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鳳梨

一、前言

二、概 況

三、分類與栽培品種

四、栽培與管理

五、採收後處理

六、病蟲害管理

七、結語

八、相關連結

 

  • 前言

     鳳梨(Ananas comosus Merr.)是風梨科(Bromel iaceae)、鳳梨屬(Ananas)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熱帶美洲,現廣泛栽培於熱帶、亞熱帶無霜害地區。近期以泰國、巴西、菲律賓、墨西哥及馬來西亞等地栽培最多,是世界性的著名水果。台灣的鳳梨栽培始於清朝「康熙」末年,迄今已有300餘年歷史,但臺灣鳳梨產業之奠基,則始於民國元年前後,由日本人引進開英種栽植,並設立加工廠生產鳳梨罐頭,後來才逐漸發展成為臺灣重要的經濟果樹之一。由於受限於自然風土條件,具有經濟栽培之地區在臺中、彰化以南,較重要的產區則集中在南部。臺灣地區90年鳳梨年產量約38.9萬公噸,產值新台幣50.5億元。栽培面積10,273公頃,並以屏東縣2,696公頃居冠(估26.4%),其次為台南縣2,300公頃(估22.5),高雄縣1,549(估15.2%)及嘉義縣1,376公頃(估13.5%),其餘各地約估22.4%。

    臺灣早年的鳳梨產業以加工製罐外銷為主,開英種是主力栽培品種。但近20年來為適應國際經濟結構變遷及拓展臺灣鮮銷市場,農業試驗所嘉義分所乃進行高品質鮮食品種之選育工作,並陸績推出台農13號(冬蜜鳳梨)、台農16號(甜蜜蜜)、台農17號(金鑚)、台農18號(金桂花)及台農19號(蜜寶)等酸度低、糖度高、品質優良,具特殊風味及不同生產適期的鳳梨品種,使得台灣的鳳梨產業得以在產銷形態改變。

↑ TOP

  •   概 況

   (a) 鳳梨性狀

       鳳梨植株高約1公尺,葉冠直徑約2公尺,葉革質細長,自莖基呈螺旋放射狀,單株葉片數20枚以上,葉緣有刺、少刺或無刺,成株短縮莖長約20~30公分。芽體種類則有:冠芽1個著生於果實頂端、裔芽24個著生於果柄或靠近果實基部,是最理想的芽苗來源;此外,尚有吸芽及塊莖芽等皆可做為繁殖之用。花為頂生密總狀花序,自葉叢中抽出,小花數約50~150朵聚合成松球狀。果實為子房聚生而成,整體外觀為圓錐形、筒狀果,小花遺跡突起成“目”,未熟時為絲色,成熟後則呈現黃色,果肉色淡黃至濃黃。由於自交不親和,鳳梨果實無種子,若有種子,也只是未發育完全的種皮殘跡。根系淺,多鬚根,一般不超過地表下50公分,大多分饰在30公分左右。

 (b) 環境因素

       鳳梨原產於熱帶及亞熱帶美洲,以赤道為中心,其分饰在南北緯30度之間皆可見經濟栽培,以其生長而論,適合栽培在終年溫暖、日照充足及兩量分布均勻的環境條件下,土壤以通氣佳、排水良好及土層深厚的砂質壤土,pH值介於4.5~6.0之間。冬季會降霜區、排水不良、土壤中錳或石灰含量多及中性或鹼性土地,均不適合種植風梨。

↑ TOP

  • 分類與栽培品種

1.鳳梨分類

根據 Hume及Miller二位學者,將鳳梨分類為下列三種:

(一)、開英系(Cayenne)

果肉淡黃色,小果較大,植株生育強,葉片稍直立,是世界上栽培較廣,也是加工製罐的主力品種。開英種的後裔中有幾個較著名的品種,例如沙勞越(Sarawak)、希洛(Hilo)等等也在世界上被普遍栽培。

(二)、西班牙系(Spanish)

果肉白色,小果扁平,葉片強硬有刺。對萎凋病的抗性較強,常被做為選育抗病品種的親本。此品種在美國、菲律賓等地栽培。

(三)、奎恩系(Queen)

果皮深黃色,果肉黃色,果汁多,植株生育中等。臺灣地區以前所稱的在來種,如黃皮、有刺紅皮、無刺紅皮、鳥皮及青葉種都是屬於此系統的風梨。

2.臺灣主要栽培品種

臺灣可供經濟栽培的鳳梨品種很多,目前推薦的鮮食用品種有開英種的突目系、台農4號、台農6號、台農11號、台農13號、台農16號、台農17號、台農18號及台農19號等品種。

(一)、突目系

又名1號仔或浮目仔,是開英種的自然變異。植株較正常開英小,葉片狹細,葉緣無刺,果實呈短圓简形,果目微突,肉聲果比率較高,約有70%以上,果肉為透明金黃色,平均單果重1.3公斤,適合鲜食。缺點是冠芽容易發生多冠或雞冠的情形,果實的生產適期為5~6月。

(二)、台農4號

俗稱為「釋迦鳳梨」,由於食用時可將果實縱剖為2或4等份,以手指按果目順序剝食,免削果皮,故又稱「剝皮鳳梨」。植株小,葉緣有刺,果實圓简形,但早春生產的果實多呈塔形或圓錐形,果目突起。肉質細密、織維少、香味濃。果汁率低、糖度約19.5 Brix、酸度約0.43%,糖酸比45,平均單果重1.2公斤。由於耐貯運,曾為臺灣主要鲜果外銷品種之一。果實正常產期6~7月,但可進行產期調節,生產適期為3 5月。

↑ TOP

(三)、台農6號

由於果實帶有蘋果香味,因此俗稱「蘋果鳳梨」。葉面表面綠而稍帶紅色,葉緣有刺。果實圓简形或短圓形,果皮薄,果肉纖維細,肉質軟脆緻密,果汁多,糖度約15.05 Brix、酸度約0.34%,糖酸比44,風味佳。平均單果重1.3公斤,是目前最受消費市場歡迎的鮮食品種之一。果實生產適期為4~5月。

(四)、台農11號

由於果實具特殊香氣,故俗稱「香水鳳梨」。植株中等、葉片直立,葉緣無刺,果實圓筒形,果目略突起。果肉纖維細緻,果汁多,微酸,糖度約14.8Brix、酸度約0.57%,糖酸比26,平均單果重1公斤。頗耐貯運,果實生產適期為5~6月。

