CAM植物,景天酸(Crassulacean acid)代謝,白天氣孔關閉,只有在夜晚時才打開氣孔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二氧化碳的吸收率在太陽下山後2~3小時內達到最大值,而後慢慢降低,太陽出來後完全停止吸收,直到約太陽下山之前,有一段短暫的少量二氧化碳吸收的現象,隨後停止。在輔助人工光源的條件下,補充二氧化碳量的不足,也會在白天張開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台灣阿媽光合作用最大的光飽合點(可利用的最大光強度)約200μmol m-2s-2(約13,000lux照度)。
(二)養份及水份的吸收作用:蝴蝶蘭的根粗,根數少,根系不發達,吸收養份及水份的速率大致是慢而固定的,高溫生長的快速期,養份消耗多,儲存少;低溫生長的停滯期,養份的消耗少,儲存多,因此隨四季的變化,維持不匱乏的狀態。但是冬季抑梗植株,常年處於高溫快速生長的狀態,養份持續大量的消耗,根部的吸收並沒有增加,於是在每年的春夏之交,就有養分缺乏之現象,例如抑梗溫室的植株缺鉀元素因素發生。

(三)開花生理:蝴蝶蘭屬於絕對低溫性開花的植物,以心葉向下第3、4、5等節位的腋芽萌發,抽出花梗的機率最大,夜溫18℃、日溫24℃最適於抽梗開花,為節省能源,日溫提高至28℃亦可。苗齡愈大,抽梗率愈高,花朵數愈多,開花的品質愈好。抽梗開花牽涉到碳水化合物澱粉、蔗糖和葡萄糖,以及荷爾蒙Auxin、 Cytokinins的變化。
(四)肥料的生理:蝴蝶蘭的肥料使用是一特殊的案例,從小苗、中苗、大苗甚至開花株,大部份的業者全期皆使用俗稱平均肥的一種肥料配方,N-P2O5-K2O為20-20-20。當灌溉水源為逆滲透水(一般的EC值約0.002~0.006 dS/m),例行肥料配方為N-P2O5-K2O為20-20-20,0.5g/l~1.0g/l的肥料濃度(即俗稱稀釋1,000倍~2,000倍)對小、中、大苗甚至開花株皆是最佳濃度,其他水源時,須注意根據其原始的EC值(如自來水為0.25~0.45 dS/m)做適當的調整。部份業者有利用葉面施肥補充鈣肥、鉀肥、鐵肥、至於荷爾蒙者。

↑ TOP

  • 蝴蝶蘭的栽培管理

      就蝴蝶蘭栽培而言,經驗的傳承,實際操作的不斷調整,是成功與否的關鍵。蝴蝶蘭植株的栽培主要分成三個階段,小苗、中苗和大苗,其使用的盆鉢大小依次
為1.5寸、2.5寸、3.5寸,一般的通則就是小苗種小盆,中苗種中盆,大苗種大盆。
所需光線強度,小苗約8,000~10,000lux、中苗約10,000lux~20,000lux、大苗約20,000~25,000lux。種植前的重要工作是水草的預措,包括浸水,使其充分吸水;與消毒,防治植株基部因鎌孢菌感染所造成俗稱黑頭的病害。種植時直接由瓶內利用鑷子將組培苗拖出,抖掉根部殘留的培養基,依大小分成2~3級後直接種植,完全不必水洗或消毒。小苗生長約3~4個月,中苗約4~5個月,大苗約5~6個月,即可換盆進入下一盆缽階段,換盆時並不須把舊水草剝除,而是直接以新水草包裹在舊水草的外圍,種植在塑膠軟盆即可,換盆時須注意水草的定量,包裹根部的方式,植株種植的深度,盆底排水空間的大小等等,都須規格化。

       整個蝴蝶蘭栽培過程中,有數項管理工作需特別留意,(一)導根:即將不正常向盆外伸展的根,利用人為的方式,將其重新拉回盆內,使根系於盆內水草中蔓延。(二)品管分級:於換盆階段或出貨時,進行大小分級,以方便管理。(三)接力栽培病蟲害的傳播:產業因應國內垂直分工,專做某一階段,須注意病蟲害的傳播。(四)生長停頓:換盆出現生長停頓,心葉萎縮的狀態,此是換盆時,操作不正確將根系折斷造成。(五)成熟植株的判斷:成熟植株才可正常開花供做商品,一般以葉幅的大小和葉數做為主要規格,亦有以短縮莖的粗細為標準者。(六)澆水:學澆水要3年才能出師,澆水時必須充份澆濕,且每一盆皆能夠澆水均勻,等到水草摸起來似抹布要乾未乾之際,軟盆內部凝結的水滴已極少,才開始另一個澆水循環。(七)肥培:蝴蝶蘭的施肥是一特殊的例子,僅將肥料依一定的濃度稀釋在灌溉水中,隨澆水時施用,大部份蘭園由小、中、大苗,其至開花株,皆只施用一種俗稱平均肥的配方N-P2O5-K2O=20:20:20。水源為逆滲透水(RO)時,可用1,000~2,000倍左右;為自來水時,濃度可用3,000~4,000倍。(八) 巡床:蝴蝶蘭的栽培,須天天巡床,由檢除軟腐病及黃葉病的病株開始,慢慢的擴展到其他的工作項目,已經變成企業化蘭園每日例行的工作項目。

↑ TOP

  • 結語

       台灣蝴蝶蘭產業鏈主要銷售通路為外銷,但無論內外銷,其應用方式除了組合盆花年節送禮或自用外,少見其他運用方式。應用蝴蝶蘭附生特性進行樹植栽培,若管理完善使植株強壯,於每年 12 月至翌年 5 月花期時,其花姿宛如環繞樹幹翩翩飛舞的彩蝶,亟具觀賞價值。臺東為臺灣蝴蝶蘭之故鄉,蝴蝶蘭更為臺東縣花,目前本場已針對前述提及之樹植實際應用問題進行試驗,進行樹植蝴蝶蘭之栽培技術改善,期能營造新型態之蝴蝶蘭應用模式,擴大消費端市場,並營造專屬於臺東地區之花卉觀光意象。

(文章來源:台東與台南 農業專刊內容)

↑ TOP

  • 相關連結
  1. 蝴蝶蘭設施栽培
  2. 樹植蝴蝶蘭之選擇要件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