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茶樹

一、前言

二、栽培管理

三、病蟲害管理

四、結語

五、相關連結

 

 

  • 前言

       臺灣茶園面積最高達48,442公頃(1959年),逐年減至為19,342公頃(2002年),現有臺灣種植小葉種茶樹品種主要來自中國福建地區,而大葉種茶樹品種則從印度、緬甸等地引進。由於地理的隔離,人為栽植及育種的因素,臺灣茶樹品種自成一格。目前臺灣茶樹有品種登錄者約一百餘種,栽培品種佔十餘種,其中青心烏龍栽植面積最廣,約佔50%,其餘則為青心大冇、臺茶12號、臺茶13號等等。

↑ TOP

       青心烏龍大都種植在中高海拔茶區,青心大冇則栽植於桃園、新竹、苗栗等茶區。茶樹在天然環境下,一般樹齡可達數十年甚至百年以上,經濟栽培年限則在四十年至六十年之間。樹齡一旦超過經濟生產年限時,會因枝條、根系自然老化、萌芽力減弱而產量銳減,甚至有嚴重落葉現象,茶園生產力衰退,此為自然現象;現有部分茶園因栽培管理不善和自然環境不良等因素的影響,而提早老化,甚至於種植僅十餘年,生長勢即有衰弱現象,易引起茶樹開花結實,茶菁產量因而逐年減少,茶菁品質亦受影響。茶樹生長在最適氣候條件下,可獲得高產量與高品質,進而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因此,種植茶樹時,必須在最適當之地區種植,即所謂「適地適作」,如此才能發揮茶樹之生產潛力,降低生產成本。

↑ TOP

  • 茶樹栽培管理

(一) 合適的種植地點

種植地點所應考量的因素包括土壤、溫度、雨量與濕度、光照及種植地點與市場或集貨場距離遠近等。

1. 土壤:健康的土壤需具備下列條件:土質疏鬆,通氣及排水良好、含適量之有機質肥料及化學成分,而未受病原菌及地下害蟲感染為另一重要考量因素,因此種植期間需控制土壤的物理性、化學性及生物性因子,若能定期進行土壤分析,以了解土壤之實際狀況,再依據實際狀況適時、適量添加有機質肥料及化學肥料,除可提供充分的營養外,並可促進作物生長健康,營養成分合宜、利於消費者健康外,同時對土壤環境的污染降至最低。此外,亦需強化灌溉系統,適當管理水分。避免過量或不足之土壤含水量,乃因過量或不足均易影響植株根部之呼吸作用及其他生理作用,而影響植物之生長而間接影響抗性。

↑ TOP

2. 溫度:溫度可左右害物發生及作物生長,適度調整有利作物生長而強化抵抗力,相對降低害物之發生。改善溫度條件可採行之方法為設施栽培、適度遮蔭、適度調整栽培空間等;此外,適度修剪除可促進植株之光照及改善通風,對調節溫度亦稍有助益。

↑ TOP

3. 雨量與濕度:若農地能消納大量雨水而作物栽培不受水害影響,則生長良好,因此農地消納雨水的能力成為作物栽培成敗與否之重要關鍵。至於濕度,明顯影響害物的發生與消長,故為保護作物生長,控制濕度實有其必要性。一般多以降低濕度為多,需避免下午及夜間於田間大量供水,同時改善通風,因通風良好時,可促進空氣流通,將濕氣帶走而降低濕度;而極重要者為適度修剪枝條,可促進植株之光照及通風,同時亦可降低濕度。

↑ TOP

4. 光照:植物必需種植在光線充足處方可正常生長,但不同作物對光照之感受度不同,故需要強光照之植物,應種植於光照充足處,至於不可照強光之植物,種植時必需遮蔭。

↑ TOP

(二) 茶樹品種及其特性

1. 品種之分類

茶樹品種依親緣(葉幅大小)、適製性、樹型或產期不同可作如下之分類:

(1) 親緣:分大葉種和中國小葉種兩種,大葉種中印度阿薩姆種適合製作全發酵之紅茶。臺灣山茶亦可製造紅茶,而皋盧之紅茶品質則不佳。中國小葉種適製各類之茶葉,唯以部分發酵茶及不發酵茶為主。

↑ TOP

(2) 適製性:分不發酵茶、全發酵茶、部分發酵茶三大類。適製不發酵茶之品種為青心大冇、青心柑仔等。適製全發酵茶之品種為阿薩姆種、臺茶七號、臺茶八號、臺茶十八號、黃柑等品種。適製部分發酵茶之品種為青心烏龍、臺茶十二號、臺茶十三號、臺茶十九號、臺茶二十號、鐵觀音、硬枝紅心、武夷、大葉烏龍、青心大冇及民間所謂的四季春等茶樹品種。

↑ TOP

(3) 樹型:分為喬木型和灌木型兩種。前者如印度阿薩姆及臺灣山茶,後者係中國小葉種。前者採摘面宜剪成水平型,後者則以淺弧型為主。

↑ TOP

(4) 產期:以春茶萌芽期分早、中、晚生三類。而茶樹萌芽期受品種間固有特性之不同而差異,亦受種植地區之氣候及剪枝時期之不同而不同。一般於1月下旬至2月上、中旬萌芽者為早生種。較早生種遲7-10天萌芽者為中生種。晚生種則較中生種遲7-10天萌芽者。

↑ TOP

2. 主要品種介紹

(1) 青心烏龍

係於民國7年選出四大名種之一。幼嫩芽葉色澤鮮綠略帶紫,樹型橫張性,葉型細橢圓,葉色濃綠,葉質柔軟,枝葉較密生。製茶品質優異,尤其製造包種茶特優,滋味甘醇、香氣特佳,甚受消費者喜愛。惟生長勢弱,易感染枝枯病,萌芽數雖多,收量不及青心大冇。適製包種茶,開始採摘期為4月中旬,扦插及定植成活率低於一般品種,主要產茶縣市均有種植。