(五)、台農13號

商品名為「冬蜜鳳梨」植株高,葉長直立,葉片先端及基部常見零星小刺,葉面草綠色但中軸呈紫紅色。果實略為圓錐形,果目略突,果肉金黄色,纖維稍粗,糖度約15.7Brix酸度約0.27%,糖酸比58,且鳳梨特有的風味濃郁,平均單果重1.2公斤。正常產期為6月下旬至7月中旬,但可利用產期調節而週年生產,由於台農13號是所有品種中最適合在秋冬季生產的品種。因此,果實生產適期可安排在8月至翌年2月。

(六)、台農16號

商品名為「甜蜜蜜」除葉尖外,葉緣無刺,葉表中軸呈淺紫紅色,並有隆起條紋。果實呈長圓錐形或略為橢圓形,果目略突,果肉織維極細,質地細嫩,糖度約18Brix、酸度約0.47%,糖酸比38,風味佳,平均單果重1.3公斤。果實正常產期為7 8月,但最佳之生產適期高雄、屏東地區為3~6月,嘉義地區為4~7月。

↑ TOP

(七)、台農17號

商品名為「金鑚」。植株中型,除葉尖外葉緣無刺,葉表略呈褐紅色,兩端為草綠色。果實為圓简形,果皮薄,花腔淺,果肉深黃色或金黃色,肉質細繳、果心稍大但細嫩可食,糖度約14.1Brix、酸度約0.28%,糖酸比50,口感及風味均佳,平均單果重1.4公斤。果實正常產期為6~8月,但生產適期為3~5月。

(八)、台農18號

商品名為「金桂花」。植株小,葉緣無刺,葉表綠色但中軸稍呈暗紅色。果實圓錐形,果目略突,皮薄,花腔淺,果肉黃或金黃色,纖維粗細中級,糖度約14.1Brix、酸度約0.39%,糖酸比39,具有桂花香味,平均單果重1.5公斤。果實正常產期6~8月,但生產適期為3~5月。

(九)、台農19號

商品名為「蜜寶」植株小,除葉片先端外,葉緣無刺,葉片暗濃綠色。果實圓简形,小果數目較多,皮薄,花腔淺,果肉金黃色,肉質細密,纖維細,糖度約16.7 Brix、酸度約0.46%,糖酸比38,平均單果重1.6公斤。果實正常產期為6~7月,生產適期為4~7月及10~11月。

↑ TOP

  • 栽培與管理

一、栽培品種之選擇及注意事項

(一)、台農13號(冬蜜鳳梨)

1.栽種前施用基肥,但緩效性肥料不可施用太多。

2.雖整年均可生產果實,但4~6月生產之肉聲果容易有果心斷裂的問題,因此若要將果實產期安排於此時,宜注意多施磷肥少施氮肥,以生產鼓聲果。由於冬蜜鳳梨是臺灣現有各鮮食品種於秋冬季生產時,果實品質表現最佳的品種,故最好將產期規劃於8月以後至翌年2月期間生產。

3.因果實成熟時容易發生斷心、裂心及花樟病,因此,開花後宜少施氪肥,多施磷肥,最好不要施氮肥,以減少發生機率。

4.台農13號由於葉生長,果梗短,容易發生通風不良的問題,導致粉介殼蟲棲息果實基部而誘發煤煙病。

5.勿噴施植物荷爾蒙。

↑ TOP

(二)、台農16號(甜蜜蜜鳳梨)

1.宜將催花期安排在10~11月,以促進生產4月底至6月果實。

2.為預防黑目病發生,鳳梨園中最好能裝設噴灌設施,在開花後每星期至少噴水23次,以保持園區涼冷濕潤,並配合做好果實防曬措施。

3.本品種由於葉片及果梗較長,容易發生倒伏,所以催花後宜在行邊立支柱,並綁牽引鐵線或塑膠繩扶持。

4.勿噴施植物荷爾蒙。

(三)、台農17號(金鑚鳳梨)

1宜將催花期安排在9~10月,以將果實生產期控制在3~5月。

2.由於本品種的葉片比較短,因此,果實生長後期較不適合以縛葉方式進行防曬,需利用其他資材如稻草、紙絲、紙張等覆蓋遮陽。

3.較容易發生萎凋病,故栽植後要按時灌藥防治。

4.勿噴施植物荷爾蒙。

↑ TOP

(四)、台農18號(金桂花鳳梨)

1.宜將催花期安排在10~12月初,以使果實產期落在4~7月。

2.因肉聲果比率較高,常有青皮成熟果,即所謂的”青皮黃”情形發生,因此,採收時須配合以指頭彈打果實,以發出似彈打人體皮肉之聲音者即己成熟,若等到果皮變黃後才採收時,果實已經過於成熟而使品質變劣。

3.本品種果實品質以柱聲果較佳,具有濃厚桂花香味,鼓聲果其次,肉聲果最差。為提高果實品質,在開花後避免施用太多気、鉀肥,多施磷肥,以提高柱聲果及鼓聲果比率。

4.勿噴施植物荷爾蒙。

(五)、台農19號(蜜寶鳳梨)

1.本品種宜安排在10~12月初及5~6月催花,以使果實能在4~7月及10~11月成熟。

2.因青皮成熟果(肉聲果)比率較高,因此採收時須配合以指頭彈打,以發出似彈打人體皮肉之聲音者即已成熟。

3.為減少4 7月生產之果實的肉聲果率,在開花後宜少施氣、鉀肥,多施磷肥,但10~11月成熟果實不在此限。

4.栽培密度可稍放寬,以株距30~36公分為宜。

5.勿噴施植物荷爾蒙。

↑ TOP

二、種苗選擇與處理

現有的鳳梨栽培品種,除台農17號及台農19號,較缺乏裔芽外,其餘品種之母株皆有裔芽35枚可留做種苗,亦可以吸芽或塊莖芽做為繁殖芽體,另外,還可利用冠芽來進行種植,但若要加速種苗的繁殖,所有的品種都可利用老莖切片及冠芽葉插來加速繁殖種苗。選擇種苗時宜注意下列各點:

(一)、種苗母株的選擇

選擇強壯但不要過於旺盛、無病蟲害、無變異,且符合新品種優良特性的植株做為種苗母株。

(二)、芽體大小

理想的冠芽苗徑應在34公分、裔芽苗徑在3.5~4.5公分、吸芽苗在4~5公分以上較為適當。

(三)、採收芽苗及處理

採苗時須緊握芽體基部摘下,要避免芽條心部震動受傷,而引起腐爛。採下的苗要先倒置在母株上風乾至傷口乾燥,以待種植或包裝外運。切不可堆積以免造成腐爛。

苗株種植前應先進行粉介殼蟲及心腐病的防治。浸泡過藥劑的種苗應先倒置在通風處風乾後才可種植。

↑ TOP

三、整地及覆蓋

(一)、整地

栽培鳳梨時,園地的開墾與整理十分重要,整地的粗放與精細會影響未來風梨的產量與品質。因此,平地栽培時宜利用大型曳引機翻耕、碎土耙平。坡地栽培時可利用挖土機代替,不但可省時省力,且可使深耕程度達30公分以上,有利於將頑劣的雜草及殘存表土的害蟲與病原菌理入深層土中。排水不良之平地宜高畦栽培,並作好園地四周的排水系統,以免植株泡水而影響生育及品質。在坡地上開關鳳梨園,要注意採行等高線規劃、並詳加安排果園道路,以便於車輛和耕耘機的進出及作業上的方便,而鳳梨沿等高線種植,可防止土壤流失。整地完成后,每公頃需施用有機肥10000 15000公斤,硫酸銨915公斤、過磷酸鈣880公斤及530公斤的氣化鉀做為基肥,調整土壤pH值在4.5~6.0之間。

 (二)、覆蓋

鳳梨栽培時畦面的覆蓋作業也十分重要,乃是利用黑色PE塑膠布覆蓋,具有經濟、省工、清潔、作業方便等特點,覆蓋塑膠布後可防止雜草、土壤沖刷,也可增加土壤的溫度,有利鳳梨的生長及提高產量。

四、種植

(一)、種植時期

栽植時期應按目的生產月份往前推算,例如要在翌年4月採收,則宜選種台農17號,並於去年10月種植,今年10月催花。若預定年底種植,則有冠芽、裔芽、吸芽等可供利用,各芽點外觀如圖12。若在早春時進行定植,則只能利用冠芽及吸芽來繁殖,種植後不久即進入兩季,氣溫也逐漸升高,對植株的生長有利。

(二)、栽植制度

鳳梨是多年生作物且栽培期長,目前普遍採用的栽培制度,是以一作二收,也就是在三年中收穫兩次果實為一更新期,且栽植密度與排列方式已由散亂或多列式種植(每公頃約需56萬株苗),發展為二列式三角形密植(每公頃3萬5,000至4萬株苗),適當的畦距約100公分,行距約50公分,株距30~36公分。

↑ TOP

五、雜草防除

台灣鳳梨園中常見的野草種類,以菊科、禾本科及莎草科之野草最為常見,如菊科的昭和草、霍香薊;禾本科的白茅、馬唐草、牛筋草、雀稗等;莎草科的莎田草、香附子等;莧科的野莧等在單位面積內生長最多。此外,偶爾也會見到禾本科的巴拉草、野稗、狗牙根及鹽水蘆竹等野性蔓茂之雜草。栽培

園中的雜草若過於繁茂,會直接影響陽光透射與通風、侵估風梨植株發展的空間,且爭奪所需養、水分,而有礙植株的生長,降低鳳梨抽穂率及產量,因此必需進行雜草的防除。

(一)、黑色PE塑膠布覆蓋

通常鳳梨園自種植至第1回採收,若以人工防除雜草,則至少要進行10次以上,尤其是兩季時雜草生長迅速,除不勝除,且增加生產成本,加上催工不易而延誤除草時期,將會影響鳳梨植株的生長與果實產量,因此,栽植前先以黑色PE塑膠布進行覆蓋,可防止雜草生長,而能達到適時除草的效果。

(二)、割草及殺草劑的施用

鳳梨園因行間已覆蓋P塑膠布,已能抑制雜草的發生,僅畦間裸露部分會長草,目前常見使用殺草劑進行防除,但因均勻的噴施殺草劑於土面上,勢必造成土壤劣化,因此,若要改善畦溝的雜草問題,以利用割草機割草較好,最好能避免使用殺草劑。若萬不得已需要使用時,則要注意下列各點:

    1.雜草種子萌芽前可以40%「達有龍」(Diuron)稀釋400 500倍,每公頃1.52公斤,噴施於土面,以形成一層藥膜,可殺死剛萌芽之馬唐草、牛筋草、莎草、雀稗、水丁香及馬齒莧等雜草,或使用轉移性萌前除草劑如或「阿特拉淨」(Atrazine)稀釋200、250倍,每公頃34公升,均勻的噴施在土壌表面,到翌年4~5月中耕後,土壤濕潤時再噴施一次。

     2.雑草成株或宿根性之雜草,則使用萌後殺草劑,例如17.5%伏寄普,可殺死牛筋草、馬唐草及狗牙根等雜草種類,或使用41%嘉磷塞或巴拉刈一併防除闊葉(及非闊葉)雜草。

     3.使用殺草劑應避免噴到鳳梨植株及心部,以免造成藥害。使用的濃度也不宜過高。對於宿根性及頑固之雜草需先劑除再進行噴藥,且施藥時保持適宜之土壤濕度可使藥效較佳。

↑ TOP

六、灌溉與肥培

(一)、灌溉

鳳梨雖為耐旱性極強之作物,即使不進行灌溉亦能生長及收穫,但在水分供應不足時,仍會影響生長和結果,尤其是10月至翌年3月間的乾旱氣候,常因雨水不足,使水分略感缺少;因此,此期間若能供應適量水分,則可促進植株生長發育、提高產量與品質。

灌溉方式有地表灌溉及噴灑灌溉,地表灌溉雖可達到灌水目的,惟灌溉所需水量及勞力較多,同時容易使土壤浸蝕後轉變為乾固硬化,影響鳳梨之發育;而噴灑灌溉的需水量比較少,水分會由鳳梨的溝形葉片流至基部而保存利用,也沒有土壤乾固之虞,並可配合噴藥、施肥的操作(將農藥或肥料溶於水中施用),因此具有節省勞力成本之效益。

