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紅莖椒草

一、前言

二、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三、雜草及病蟲害管理

四、結語

五、相關連結

 

  • 前言

       紅莖椒草分布於台灣的中、南及東部,生長於低至中海拔地區森林中,葉片前端較為尖銳,葉片的表面有著細密絨毛,觸感細緻而柔軟,然葉色較為濃綠,葉脈線條比較明顯,且莖呈現紅色色調,故名之為紅莖椒草。紅莖椒草大多生長在山區潮濕的岩壁、溪畔、山坡及闊葉林間,其生育於環境比較潮濕且半遮陰的區域,自然狀態下看到的紅莖椒草比椒草顯眼些,葉片也比較乾淨,因此也比椒草更適合成為中、小型的觀葉盆栽,如經過專業園藝栽培管理後的紅莖椒草,更可大大的提高其觀賞價值。在此就將紅莖椒草介紹給愛好花卉園藝的民眾,它可以擺設於家居或辦公室的窗檯、茶几、書桌上,讓生活充滿綠意而趣味盎然,是室內綠美化盆栽的良好材料。

↑ TOP

  • 紅莖椒草之繁殖方法及栽培管理

(一) 繁殖方法:紅莖椒草之繁殖方法主要有二種,即播種法及扦插法。

1. 播種法:紅莖椒草的核果或漿果成熟後,日曬或烘乾並收集種子,種子細小而具有休眠性,播種時為了避免新鮮種子黏成團塊而難以操作,建議混合細沙搓揉後始灑播於育苗盤內;紅莖椒草對播種之氣候條件及介質選擇並不嚴苛,但以排水性佳之介質較為理想;發芽後至四片葉片時即可定植於盆缽中。以播種法繁殖所需成盆時間較長,約費時6個月左右。

↑ TOP

2. 扦插法:為主要之繁殖方法。插穗以莖基段、莖中段2~3節或莖頂段3~5節均可,以莖基段及莖中段做為插穗之分枝數較多,成活率可達100%。扦插可於任何季節進行,凡保水力及排水性均良好之介質、河砂、壤土或粘質壤土均可,扦插後需隨時保持扦插介質之濕潤,插穗大約在扦插後2週後即可發根,4~5週後之扦插苗則可定植於盆缽,自扦插至成盆約需2個月的時間。亦可採用葉插方式繁殖,但成盆所需時間較長。

↑ TOP

(二) 水份管理

紅莖椒草之水份管理與椒草近似,栽培介質須具備良好的排水及通氣性,否則潮濕高溫易使根群腐爛。水份管理是栽培植物的重要課題,尤其是盆栽,每次澆水直到盆底稍有水分滲出時才可停止,也可將水加在水盤中,讓盆栽自行吸收水份,直到吸飽不再吸收為止,還要注意天氣之陰晴、風雨及溫度等狀況而做適度的調整。

↑ TOP

(三) 日照管理

紅莖椒草適合做為小型盆栽觀賞,性喜涼爽陰暗,因此,應盡量避免擺設於陽光長時間直接照射的地點,栽培期間以50%以上遮蔭處理的葉片比較翠綠,觀賞品質比較優良,觀賞壽命也就依據擺設位置的環境及管理而有所不同,大致為3個月至6個月不等。

(四) 肥料管理

紅莖椒草盆栽的營養須適當補給,居家照顧以緩效性粒狀肥料較為方便操作,施用輕肥即可(約2.5〜3.0公克/5吋盆),並定期追加補充。

↑ TOP

(五) 盆栽管理

紅莖椒草之園藝利用仍以3〜5吋小型觀葉盆栽較適合,為了提高植栽之叢生性,可進行2~3次之摘心處理,以增加其分枝數;當植株過高或不整齊時,可局部將雜亂或枯弱的枝條修剪,如需全株的大修剪,恢復期較長約需2〜3週,以離植株基部10公分高度修剪為宜,略施追肥並置於陰涼處,使植栽能迅速恢復其觀賞性。

↑ TOP

  • 雜草及病蟲害管理

紅莖椒草盆栽之雜草不多,一般均以人工拔除為主要防除手段。紅莖椒草盆栽至目前尚未發現嚴重之病蟲害,栽培期間則依一般病蟲害管理即可。

↑ TOP

  • 結語

     紅莖椒草是台灣原生的椒草屬植物,同屬的植物還有椒草、小椒草、山椒草及蘭嶼椒草等4種,都具有觀賞及保健利用的價值,值得開發利用。紅莖椒草與前已介紹過的椒草很近似,但植株型態仍有些許不同之處,最明顯的差異是整體視覺上紅莖椒草比較喜氣些,因其莖、葉柄及花梗都是紅色的,色彩比較鮮豔,且葉片上的三條葉脈比較明顯,花梗數也比較少,開花時期亦不相同,開花期比較晚,紅莖椒草作為觀葉的盆栽有著另一番風味,值得細細把玩。

  文章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TOP

  • 相關連結
  1. 紅莖椒草之栽培與利用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