↑ TOP

(2) 青心大冇

亦為四大名種之一,幼嫩芽葉綠色略帶紫,葉型長橢圓,樹型橫張性,葉呈暗綠色,葉片中央為最寬處,葉質稍硬且鋸齒銳利,生長勢及抗病蟲害中等。製造各類發酵茶,尤以烏龍茶為優異,夏茶若遭小綠葉蟬輕度危害者,採其幼嫩芽葉製造高級椪風茶,風味尤佳,生育正常者萌芽數多,收量較青心烏龍為多,適製性廣,開始採摘期為3月下旬,扦插及定植成活率高,栽植於桃、竹、苗茶區。

↑ TOP

(3) 硬枝紅心

四大名種之一,幼嫩芽葉為紫紅色,葉型橢圓,鋸齒大且深,樹型直立,枝條粗疏,萌芽數少,生長勢弱,抗病蟲害性弱,收量不及青心大冇。適製鐵觀音茶、烏龍茶、紅茶,目前製造石門鐵觀音茶,品質優良,為愛好鐵觀音茶者所喜愛。開始採摘期為3月中旬,扦插及定植成活率較一般品種為低,臺北縣石門、三芝為主要栽培區。

↑ TOP

(4) 大葉烏龍

亦為四大名種之一,幼嫩芽葉綠色略帶淡紫紅色,葉型大呈橢圓形而寬闊,鋸齒大且銳利。樹型大而稍直立,枝條粗疏,萌芽數少,生長勢強。抗病蟲害性強,收量不及青心大冇。適製烏龍茶、紅茶。目前製造紅茶,品質優良,為愛好紅茶者所喜愛。開始採摘期為三月中旬,扦插及定植成活率較一般品種為高。栽植於臺北縣坪林、淡水、花蓮瑞穗茶區。

↑ TOP

(5) 鐵觀音

幼嫩芽葉為紫色,葉型橢圓,鋸齒較青心烏龍略大,葉緣略呈波浪狀、葉肉厚、樹型橫張,枝條分枝疏,萌芽數少,生長勢及抗病蟲害性中等,收量不及青心大冇。適製鐵觀音茶,滋味濃。開始採摘期為4月中旬,原產於福建安溪,扦插及定植成活率亦低,以栽植於臺北市木柵、南港等茶區為主。

↑ TOP

(6) 青心柑仔(柑仔種)

幼嫩芽葉為濃綠色,葉型長橢圓,樹型稍直立,枝條分枝疏。萌芽數少,不過採摘期長,是即採摘次數多,雖至年底仍有茶可採。開始採摘期為3月上中旬,生長勢及抗病蟲害性中等,產量不及青心大冇。適製龍井茶、綠茶,製造龍井茶、碧螺春,品質極為優異,扦插及定植成活率略低於青心大冇,栽植於臺北縣三峽茶區。

↑ TOP

(7) 武夷

幼嫩芽葉為淡綠色,葉型長橢圓,略似菱型,樹型直立,枝條疏,生長勢及抗病蟲害性強,較耐枝枯病。開始採摘期在4月上旬,收量略低於青心大冇。適製包種茶、烏龍茶,栽植於南投縣名間鄉及臺北市木柵茶區。

↑ TOP

(8) 臺茶七號

60年在泰國引進之Shan系統中選出,原為5118號品系,民國63年命名。幼嫩芽葉為淡綠色,葉為長橢圓型。開始採摘期為3月中、下旬,扦插及定植成活率比臺茶八號低,生長勢中等,樹型喬木橫張性,枝葉茂密柔軟,根系脆弱,抗病蟲害性弱,收量高。適製紅茶,外觀灰白,葉底明亮,普遍栽植於土層深厚鬆軟,有機質多之南投縣魚池、埔里及花東紅茶區。

↑ TOP

(9) 臺茶八號

由印度引進之Jaipuri系統中選出,原為184號品系,63年命名。幼嫩芽葉為淡綠色,葉為橢圓型,開始採摘期為3月上中旬,樹型喬木直立型,枝葉粗疏,易繁殖,扦插及定植成活率高,生長勢強,抗病蟲害性強,收量較臺茶七號低。適製紅茶,所製之成茶外觀油黑,水色容易帶黃綠色,栽植於南投縣魚池、埔里及花東等紅茶區。

↑ TOP

(10) 臺茶十二號(金萱)

親本係以臺農八號為母本,與父本硬枝紅心雜交,原為2027品系,70年命名。幼嫩芽葉淡綠色,葉為闊橢圓型,開始採摘期約在 3月中下旬,管理良好者,採摘期較為提早,扦插及定植成活率較其他品種為高,生長勢強,樹型為橫張性,抗病蟲害性強,較耐枝枯病,收量高。適製包種茶、烏龍茶,目前全臺各主要茶區均有種植,生長情形尚稱良好。

↑ TOP

(11) 臺茶十三號(翠玉)

親本系以硬枝紅心為母本,與臺農八十號雜交,原為2029號品系,70年命名。幼嫩芽葉綠帶紫色,葉為大闊橢圓型,開始採摘期為3月中下旬,管理良好者採摘期可提早,扦插及定植成活率略低於臺茶十二號,萌芽數較臺茶十二號為少,生長勢中等,樹型為直立性,抗病蟲害性中等,收量低於臺茶十二號。適製於包種茶、烏龍茶,全臺主要茶區均有栽培。

↑ TOP

(12) 臺茶十八號(紅玉)

其系統來源為母本由緬甸引進茶籽,父本為臺灣野生茶樹之種籽,於民國35-48年,分批進行雜交中之♀B-729(Burma)×♂B-607(山茶)之後裔,88年命名。幼嫩芽色為淡黃綠帶紫色,葉為橢圓型,無茸毛。開始採摘期為3月上、中旬,樹型喬木立型,茶芽不易纖維化,易扦插繁殖,定植成活率高。香氣特殊,適合製造特殊香氣之紅茶,沖泡成乳製品仍能保持原有香氣,生長勢強,抗病性強,抗蟲性中等,抗旱性強,適栽於南投縣魚池、埔里及花東等紅茶區。