(二)、肥培管理

合理且適量的施肥方能使鳳梨植株生長旺盛、產量高、吸芽發生較早,也可增進次年產量。目前的肥培管理方式可配合塑膠布覆蓋前的作業,將部分化學肥料(気肥30%、磷肥100%、鉀肥50%),與有機質肥料一併施入土壌,以減少追肥的施用次數。剩餘的肥料則分3次或2次於種植後6個月、9個月及開花後,或種植後6個月及開花後施用。第一次施用追肥時,因植株尚小,宜施入土中,第2~3次追肥可施於植株基部葉腋。

(三)、肥料施用量

鳳梨自種植至第1回果實採收之主作期間,每株約需氮素16公克,磷素4公克,鉀素16公克。若每公頃以種植4萬株計,則需硫酸銨3,050公斤(或尿素1,390公斤)、過磷酸鈣880公斤、硫酸鉀1,280公斤(或氣化鉀1,060公斤),宿根期作磷素可以不施用,氣素與鉀素的用量減半。

↑ TOP

七、產期調節

生產作物時為避免短期或季節性的滯銷,而影響農民收益,常須依據市場需求、品種特性與生產適期進行產期調節,使產與銷能配合,以保障產業發展。鳳梨是臺灣果樹產期調節技術開發最早、最成功的作物,常用的方法有下列幾種:

(一)、電石水處理

電石水的使用濃度以0.51%為宜,亦即在200公升的水中加入電石1~2公斤。操作時仍是將電石塊投入水中,使其自然發生乙炔氣,待小氣泡將要停止時便可開始灌施,使用時不可攪拌,以免乙炔氣散失,製

成的電石水應儘快用完,不能在短時間灌完時,可再投入1 2塊電石,繼續產生乙炔氣至灌完為止。大面積處理時可使用動力噴霧機灌注,每株於植株心部灌注約50c.c,以灌滿心部為度,200公升的電石水可灌施約4,000株鳳梨。施用時間以午夜至翌晨之處理效果最佳,第一次處理後隔35天再處理一次,可提高催花效果。

(二)、電石粒處理

先將電石塊擊砕至0.1 0.2公分大小,每株施用約0.5 0.7公克,不要超過1公克以免燒傷幼葉,使用時直接將電石粒投於有露水的鳳梨株心部,使電石發生乙炔氣而促進花芽分化。每公斤電石粒可施600至1,000株鳳梨。在風大電石粒較難正確投入心部或晚秋至早春之乾燥期間,植株心部常無露水,則不宜使用本法。

(三)、奈乙酸鈉監(Sodium-NAA)片劑處理

奈乙酸的使用濃度以每株投用0.1毫克片劑1粒之效果最佳,若增加奈乙酸鈉鹽藥量,反而會使催花效果降低,且果實品質變劣,操作時係將0.1毫克的奈乙酸鈉鹽片劑投入帶有露水的植株心部,如乾燥無露水時,每株心部應灌注清水20 30c.c.以便藥片溶解,但本法僅適合於春季時處理。可在白天進行處理。

(四)、益收(Ethrel)劑處理

將 39.5%之益收(Ethrel)劑,以800 1500倍稀釋,添加3%尿素,均勻噴施葉面一次即可,可於白天處理。益收劑的催花效果隨施用濃度提高而增加,但會使果梗變長及果實形、質變劣,若施用於台農4號及11號等小果數較多的品系,會使「塔形果」產生率增加。上述三種方法對鳳梨催花之效果以1%的電石水效果最佳,也不會影響果實的外形及品質。

八、防曬

鳳梨果實容易發生日燒曜傷,果實若受炎陽曬傷則會失去商品價值。為避免果實曬傷,故必須進行防嚨處理,實際操作時可用果實周圍之葉片6 7葉,以繩索束縛在果實上面,也可以用紙板、紙絲、稻草等遮蓋在果實上,如果實過大發生倒伏,可立錏管在植行外側,拉上鉛線扶正以避免倒伏,如此也可減少日燒之發生。一般而言,16號適合縛葉防曬,其他品種則適合以紙板、紙絲及稻草來進行防嚨。

↑ TOP

  • 採收後處理

一、採收

鳳梨不耐長期貯藏,也不易催熟,因此未熟與過熟的果實都會影響品質。果實的採收依銷售目的,成熟度判定如下:

   (一)、品種與成熟度之判斷:果實成熟度可依果皮轉色程度進行判斷,果皮的轉色程度所示。

1.開英種:春季生產的果實在果皮1/2變黄、夏果在果皮1/3變黄、冬果在果皮2/3變黄時為採收適期,但肉聲果(易發生「青皮黃」及奈乙酸鈉鹽處理之果實,由於果皮較綠,因此須以果目展開度及果實彈聲作為採收標準。

2.台農4號:果皮1/2變黃時為採收適期。

3.台農11號:須待果實外皮全部變黃時為採收適期。

↑ TOP

  (二)、銷售目的與成熟度

外銷用鮮果宜較內銷用果提早數日採收,以適應長程運輸,但不可採未成熟之果實,以免影響品質。通常外銷用的開英種以果實基部第一層果目變綠黃色者為適當。台農4號春季生產之果實,以果皮1/2至2/3變綠黃色時採收,夏果則以果皮1/4至1/3變綠黃時為採收適期。

二、選別

鳳梨自田間採收至搬運到集貨場之過程,係由生產之果農或產銷班之個別農民自行操作,期間由果農在採收時即進行一次選果,果實運至包裝集貨場後,再由選別人員進行選別、整修果柄,做為第二次選別及分級,待分級後再分別包裝。

三、分級、包裝及品牌建立

鳳梨之分級與包裝原則上以國家標準CNS為準,品質區分為甲、乙兩等,同等之鳳梨依重量再分為特大果、大果、中果、小果及特小果等五級。鳳梨分級後應立即進行包裝,為因應市場需求可分為批發包裝和消費者包裝,目前國內鮮食風梨運銷過程的包裝情形分述如下:

  (一)、批發包裝

目前均使用紙箱單層包裝,每個果實間均需要用隔版隔開,果頂向上,果梗向下。紙箱大小因市場不同,以台北農產運銷公司早期推薦每箱為30公斤的紙箱,容器規格長、宽、高分別為64公分、40公分和26公分,每箱可裝15果,但是這種包裝單位太大,宜改用6粒或12粒包裝。