↑ TOP

(13) 臺茶十九號(碧玉)

臺茶十九號母本為臺茶十二號,父本為青心烏龍,於93年命名。其樹型為橫張型灌木,屬小葉種,中生種,幼芽葉顏色為淡綠色,嫩葉有茸毛,略較臺茶二十號為疏,成葉為橢圓型。單位面積茶菁收量較臺茶二十號略低,採摘期略遲於臺茶二十號。扦插茶苗成活率及定植成活率高,適於中、高海拔茶區種植,生長勢強,屬較不耐旱品種,應適時灌溉,以利根系生長。製造包種茶,其色澤翠綠,水色蜜綠亮麗,幽香且滋味甘滑。

↑ TOP

(14) 臺茶二十號(迎香)

臺茶20號母本為2022,父本為青心烏龍,於93年命名。其樹型為橫張型灌木,屬小葉種,中生種,幼芽嫩葉鮮綠略帶紫色,後轉為鮮綠色,嫩葉有茸毛,略較青心烏龍為密,成葉為略長橢圓型,萌芽整齊。單位面積茶菁收量高,但較易纖維化,應於適採期採收完畢。扦插茶苗成活率及定植成活率高,適於低海拔茶區種植,生長勢強,屬較耐旱品種,但在不通風溼度較高環境下,應注意茶餅病及赤葉枯病的危害。製造包種茶,其色澤鮮綠,水色蜜黃清澈,香郁而味強。

↑ TOP

(三) 茶樹剪枝技術

1. 剪枝的必要性

茶樹係屬多年生的作物,栽植後之經濟栽培年限可維持數十年甚至百年,如果茶樹任意生長,不加以合理的剪枝控制,不但樹型日漸上升高大,且分枝稀疏,除了造成採摘不便外,茶芽密度也無法增加。因此,為了茶樹能夠發揮其最高的生產量及生產效率,除了供給適當的肥料與管理外,剪枝作業乃成為控制樹型,擴大採摘面及促進萌芽率最重要的工作,也就是說經過適當的剪枝後,可以維持較高的生產效率及產量,除此之外剪枝尚有許多優點。總括如下:

(1) 調節產量:把茶園依本身勞力運用狀況,規劃成幾個小區,將各小區淺剪枝時期錯開,各小區的採收期便不相同,不但可調節產期,尚可彌補或減輕農村季節性勞力的不足。

(2) 控制樹型,擴大採摘面:剪枝可以壓制茶樹主枝伸長,促進側枝萌發,逐年擴大採摘面積,培養成優良樹型,增加萌芽數,使枝條平衡發育,萌芽整齊,既便利採摘及耕作管理等作業,減低生產成本,還可改善品質。

(3) 促進茶樹樹勢:剪枝可減少茶樹開花結實,促進樹根發育,更新樹勢,延長生產年限。

(4) 減少坡地茶園土壤沖蝕:由於採摘面積大,枝葉較為密實,使土表覆蓋率提高,可減輕山坡地茶園受雨水沖刷之害。

(5) 便利機械化操作:由於樹型整齊一致,田間工作方便,平地茶園始可適用機械操作,既可減少人工需求,尚可增加工作效率。

(6) 園相整齊美觀:適當合理的剪枝,茶樹高度整齊劃一,枝梢均衡生長,易引起美感,不但使人身心舒暢,且可招攬遊客成為觀光茶園,進而達到提倡國人飲茶風氣。

↑ TOP

2. 剪枝的種類及時機

由於茶樹樹齡、發育、生產量、品種、環境以及採製方法之不同,其剪枝種類及方法各有差異,普通剪枝的分類,依其剪枝的強度而概括分為下列四種:

(1) 淺剪枝

一般在前一年剪枝位置上面3~5公分處進行剪枝,其深度可視茶樹生長情形而增減,如欲提早成園,可於前一年剪枝面上方10公分高處剪枝,此種剪枝多施行於生育正常的茶樹及幼木茶樹或枝條頂端發生輕微病蟲害的茶樹,可使產量維持平穩。

(2) 中剪枝

依當時樹高之一半或約為離地面45公分處進行平行剪枝者,一般多於茶樹樹勢開始減弱,產量無法用淺剪枝來維持或有病蟲嚴重危害時施行,藉此重新建立強而整齊的採摘面。

(3) 深剪枝

茶樹較為矮小者離地面25~30公分處行水平剪枝,而茶樹高大者則於離地面30~45公分處進行水平剪枝,進行深剪枝的時期是當茶樹衰老,經過數次中剪枝後,無法再以中剪枝來恢復樹勢時或病蟲極為嚴重時。

↑ TOP

(4) 台刈

離地面6~9公分處水平剪枝稱為台刈,多於茶樹極其衰弱時施行,迫使接近地表附近之不定芽萌發,再小心養成新枝,使老弱茶樹得以更新。此外尚可依其剪枝部位分為全面剪枝、局部剪枝及樹裙修剪(剪邊)等。

所謂全面剪枝如上段之淺剪枝、中剪枝等。局部剪枝如將罹患病蟲害之枝條剪除,以免其繼續蔓延,不過此種剪枝深度應較深,修剪至健康部位以下相當深度,使病蟲感染源不致殘留於茶樹上。剪邊為修剪二側横伸枝條,方便田間工作,同時可增加行間日照。又依剪枝面形狀之不同亦可分為水平剪及淺弧型剪二種。

一般所謂徒長枝條是從茶樹基部所萌發出來的特強不定芽。強枝的形成則是由於茶樹幼木時期未加以適當修剪或整枝,主幹過於粗大,導致於頂端所萌發出的分枝,生長特別快速而強壯。此二類枝條過多,就會產生樹冠參差不齊,影響萌芽整齊度。

↑ TOP

由於徒長枝或強枝具有生長甚強的特性,如果不特別加以適當處理,不但萌芽不整齊,園相亦不美觀,且影響製茶品質,不符合經濟栽培原則。因此,有必要抑制此類徒長枝或強枝,免其發育過度壯大,增加養分消耗,影響鄰近採摘面上的茶芽發育。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位於平時拿小剪枝剪巡視茶園,遇有徒長枝或強枝,要插腹剪除,其深度為較預計當年剪枝面深5公分,才能消除這兩類枝條的生長勢,增加鄰近採摘面上有效萌芽數,使樹冠均勻發育,以提高產量,改善茶葉品質。

↑ TOP

3. 剪枝方法

茶樹種植後,不同生長期及樹齡之茶園需應用不同的剪枝方法,如何配合使用,概括說明於後:

(1) 定植時的剪枝

茶樹定植後,無論大葉種或小葉種種植後,應即於茶苗離地面20公分處,施以剪頂稍,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增加其成活率。定植當年之茶樹,尚應即施行地面敷蓋,以保持土壤中水分,同時加強茶園管理工作。除生長力特別強之枝葉在生長至相當高度時可加以摘心外,其於枝芽切勿採摘。本省以往茶樹矮小,就是由於貪圖眼前之小利,見芽就採,致使幼木茶樹生長勢受到嚴重的損害,影響以後茶樹的發育,此點必須特別注意。

↑ TOP

(2) 幼木茶園的剪枝

① 大葉種茶園

a. 定植後當年宜加強管理工作,伸長力特強的枝葉加以摘心即可,其餘枝芽切忌採摘,切勿犯有芽必採的過度採摘陋習,使幼木茶樹生長勢受到嚴重的影響,故種植當年僅予以剪頂將較長枝條剪除或較定植當時高出5公分平行剪枝即可。

b. 定植第二年後各季所萌發之新芽,必需待其充分成長後,可酌予摘心,冬季或翌年春茶後進行剪枝時,由於樹姿為直立性,容易發生徒長枝,為促進側枝之伸長並擴大採摘面,第二年在前一年剪枝面高出10公分處加以平剪之。

c. 定植第三年後,生長良好者,亦需等待其新芽發育成一心五、六葉時進行一心二葉的長週期採摘,冬季或翌年春茶後剪枝時較前一年剪枝面高出10公分為宜,中心主枝及徒長枝同第二年應宜於剪枝面下3~5公分處深剪並將下部細弱枝葉剪除之。

d. 定植第四年茶樹逐漸擴大,可待其新芽發育成一心五、六葉時,進行正式的一心二葉的採摘,全年採摘次數以五次或少於五次為原則,冬季或翌年春茶後剪枝時則較去年剪枝位置高5公分,加以水平剪枝,並將中心主枝及強枝條剪短,生長勢較弱的側枝應加以剪除之。

↑ TOP

② 小葉種茶園

a. 定植當年視茶樹發育情形決定剪枝與否,發育差者略予修剪,而發育良好者離地面25~30公分處予以剪頂。

b. 定植第二年各季所萌發之新芽,必須等待其充分成長始可酌予摘心。冬季修剪時,將離地面30~35公分處加以平剪,切忌剪成扇型或弧型,並將中間強枝條或徒長枝加以剪深3~5公分,抑制其生長,促進側枝之發育。

c. 定植第三年時生長良好者,可待其新芽發育成一心五、六葉時進行一心二葉的採摘,全年採摘次數以三~四次為原則。冬季修剪時,將離地面35~40公分處行水平剪。

d. 定植第四年後,茶樹的樹冠逐漸增大成型,可酌量增加採摘次數。冬季可在離地面40~45公分處實施淺弧型剪枝,管理良好之茶樹到定植第四年,冬季剪枝後其樹高在45公分,樹冠在60公分之間,則可算是構成幼木樹型。

↑ TOP

(3) 成木茶園的剪枝

① 淺剪枝

a. 大葉種茶樹:定植後第五年起,每年冬季或翌年春茶後剪枝一次,較前一年剪枝面高5公分,並將徒長枝、樹叢內暗弱枝條剪除。

b. 小葉種:定植後第五年起,每年冬季或為調節產期,而於春季後於距離去年剪枝面高3~5公分處進行淺弧型淺剪枝。亦應將樹叢內暗弱枝條、病枝、枯枝一併剪除。在冬季以外的季節修剪,應注意水分供應,如過於乾旱,則需充分灌溉,以免茶樹生育受損。

② 中剪枝

茶樹生產量達到最高峰後,雖加強肥培管理亦無法提高其產量,且有逐年降低之趨勢時,則表示其樹勢有衰弱的現象,或雖然樹勢尚佳,但在定植第十二年至十六年左右未曾中剪枝或深剪枝,樹高又超過90~100公分,影響採摘作業時,亦應進行中剪枝。一般係依當時樹高之一半約為45~50公分處進行水平型中剪枝,將樹冠的小枝條全數剪除,再由較粗壯的枝條上萌發出強健新芽,促使樹勢恢復,以提高產量與品質。

↑ TOP

③ 深剪枝

茶樹生長勢衰弱又無法應用中剪枝以恢復其樹勢時,則可行深剪枝,高度應於離地面20~30公分(小葉種)或40~45公分(大葉種或生長稍佳者)處剪斷。此時應用深剪枝刀,如枝幹過粗,深剪枝刀難以剪斷時,則應用鋸刀,或深剪枝機。不論應用何種工具,刀口均應銳利,才能使枝條切口光滑,以利傷口迅速癒合,儘量避免枝幹裂傷而影響新芽萌發。

④ 樹裙修剪(修邊或樹邊修剪)

樹裙修剪即為將茶樹二側横向生長之枝條予以修剪。平地茶園可利用單人式操作之樹裙修剪機,不但可提高樹裙修剪的效率,且修剪效果較佳。坡地茶園則使用傳統式人工淺剪枝刀修剪,使行間保留20~30公分距離,以便進行田間作業。