  (二)、消費者包裝

多採用手提式雙果包裝,單果或四果之包裝較少用。包裝時應避免擠壓,以免紙箱變形或果實受傷。

  (三)、品牌建立與品質保證

台灣農業為小農經營成功典範,經營規模小,但活力高、彈性佳,對市場反應快,容易調適,研發學術單位等相關支援聯絡密切,但由於消費市場為淺盤型,且兼業農家多,果品品質參差不齊,對市場極易造成衝擊。在成熟水果消費市場,鞏固市場估有率需依靠品質,尤其須有穩定品質才能使顧客滿意。台灣消費者不僅要求果實風味好,更要求安全性,因此,需加強田間栽培技術、減少用藥、適時採收等,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提高品質,全面品質保証並建立品牌,亦即將生產的果實商品化,才能增加附加價值。建立品牌之實際作法如:嚴格進行產品管理、分級、紙箱需明確標示品牌、出貨人、果實等級、規格、重量和服務電話或是聯絡地址等等。

↑ TOP

四、貯運

鳳梨果實屬於非更年性果實,亦即採收後果實的呼吸率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呼吸率和乙烯的釋放量都低,也沒有後熟作用。短暫的貯藏會使酸度降低,糖度變化不大,所以糖酸比提高,食味較甜。若經較長期貯藏後,糖度和酸度都會下降,品質較剛採收時差,鳳梨果實的耐貯能力與品種、栽培環境、栽培

管理方法、採收成熟度、採收時期、保鮮處理和貯運條件有很大的關條,分述如下:

 (一)、成熟度與貯運

採收成熟度對貯運壽命影響很大。採收成熟度太高,果實貯藏壽命短,易發生黑心現象,成熟度太低,果實太酸,品質低下。一般以果皮1/4(果實基部1-2層果目呈現黃色,其餘果目仍為綠色,果溝淺黃色)至1/2轉色為宜。長距離運輸或長期貯運時宜較早採,台農4號夏季生產的果實1/4轉色,而春季生

產的果實以1/2轉色較適當。

 (二)、貯運條件

低溫可以有效的減少鳳梨果實貯藏期間之腐損、維持品質和延長貯運壽命,因鳳梨屬熱帶水果,太低的溫度反而會造成寒害。鳳梨果實受到寒害後所表現的症狀有冠芽葉片褐化,並出現水浸狀,果皮呈現深綠色、朱紅色或是無法轉色,果肉內有褐色斑點。一般較適合的貯藏溫度為715C之間,完熟的果實可以貯藏在7C,未完熟的果實在10C以下則容易受到寒害。臺灣生產的開英種、台農4、6、11、13和16號鳳梨以10 15C為宜,貯藏壽命可達一個月左右。

為減少貯藏期間果實的失水,維持貯藏環境較高的相對濕度是必要的,一般以85 90%為宜。上蠟可以減少失水,但是對貯藏壽命之延長並沒有效果;用塑膠袋包裝也可以減少失水,但是容易因為袋內氧氣不足和二氧化碳累積太多,而導致果實產生異味。

↑ TOP

 (三)、貯運病害

1.黑腐病(Black rot):

本病由 Chalara paradoxa (De Seyn.) Sacc.(異名為Thielaviopsis paradoxa (De Seyn. ) Hohn),有性世代為 Ceratocystisparadoxa (Dade) C. Moreau)所引起,主要危害成熟果和半熟果,是重要的貯藏病害,田間較少發生,本病菌會引起植株基腐病及菌腐病。發病最初果實表面無明顯腐爛現象,僅基部果皮上出現水浸狀斑紋,但內部組織變黑、軟化,流出大量汁液帶有臭酸味。在高溫下本病病菌繁殖甚速,由果頂或果梗傷口侵入,沿果心快速蔓延,果肉組織腐爛崩離呈深黃色,而健全的果肉呈淺黃白色,兩者差異甚為明顯,病果剖開暴露空氣中,經11.5日後,組織產生灰白色菌絲,數日之後轉為灰黑色,果實失水收縮而成一個黑色黴狀物,故稱為黑腐病。

防治方法:

(1).提供鮮食消費用果實,採收時宜留適當長度的果柄,採收時宜以刀具割取,勿用手採摘,以免傷及果肉並減小傷口。

(2).果實採後之處理過程、裝箱及運輸時應注意包裝以避免碰傷。

(3).果實傷口宜先經風乾,傷口可塗抹藥劑,以防止病原菌的侵入,如安息香酸(Benzonic acid)或水楊酸(Salicylic acid)。

2.黑心病(Black heart, Endogenous brown spot, Internal browning) :

本病主要的發生時期為秋、冬生產之果實,尤其在低溫乾旱的氣候條件下更易發病,主要病徵為近果軸處顏色變深,成水浸狀,嚴重時變黑,常有墨綠色絨狀物。貯運過程中若貯藏溫度過低,有時會誘導本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1).避免採用發病嚴重的冬果進行貯運。

(2).避免採用気肥施用過多之果實進行貯運。

(3).果實貯藏前先進行熱處理。

3.小果腐敗病(黒目病;Black spot, Fruitlet core rot, Eye rot)(Penicillium funiculosum , Fusarium moniliforme 等)

開花後因蜜腺管與花柱管閉塞不全,導致各種微生物由該處進入花腔內潛伏,待果實成熟期才開始活動。病發時患部變成褐色,初期僅在該小果的中心產生圓形或近似三角形的褐色斑點,造成小果果心腐爛,而後斑點擴大,腐爛部分蔓延到果心內側。

防治方法:

本病的發生與使用藥劑不當或鳳梨植株生育衰弱有關,目前尚無有效之防治藥劑,應避免濫用農藥、營養液及荷爾蒙等化學物品,減少氮肥用量及增加遮蔭,並加強生長期之管理來避免發生。

五、運輸與銷售

果品完成產地集貨作業後,即以各運銷管道分別銷售,目前以直接售予批發市場及批發商(販賣商)之數量最多,其次則為直接售予零售商或零售市場,少部分經過產地批發市場再送至消費地批發市場,或交由農會共同運銷。

↑ TOP

  • 病蟲害管理

一、 緒言

近年由於陸續推出許多新品種,使鮮食的鳳梨適口性大幅的提高,而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引起果農之興趣而擴大栽培面積,因此,鳳梨病蟲害管理之重要性隨之相對提高。儘管多年來臺灣、國外所發生之病蟲害並沒有太大的變遷,然而由於防治藥劑及方法的日新月異,且消費大眾對果實品質要求漸趨嚴格,故使安全使用農藥變成相當重要的課題。本文僅就防治管理要點提出討論,其他相關鳳梨病蟲害資料內容可進入農試所網頁查閲(http://www. tari. gov. tw) .