(4) 台刈

茶樹經中剪枝及深剪枝後,經過一段時間,萌芽力有逐漸衰退,枝條亦出現老化現象且收量銳減,所萌發之芽短經常只有二葉時就開面呈現對口葉,亦即大多數無效芽時,則應進行台刈,使茶樹從基部重新發生新枝,恢復以往旺盛的生長,以達成更新其樹勢之目的。施行台刈之深度亦隨茶樹品種而異,一般小葉種宜離地面6~9公分處行台刈。而大葉種茶樹,進行台刈時,若遇乾旱易枯死,故通常只進行深剪枝更新其樹勢。

↑ TOP

① 台刈時期

台刈時期應視各地區雨水分布情形而定,時期不當,茶樹容易枯死。一般宜在冬至前後進行(12月上旬至1月上旬),其他時期雖然亦可進行,但應考慮樹勢與天候,尤其應特別注意防旱,如能於台刈後施行灌溉最佳。

② 台刈後之管理

a. 台刈前一年,宜增加含鉀肥料及有機肥料施用量,尤其是乾旱季節,宜注意灌溉,以免枯死。

b. 台刈後當年,除徒長枝或發芽成長達一心五、六葉以上時,進行輕度摘心外,其餘儘量使其發育成壯健枝條,切忌濫採或重採。

③ 台刈後之修剪

台刈後三年內的修剪,可參照幼木期各年剪枝法施行。第四年即可照成木茶園的剪枝方法進行,以逐年恢復其植株之高度,養成優良樹型。

↑ TOP

4. 剪枝時期

臺灣位於亞熱帶地區,生長期長,理論上茶樹剪枝可全年進行,最有利茶樹之剪枝時期,需視氣候與經營需要而定。一般剪枝作業宜在茶樹樹液下降時,亦即茶樹休眠時期剪枝最為適當,亦即在冬至前後進行剪枝(12月上旬至1月上旬)。氣候溫暖地區或早生品種之茶園可酌予提早剪枝,氣候寒冷地區或晚生品種則可稍晚進行。此外,若為調節產期,可在春茶採收後或第一次夏茶採收後進行淺剪枝,此二時期剪枝者,若遇乾旱時必需加強灌概,以避免茶樹遭受旱害影響生育,甚至枯死;尤其花蓮及台東茶區種植大葉種的地區,乾旱發生的頻度很高,除非有灌溉設施外,不宜在夏茶剪枝,尤其是深剪枝,應特別注意剪枝後的管理,以免枯死。

↑ TOP

5. 剪枝工具

除前述淺剪枝剪、深剪枝剪、手鋸、鎌刀等工具外,尚有其他類剪枝機,惟此類機械僅限於平地茶園或平台階段之茶園,至於傾斜地茶園則難以使用。

(1) 淺剪枝機

① 單人式淺剪枝機:其有效剪枝寬達75公分,唯其剪刀為水平型,如需修剪為淺弧型之採摘面時,則有賴高度技術與熟練的操作技術。

② 雙人式淺剪枝機:其有效剪枝寬度為100~120公分,剪刀為水平及淺弧型二種。

(2) 中剪枝機:有效剪枝寬度100~120公分,均為水平剪刀。

(3) 深剪枝機:一般均以掛肩硬管式,或背負軟管式剪草機為替代機械,需換裝鋸片,但應使剪枝刀口平整不裂方可,除深剪枝外,亦可應用於台刈。

(4) 樹裙修整機:用於修剪茶樹的側枝,使樹邊修剪整齊,以利田間工作及機械通行,作業方便並可改善通風及日照,提高製茶品質。

↑ TOP

6. 重要注意事項

(1) 剪枝所用工具之刀口必須鋒利。

(2) 剪枝應選擇陰天進行,儘量避免在烈日當空時進行。

(3) 剪枝工作者技術要熟練,剪口不可受傷、破裂,以免露水或雨水滯留其上,使其枝條傷口腐爛或枯死。

(4) 茶樹淺剪枝後,需施用充足的肥料並加強茶園管理工作。施行深剪枝或台刈時期應於前一年,酌量增加有機質肥料及鉀肥施用量,以促進根部發育。

(5) 進行淺剪枝前,於巡視茶園時每行逐一檢查,遇有徒長或強枝時,以小剪枝剪插腹將其剪除,深度為較預計當年剪枝面深5公分,使其萌發側枝,養成優良採摘面。

(6) 深剪枝應將樹叢內暗弱枝條一併剪除。

(7) 深剪枝或台刈後的茶樹枝幹,寄生的地衣苔蘚類應予清除。

(8) 受病蟲害為害之枝條或枯枝,應同時剪除,集中焚燬,免其繼續蔓延危害。

↑ TOP

(四) 營養需求與肥培管理

1. 茶樹營養需求

茶樹有機體中元素約有40餘種以上,其中15種元素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硫、鐵、錳、硼、銅、鋅、鉬等。為茶樹生長發育所必須的元素前10種需要量多,稱為大量元素,後5種需要量較少,稱為微量元素,另外鋁和氟二種元素近年來被認為是茶樹所需要的元素。茶樹鮮葉中水分含量約為75%,其餘屬乾物質,約25%,在乾物質中礦物元素係由茶樹根部從土壤中吸收利用,其中消耗量大而土壤中常供應不足的是肥料三要素,氮、磷、鉀,因此,必須加以補充,其中磷肥可以增加鮮葉的多酚類含量,而有機質不足亦要補充之,微量元素若缺乏亦應提供補充之。

茶葉是嗜好品,為提高品質增加收量,施肥時必須講究技術與方法,其原則為有機肥與無機肥要搭配合理施用、首重基肥、追肥分次施用、了解肥料與品質的關係、提高肥效避免浪費。

↑ TOP

2. 茶葉施肥策略與方法

三要素採用有機複合肥料,春茶及高雨季節採用5-5-5配方可降低肥料流失,其它季節採用11-10-9配方,用量請依產茶季節、生長量、生長快慢、土壤及氣候狀況而有所調整。微量要素春茶于萌芽前噴施一次,往後可約每2-3星期施用一次,採收前可增加施用次數,有利品質。

(1) 春茶:依實際狀況,任選一方法施用

① 春茶於開始萌芽1個月到兩星期前用5-5-5(7-4-3)基肥3000公斤/公頃或10-4-6(13.6-8.8-7.7)基肥1500公斤/公頃,於開始萌芽後,每10天用16-8-16(20-8-12)易溶追肥葉面(稀釋400-500倍)或灌施肥一次,每次用量10-30公斤/公頃,依芽量及生長速度調整用量。

② 春茶於開始萌芽1個月到兩星期前用5-5-5(7-4-3)基肥1500公斤/公頃或10-4-6(13.6-8.8-7.7)基肥750公斤/公頃,於開始萌芽後,每10天用16-8-16(20-8-12)易溶追肥葉面(稀釋400-500倍)或灌施肥一次,每次用量50-100公斤/公頃,依芽量及生長速度調整用量。

↑ TOP

(2) 夏及秋冬茶

於前期採收後馬上施用10-4-6(13.6-8.8-7.7)基肥750公斤/公頃並每五天葉面噴施16-8-16(20-8-12)易溶追肥(稀釋400-500倍),連續2或3次,以促進長新芽,然後每10天用16-8-16(20-8-12)易溶追肥葉面(稀釋 400-500 倍)或灌施肥一次,每次用量50-100公斤/公頃,依芽量及生長速度調整用量。以武陵農場為例,每年茶葉產量9000斤=5400公斤/3公頃,合計1800公斤/公頃,而茶葉總生長量為3倍,則5400公斤,其中氮含量為5%,所以5400*0.05=270公斤氮/公頃/年,加上根莖之含量,共540公斤-氮/公頃/年假設肥料利用率為50%,則每年每公頃需施用1080公斤-氮肥。此外,須注意土壤pH值之變化,若太酸需酌量施用石灰。土壤有機質含量低者每年須注意施用含高纖維素及木質素材料製成之腐熟堆肥。無論施用有機肥、堆肥或化學肥料都要注意是否有重金屬污染之餘。

↑ TOP

  • 病蟲害管理

一、茶樹發生蟲害及防治方法

臺灣位於亞熱帶,茶樹又是多年生作物,害蟲在環境適宜及食物不缺的情況下很容易猖獗。過去茶捲葉蛾、瘤尺蠖、圖紋尺蠖、茶葉蟎及神澤氏葉蟎等都有嚴重為害記錄。茶樹害蟲及害蟎種類很多,可為害幼嫩芽葉,影響茶菁的產量和品質;有為害枝條和成葉,造成樹勢衰弱,甚至於整叢枯死,對茶農的收益影響很大。防治時,常因對病蟲害種類判斷錯誤,致未能收到預期的效果,例如︰山茶圓介殼蟲寄生茶樹,導致落葉枝枯,往往將寄生在該蟲的寄生菌當罪魁禍首而噴施殺菌劑;又如蟎類,個體小,肉眼不易發覺,常被誤以為病害。所以,茶樹保護最重要的是要認清害蟲害蟎的種類,才能對症下藥,達到防治的目的。茶樹的根、莖、葉、花、果全株都會受到昆蟲及蟎類的為害,但以葉及枝條較常見。

↑ TOP

(一) 茶小綠葉蟬

俗名:煙仔、青仔、跳仔;學名:Jacobiasca formosana Paoli。

成蟲:體呈黃綠色,觸角灰褐色,複眼灰白色。胸部除前胸為深綠色外,餘均為黃褐色。前翅黃綠色,中央有灰白色呈橢圓形的斑紋。平均長度雌蟲體長2.7公釐,翅展2.39公釐;雄蟲體長2.4公釐,翅展2.19公釐。

卵 :白色至淡綠色,呈彎曲圓筒形,長約0.74公釐。

若蟲:屬不完全變態,初孵化的若蟲體呈白色,半透明,吸食後轉變為黃白色,複眼紅色或紅褐色;三齡蟲複眼呈黃白色,胸及足呈淡黃色,腹部淡綠色;第四齡蟲體呈淡黃色,略透明,觸角淡褐色,複眼乳黃色,翅芽逐漸長出;第五齡蟲體呈黃綠色,複眼呈淡綠色,中央有黑色點。

危害發生:小綠葉蟬一年發生14個世代,全臺各茶區全年均會發生,但以5月至7月發生最為嚴重,通風不良或雜草叢生的茶園更易受害。若蟲及成蟲利用口器插入幼嫩芽葉組織內,吸收養液,使得茶芽發育受阻,被害幼葉及嫩芽呈黃綠色,嚴重時茶芽捲縮不長,葉呈船形,葉緣變褐色,最後脫落。小綠葉蟬卵產於幼梢組織內,卵期平均11.4日,孵化後經5次脫皮而羽化為成蟲,若蟲期平均13.1日,成蟲期雌蟲平均為35.4日,雄蟲平均為25.9日。一隻雌蟲一生最多可產卵150粒,平均為30粒。

防治方法:定期清除雜草,改善通風狀況,可減輕危害。

↑ TOP

(二) 茶黃薊馬

學名: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 

成蟲:雌雄體形相似,雄蟲稍為小些。體呈黃色,觸角8節,第6節最長,7、8節小而尖。頭部淺黃色近方形,複眼黑色,單眼紅色半月形。前胸近方形淺黃色,兩側淺灰色,前胸比頭部略寬大,後緣一對剛毛,後胸黃色比前胸略小,翅灰色,翅脈不明顯。腹部3至8節有黑帶,腹末端呈圓錐形,產卵管黑色,向下彎曲。雌蟲體長0.8至0.9公釐,雄蟲體長0.7至0.8公釐。