二、病害

(一)、真菌性病害:如心腐病、基腐病、黑目病、黑腐病等,分述如下:

1.心腐病(Heart rot ; Phytophthora spp. )

病原為存活土壤的疫病菌,主要危害新植苗,以冠芽苗尤甚,罹病初期葉片變紅,有萎凋現象,心葉基部組織褐化、腐爛,以手極易拔出心葉。縱向切開病株,著生少許白色菌絲,並有特殊霉腥味。

防治方法:

(1).苗木採收及運輸過程應盡量避免受傷,種苗應置於通風處,勿使堆積過久或濕度過高。

(2).種苗宜待傷口乾燥癒合或經藥劑浸漬處理,方可栽植,藥劑處理方式:80%福賽得可濕性粉劑稀釋200倍浸泡3分鐘,為一併防除介殼蟲,於浸苗時可與60%大利松乳劑1500倍混合使用。

(3).田間發病預防:以80%福賽得可濕性粉劑200倍每株每次用藥量100c.c.種植次日及種植後20日各灌藥一次。

(4).避免栽植在排水不良的黏質土;地面以塑膠布覆蓋防止土壤病原菌被雨水噴濺感染鳳梨。

2.基腐病(苗腐病;Base rot, Butt rot) (Ceratocystis paradoxa( Thielaviopsis paradoxa))

罹病種苗基部發生腐爛變黑,帶有酸香的酒精味,產生黑色徽狀物,逐漸擴大到老葉基部,葉片組織變黑,葉片先端乾枯,但不會蔓延至內部葉片的白嫩部分,種苗萎縮,呈黄紅色,無法發根,最後枯死。

防治方法:

可參考心腐病,在乾早季節取苗,保持通風勿堆積產生凝結水,而使病原菌滋生。

3.黑目病及黑腐病請參考前述「貯運病害」之內容。

(二)、細菌性病害

1.花樟病(Marbl ing disease, Fruitlet brown rot) (Erwinia ananas)

本病危害果實,病果外觀無異狀但以手指彈之聲音硬而輕脆類似敲空竹简聲,病果實縱向剖開,果肉呈褐色,硬化並略帶苦味。病果橫向切開,褐色部分圍繞果心呈放射狀排列,如樟樹樹幹橫斷面之花紋,故稱花樟病,病症如圖24。若開花期遇到下雨,果實發育後期又連續高溫日照,發病率較高。

防治方法:

(1).經常發病地區宜稍微縮小栽植距離,避免因果實發育過度果形太大而引起花樟病。

(2).成熟期定於晚春至早夏者不宜噴施植物荷爾蒙,以免因果實酸度降低而引起花樟病。

(3).果實發育後期施用氣肥雖可降低酸度,但已發生過花樟病的地區,宜避免在果實發育後期追施氮肥,以免使發病率增加。

↑ TOP

2.赤色病(Pink disease ; Acetobacter aceti, Gluconobacter oxydans,Enterobacter agglomerans)

本病係由醋酸菌等細菌所引起的果實病害,以往在台南及高雄地區經常發生,病果外觀無異,嚴重者果肉略呈淡紅褐色。

防治方法:

開花期多兩時發生比率較高,目前尚無有效的防治藥劑,宜從栽培技術著手,即曾經發生赤色病的地區,避免生產3 4月生產果實,另外,在幼果期亦應避免施用植物荷爾蒙。

↑ TOP

(三)、病毒病害

部分學者認為病毒病的發生是由於粉介殼蟲吸食汁液時,分泌之毒質所引起,後來夏威夷大學的教授發現,病毒的發生是由粉介殼蟲所媒介的一種雙鏈RNA病毒所引起,因此,粉介殼蟲在病毒病害的發生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螞蟻喜愛吸食粉介殼蟲之蜜露,因此會幫助粉介殼蟲的散饰及抵禦天敵,螞蟻多,粉介殼蟲就多,萎凋病之發病率就會高。

植株受到病毒的危害後,會先由老葉之葉尖開始黃化,然後下垂枯萎褐化,逐漸向內層蔓延,罹病植株根系會腐爛,生長緩慢,植株矮小,不結果或果實萎縮織維化。

防治方法:

減少病毒病之發生,首先要做好螞蟻防治,可在鳳梨園四週撒佈0.3%滅蟻樂餌劑,以避免螞蟻進入果園,尤其是10 5月之乾旱季節須加以防範,若4 9月間有降雨減少時也要注意螞蟻防治,且防治時必須徹底全面實施,若零星施藥反而會造成更多螞蟻的搬遷通道。

其次則需進行粉介殼蟲之防治,可在整地時撒佈3%加保扶粒劑作土壤消毒,應避免自發病區採苗,種植前先以60%大利松等藥劑浸苗。生育前期可撒佈3%之加保扶粒劑於鳳梨葉基部,每公頃施用60公斤,以後每隔3個月施一次,連續三次。

↑ TOP

三、害蟲

台灣地區鳳梨害蟲種類已記載者有台灣負蝗(Atractomorpha ambiguaBol ivar)、長翅蝗(Oxya velox Fabricius)、黒蟋蟀(Acheta bimaculata DeGeer)、閻魔蟋蟀(Gryllus mitratus Burmeister (G. occipitals Serville))、台灣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絲粉介殻蟲(Ferrisia virgataCock)、鳳梨嫡粉介殻蟲(Dysmicoccus brevipes (Cockerell))、柑桔粉介殻蟲(Pseudococcus citri Risso)、長尾粉介殻蟲(Pseudococcus longispinusTar. -Toz) 、Paralecanium machili Takahashi(為一種介殻蟲種類)、鳳梨盾介殻蟲(Diaspis bromeliae Kerner)、球菜夜蛾(Agrotis ipsilon(Hufnagel))、斜紋夜盜(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台灣青銅金鬼(Anomala expansa Bates)及鳳梨偽葉蹣 Dolichotetranychus floridanus(Banks)。其中危害能造成經濟損失者,僅風梨嫡粉介殼蟲一種而已。其生態、危害習性及防治方法整理如下:

風梨嫡粉介殻蟲 Dysmicoccus brevipes (Cockerell)

(一)在台灣分布之情形

鳳梨嫡粉介殼蟲為鳳梨萎凋病毒(Pineapple Mealybug Wilt-associated Virus, PMWaV)的媒介昆蟲,是鳳梨栽培上最具經濟重要性之害蟲。世界各地有栽培鳳梨之處,幾乎就有該蟲之存在。該蟲之傳入台灣,主要是隨著鳳梨苗之輸入而傳播全島,且除危害鳳梨之外,亦為香蕉主要危害及檢疫之害蟲。在民國42年起,短短十年之間,此蟲對香蕉產業構成相當嚴重威脅。在本省丘陵地及平原,凡有鳳梨及香蕉栽培之處,幾乎都有該蟲存在。

(二)形態及生活史

此蟲多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is),可以卵胎生或卵生之方式繁殖,但甚少產生雄性個體。雌成蟲蟲體粉紅色、橢圓形,體上披覆白色粉臘,蟲體周圍附有白色之長絲縫狀物。體長約2.0 3.0mm,寬約1.8 2.0mm。觸角78節。若蟲較活潑,但隨齡期漸增而漸趨安定,出生若蟲多暫留母體腹部下,之後逐漸遷移、分散至鳳梨植株各部位。一年可發生7 8代,每一世代為期58 68天左右。若蟲期20 30天左右;成蟲期大約30天。

↑ TOP

(三)族群發生與環境之關係

1.氣候

此蟲性喜高溫乾燥,乾旱季節發生較多。在台灣的兩季,雖然屬於高溫時期,但該蟲之族群密度往往受到豪雨及颱風之影響而驟降,尤其在第一次結實之鳳梨植株上更為明顯,因為在鳳梨未結實之前,此蟲多聚集於植株基部或根部,在降雨期間,土壤水分含量多,鳳梨基部葉腋間,亦經常儲積兩水,因此大部分之蟲體若不是被兩水所沖失,就是被含積於鳳梨基部之雨水所浸死,少數倖存者,多隱蔽於外葉之基部或葉片之中段背面。

至於宿根之鳳梨,條由吸芽長出之植株,生長於老株葉腋間,其根部多纏繞於老株基部,故其植株基部離地較高、且非直立性,因此降雨時,基部葉腋較不易積水,而此蟲多聚集在纏繞根上或吸芽之基部,受土壤水分影響較小,因此宿根鳳梨之族群密度,受雨季之影響不如新植鳳梨大。

總之,一年之中以春末夏初及兩季後之秋末冬初,族群密度較高。夏末至秋季受降兩的影響,發生較少。冬季則因氣溫較低,對該蟲之繁殖影響甚大。此外,該蟲之族群密度往往會隨著鳳梨植株之成長而漸增。

2.土壤

土壤之性質往往會影響此蟲之密度或在鳳梨植株上棲息之部位。如在較粘重、排水不良之土壞,該蟲甚少侵入鳳梨植株之根部,甚至在較低之植株基部,亦不多見。至兩季期間,此蟲多上移至葉背或近植株中心嫩葉之基部。在沙質或較疏松之土壤,其發生較壤質土為多,且在旱季時,沙質之土壤溫度較高,常可助長該蟲之繁殖;在兩季時,因園地排水較佳,所以棲息於基部之此蟲,並不會受到顯著之影響。

3.螞蟻

螞蟻和同翅目(Homoptera)之蚜蟲類(Aphids)及介殻蟲類(Scaleinsects)具有共生現象(Symbiosis)。鳳梨嫡粉介殻蟲所排出之蜜露(Honeydew)因含有氨基酸及酷分,為螞蟻所喜食,若蜜露沒有被螞蟻取食而滴

落於葉片上,黴菌便會寄生於其上,引發煤煙病(Black sooty mold)。若在果實上,因此蟲繁殖迅速、排出之蜜露量多,而沒有足夠之螞蟻取食,或是因蜜露沾上灰塵而不被螞蟻所喜食,導致黴菌寄生,於是果實基部常被罩上一層固結狀之黑煤,有時在葉片基部亦常有此現象。

螞蟻為取食此蟲所分泌之蜜露,常以口器含著若蟲遷移至適宜之處,或保護蟲體免於天敵危害。在鳳梨葉片及果實基部間,常見螞蟻以泥巴將此蟲之棲所封蓋起來,在其中之蟲體可能因為排出之蜜露不易受

到灰塵之污染,而被螞蟻喜食,且此蟲之生長較為正常、體表顏色鮮明而較有生氣。

(四)入侵危害鳳梨之情形

此蟲以細長之口器刺入鳳梨植株組織內吸取汁液。其入侵鳳梨園之危害,主要由鳳梨芽體在母株上(已有部分蟲體入侵危害)時,隨芽體帶入新植園中。一部份為新植園與舊鳳梨園相鄰,藉由螞蟻搬運而入侵新植園中。在鳳梨植株生育初期,此蟲多聚集於植株基部之葉腋間或吸芽之纏繞根上。在乾旱期或土壤較疏松之地區,此蟲亦可潛入土壤間隙中,危害植株根部尖端。鳳梨結實時,部分蟲體爬至果實上,棲息在果實基部、果目間之縫隙、小果之花腔中,亦有部分遷移至冠芽、裔芽及吸芽等基部棲息、危害。

↑ TOP

(五)防治方法

1.整地、清園

在種植前,應先充分耕犁鳳梨園之土壤,將殘存於園中之母株及雜草清除,避免有殘存之鳳梨嫡粉介殼蟲族群及螞蟻在園中,有效預防及抑制族群迅速建立、擴散。

2.選擇優良種苗

鳳梨之栽植多以無性繁殖之方式,故選擇由健康無病毒之苗圃採苗,並注意種苗不含粉介殼蟲及螞蟻,可有效減少萎凋病之感染源及病害之擴散、蔓延。

3.鳳梨苗浸藥處理

將欲移植至新植園之鳳梨苗浸漬於藥劑之中,以消除隱匿於幼苗(芽體)內之蟲體,防治該蟲隨幼苗遷入新植園中。浸漬時,特別注意植株基部、縫隙等地方,使全株各部位均能浸於藥劑中,達到有效之預防、保護效果。