卵:乳白色,形如蠶豆,卵長平均0.2公釐。

若蟲:一齡若蟲體呈白色半透明,複眼紅色,體長0.3至0.5公釐,二齡若蟲體呈黃色,複眼黑褐色,體長0.5至0.8公釐。

蛹:前蛹觸角可活動,脫皮後成為蛹。觸角橘紅色,複眼暗紅色,腳與翅芽均透明,翅芽成長後脫皮成為成蟲。

↑ TOP

危害發生:幼蟲及成蟲在嫩葉背面銼吸汁液,在受害部位造成銼狀傷口,形成褐斑,嫩葉變形且生長不良。一年發生14世代,以4至5月時棲群密度最高,其次為8至9月。採茶能除去大量蟲體,減少棲群的發生,冬季無茶芽及嫩葉時轉而寄生茶花。卵期平均為9.4日,幼蟲期平均為6.7日,蛹期平均為3.9日,成蟲壽命雌蟲平均為28.5日,雄蟲平均為19.1日。卵單粒,產在幼嫩組織內,幼蟲棲息在茶芽或葉背內,行動敏捷,化蛹前遷移到隱蔽處,如樹縫、樹皮下或傷口處,或者掉落地面。成蟲行動亦很活潑,雌蟲產卵平均為36粒,而平均溫度在21℃至25℃之間最適合產卵,產卵數平均為57粒。

↑ TOP

防治方法:
① 茶園通風可減少發生。
② 採茶可降低茶黃薊馬的發生密度。

↑ TOP

(三) 三輪薊馬

學名: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

形態:雌成蟲體呈黑褐色,體內皮下紅色色素清晰可見,形成一圈圈紅色環紋,觸角黃棕色,連同偽節共有九節,翅呈黃棕色,前翅中央靠近基部有一段呈白色,後緣到前端幾呈一直線。雄成蟲體亦成黑褐色,翅為均勻的黃棕色。雌成蟲體呈黑褐色,體內皮下紅色色素清晰可見,形成一圈圈紅色環紋,觸角黃棕色,連同偽節共有九節,翅呈黃棕色,前翅中央靠近基部有一段呈白色,後緣到前端幾呈一直線。雄成蟲體亦成黑褐色,翅為均勻的黃棕色。

危害發生:臺灣危害茶樹的記錄最早為民國65年桃園縣楊梅鎮初次採集到,直到79年5月在臺北縣石碇鄉本場文山分場內發生非常嚴重。幼蟲及成蟲在嫩葉及茶芽的背面銼吸汁液,破壞組織,使得葉背呈褐色,密度高時葉面亦受害而變色。在臺灣北部茶園如石碇、關西等地都曾採集到,每年在5、6月時發生最為嚴重,棲群密度隨著採茶而降低很多,到了秋季為害減輕,遇高溫、乾旱容易發生。因其發生時期與小綠葉蟬同時,又都是危害嫩芽,且蟲體很小,往往被誤以為是小綠葉蟬危害。

防治方法:由於其聚集在芽及嫩葉部分危害,故採茶可降低三輪薊馬的發生密度。

↑ TOP

(四) 茶角盲樁象

俗名:大蚊仔;學名:Helopeltis fasciaticollis Poppius

成蟲:體呈黑色,頭小而短,複眼向兩側突出。觸角細長,約為體長的二倍。小楯板有一向後方彎曲的長形桿狀突起,其先端膨大呈球形。足黃褐色。雄蟲前胸背板呈黑色,雌蟲則為黃色。

卵:白色,近圓筒狀,下端圓形,上端扁平,兩側各有一根長短不同的白色毛。

若蟲:一般具有五齡,一齡若蟲小楯板上無桿狀突起,二齡以後才長出,體琥珀色,全身佈滿刺毛。

危害發生:成蟲及若蟲以口器刺入茶樹的嫩芽、葉及莖吸取養分,被害處形成暗褐色的斑點,被害芽停止生長,影響茶樹生長與茶菁品質。一天中以早晨及傍晚的活動較頻繁。一年中出現時期除冬季溫度較低時以成蟲越冬外,其餘時間均會危害茶樹,尤以4~5月及8~9月危害較為嚴重。一年發生四~八世代,卵期7~18日,若蟲期夏季僅8日,十及十一月則需22日,成蟲壽命約30日,但越冬時長達167日。

↑ TOP

防治方法:
① 改善茶園環境,如清除闊葉雜草,勿種植遮蔭樹等。
② 剪除產卵枝條,予以銷毀。
③ 危害初期,可用人工捕殺若蟲及成蟲。

↑ TOP

(五) 刺粉蝨

學名: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

成蟲:雌蟲複眼桃紅色,觸角呈鞭狀,胸部背板黑褐色,前翅紫褐色,翅緣有七個白色斑點,後翅淡紫色,無斑紋,足淡黃色,腹部橘紅色。雄蟲與雌蟲相似,唯體型較小,翅為灰褐色有白斑,腹部為淡橘黃色,尾部有長長的刺。雌蟲體長約1.4公釐,雄蟲約1.0公釐。卵大小約0.19×0.99公釐,呈棕色,長形略彎曲,兩端尖,基端有短柄,插入葉背氣孔內。

若蟲:體型隨發育程度由細長而轉為橢圓形,且背面隆起,體周圍分泌白色腊質物,隨齡期而增多。

蛹:蛹殼黑色有光澤,橢圓形,兩側邊緣有刺,周圍一圈白色腊環明顯。

危害發生:寄生在成葉葉背,吸食養分並分泌蜜露誘發媒病,使得寄生枝葉變黑,阻礙光合作用的進行,樹勢因而衰弱。一年發生4~6世代,以老熟幼蟲在葉背越冬,來春化蛹。3~5月份,完成一世代約需65.7±3.8天。成蟲白天活動,但飛翔力較弱,常聚在茶欉內葉片背面,受驚擾時群起飛翔。卵產在葉背,卵粒大多呈弧形排列,若蟲孵化後很快就在葉背固定危害,經三次脫皮而化蛹。