4.田間衛生

因為鳳梨嫡粉介殼蟲之寄主範圍相當廣泛(包含眾多草本及木本植物),栽培管理上首重田間衛生工作,如清除罹病株及田間之寄主雜草(香附子及大車前草等),以減少此蟲之殘存、繁衍及擴散。

5.防除螞蟻入侵

因為梨嫡粉介殼蟲會分泌蜜露誘引螞蟻前來舔食、協助遷移及保護蟲體免於天敵的危害,故防治此蟲之入侵、蔓延危害,必須同時防治與其共生的螞蟻。特別是新植園附近若有舊鳳梨園,應於新植園之四周特別加強防治螞蟻,避免螞蟻由舊園中搬運此蟲入侵新園中危害。

6.栽植期間之藥劑防治

配合作物生長時期及該蟲之發生狀況,需要時可自植物保護手冊上,選擇推薦之藥劑加以防治,減少此蟲危害所造成之經濟損失。

↑ TOP

四、寄生性線蟲

台灣鳳梨根部寄生性線蟲種類很多,包括根瘤線蟲根腐線蟲與腎形線蟲。分述如下:

(一)、根瘤線蟲

危害鳳梨幼根的根尖,侵入根尖末端形成腫瘤、根系縮短、根數減少,影響水分與養分的吸收,植株生育不良,且因根數減少與根系縮短,根系失去支持固定作用,植株容易倒伏。

(二)、根腐線蟲

寄生後吸食根的皮層薄膜細胞造成根腐,嚴重時破壞根系,影響植株生育。

(三)、腎形線蟲

雖不妨礙初生根的延長,但危害支根的皮層組織,對根系的損傷雖慢但頗為長久。

線蟲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砂礫地及酸性土壞中皆能繁殖旺盛,台灣鳳梨園多連作,且大量施用硫酸銨,更有利於線蟲繁殖。

(四)、防治方法:

1.整地時撒施或開溝15公分深條施10%普伏松粒劑,每公頃施用70公斤,或10%托福松粒劑,每公頃施用20公斤,施用後立即覆土壓實,並保持土壞適宜濕度,經7日以上再種植。

2.亦可在種植前施用澳化甲烷等土壤燻蒸劑,必要時植後配合殺線蟲劑之滴灌或噴灑,即能有效地防治線蟲病害。

3.休耕期間輪作甜玉米等非線蟲寄主之作物一段時間,能達到抑制土壤中線蟲族群密度,或利用添加有機質來改善土壤結構及肥分,以提高植株本身抗線蟲能力等級,並刺激線蟲之拮抗微生物的生長。

↑ TOP

五、生理障礙

(一)、日焼病(Sun scald)

果實發育初期,果頂或果肩受日光直接照射,導致果皮呈灰白綠色,之後逐漸轉成褐色,果目略微凹陷,果皮裂開、壞疽,內部果肉失水乾枯褐化,若遇下兩,雜菌容易由裂口侵入,使部分或全部果實腐爛。

防治方法:

1.遮蓋果實以防止日光直射,可在花謝後二個半月內進行縛葉處理,或以木絲、紙板、紙絲或乾草覆蓋在果實周圍,避免陽光直射防止日燒。

2.宿根鳳梨園宜立支柱、拉鉛線或塑膠繩,防止植株倒伏。

(二)黒心病(Black heart)

罹病果實外觀無異狀,但將果實剖開可見到心部果肉呈深褐色至黑褐色,且失去鳳梨原有香味。大多發生於11 12月採收之冬果,尤其是遇到寒流來襲,氣溫連續數天降至13C以下,12週後採收之果實最易發生黑心病。

防治方法:

冬季寒冷地區避免種植鳳梨。果實成熟期安排於冬季採收時,宜栽培適合冬季生產之品種,例如「冬蜜風梨」。

(三)、釘目、酵母果

釘目果多發生於56月,可能與冬天的低溫有關。酵母果則因貯放太久,果肉變紅褐而有酸味。

防治方法:

冬天注意防寒措施,而貯藏之果實不宜太久、溫度不能太高。

(四)、裂心、裂梗

裂心及裂梗的發生原因與溫度及水份管理有關,防治上宜避免直接日曜並注意灌水時機、預防風害等。

六、野生動物

以田鼠及松鼠危害較烈,大多取食成熟果實,導致失去商品價值,或在畦畔挖洞造成果園管理之困擾及負擔。

防治方法:

可因地制宜採用毒餌毒殺、誘捕器誘殺及阻嚇設施或網罩隔離等來防止受害。

↑ TOP

七、果園管理

(一)、一般栽培管理

例行性的正規作業若能作好,將有利於病蟲害等的管理控制。例如適當的整地深耕、覆蓋黑色塑膠布等,就能有效地降低病、蟲、草害之發生。品種選擇、栽植設計、適當的灌溉施肥及產期調節、催花催熟等措施,皆需妥善地配合。

(二)、特殊因素考慮:

要做好病蟲害管理工作,必須要有良好的果園生長環境,亦即必須先考慮適宜栽植氣候與地理因素,如年均溫、兩量、土壤酸龄度及排水性等,然後適地適作,才能順利採收品質優良之果實。

八、綜結

有效的病蟲害操控策略包括農藥使用、肥培除草、適地適作、產期調節、生態偵測、保育天敵及有機農法等手段,最終目的即為達到有效之生產,而又能使自然環境維持平衡和諧。

↑ TOP

  • 結語

     鳳梨曾為臺灣重要外銷經濟作物,對經濟發展及農村繁榮著有貢獻。但隨時代變遷及消費形態改變,並因應加入WT0後面臨進口水果分散市場的衝擊,吾人必須針對未來鳳梨經營管理策略,做適度之調整。農政及試驗單位將繼續致力於開發穩產、高品質及容易栽培的新品種,提供農民栽培上的選擇以滿足消費者需求;而栽培者則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朝適地適作、集團經營,擴大栽培面積、省工管理,提高生產率及降低生產成本的方向去努力,配合調節產期,避免發生短期間滯銷,以穩定價格,並實施分級包裝,嚴格控制品質,達到增強市場競爭力的目標。

↑ TOP

文章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輔導 -農業推廣教材

  • 相關連結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特刊第3號

      鳳梨栽培管理技術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