防治方法:茶園通風良好可減少為害,故管理上宜注意通風。

↑ TOP

(六) 茶捲葉蛾

俗名:青蟲、捲心蟲;學名:Homona magnanima Diakonoff

成蟲:雌蛾體及前翅呈黃褐色,有光澤,前翅近乎長方形,散佈有濃褐色波狀的短細橫線,中央部份有濃褐色帶狀紋,由後緣1/2處向內彎曲至前緣1/3處消失。後翅黃色,扇形。雄蛾前翅亦近乎長方形,基部前緣褶大,呈暗褐色,中央有1個黑褐色大斑紋;後翅扇形,先端黃色,基部暗褐色或灰褐色。雄蛾體長10公釐,翅展10~13公釐,雌蛾體長12公釐,翅展11~15公釐。

卵 :卵塊呈魚鱗狀,卵粒黃色,圓形而扁。

幼蟲:初孵化幼蟲頭部黑色,後期頭呈黃褐色,體暗綠色。胸部第一節的硬皮板黑褐色。成長後體長 25 公釐。

蛹:赤褐色或黃褐色,腹部各節的背面有一列鋸齒狀的突起。

↑ TOP

危害發生:茶捲葉蛾多為害成葉,幼蟲受到驚動會急速後退,吐絲將二至三片葉片綴在一起,棲於內面取食葉肉,留下表皮呈紅褐色。老熟幼蟲則在被害處化蛹。成蛾棲於葉背或葉面,黃昏後飛翔活動及交尾產卵。雌蛾將卵塊產在葉面,肉眼容易發現。一年發生6至7世代,卵期平均9.0日,幼蟲六齡平均32.7日,蛹期平均8.3日,成蟲期平均6.6日,一世代平均50.3日。雌蛾可產一至四個卵塊,每卵塊平均有171.4粒卵。

↑ TOP

防治方法︰
① 以人工摘除卵塊。
② 在成蟲產卵時期釋放赤眼卵寄生蜂寄生於茶捲葉蛾卵塊,每公頃每次釋放100片蜂片,每個月釋放1~3次。

↑ TOP

(七) 茶姬捲葉蛾

俗名:吊絲蟲、青蟲;學名:Adoxophyes sp.。

成蟲:體及翅呈褐色。雄蛾前翅有3條暗褐色帶,外緣與後緣垂直,翅近乎長方形;後翅黃色,扇形,沒有斑紋。雌蛾前翅斑紋較少,有不規則短細橫線散佈;後翅與雄蛾同。雄蛾腹末端有毛叢,雌蛾無。體長約6公釐,翅展7~9公釐。

卵:黃色,呈扁圓形,卵塊呈魚鱗狀。 

幼蟲:初孵化幼蟲頭部黑褐色,脫皮後呈黃褐色。老熟幼蟲體呈鮮綠色或黃綠色,無斑紋,胸部第一節的硬皮板黃褐色,體長約20公釐。

蛹:黃褐色,剛化蛹時,翅鞘翠綠色,以後則呈褐色,羽化前變為暗褐色。腹部各節有橫列的鋸齒狀突起。

↑ TOP

危害發生︰初孵化的幼蟲吐絲,隨風飄送,尋找幼嫩茶芽,常棲於芽內或未展開的嫩葉邊緣內取食,不易發覺。二齡後吐絲由嫩葉葉尖向中心捲起,棲於內面取食,以後為害症狀明顯。幼蟲受到驚嚇則急速後退或吊絲向下逃避,老熟幼蟲則在為害處化蛹。成蛾白天靜置葉背,夜間活動。雌蛾產卵平均為135粒。一年發生八世代,卵期平均7.6日,幼蟲期第一齡平均5.7日,第二齡9.7日,第三齡13.5日,第四齡平均17.7日,第五齡25.5日;蛹期平均9.5日;成蟲壽命雌蛾平均8.0日,雄蛾平均5.9日;完成一世代平均為43.3日。

↑ TOP

防治方法:
① 縮短採茶週期,可減少危害。
② 2月中旬開始利用性費洛蒙防治至9月為止,受害茶園每隔20公尺設一誘蟲盒,誘蟲盒懸掛在離茶樹採摘面約45公分處,性費洛蒙每個月更換一次。

↑ TOP

(八) 茶細蛾

學名:Caloptilia theivora Walsingham;英名:Tea leaf roller;俗名:三角捲葉蟲。

成蟲:體軀和前翅均呈褐色,帶有光澤。在前翅的中央與前緣相接處呈三角形金黃色的大斑紋。體長約4公釐,前翅約5至6公釐長。

卵:橢圓形,淡綠色,透明,表面微隆起,具水滴般的光澤。長約0.5公釐。

幼蟲:剛孵化幼蟲白色,體長約0.5公釐。頭扁平呈三角形,口器向前方凸出。腹腳三對。老齡幼蟲體長約12公釐。

蛹:呈細長之橢圓形,背面為淡褐色,前翅和腹部為淡黃色,長約6公釐。

危害發生:一年發生5~7世代,是各茶區極為普遍的害蟲,其為害以小葉種較多,於春、夏季較為常見。初孵化的幼蟲在葉主脈下表皮內潛葉危害,三齡幼蟲遷移到葉緣附近危害,亦呈曲線狀為害。後齡幼蟲轉移到嫩葉,再將嫩葉捲成三角形,繼續為害。因幼蟲將嫩葉捲成三角形,棲於內面取食、排糞,影響茶菁產量及成茶品質。成蟲白天在葉片上靜止,夜間活動,交尾產卵,有趨光性。卵大部份產在芽以下第1~3葉的葉背,一般一葉產一粒卵。

↑ TOP

防治方法:
① 縮短採茶週期可減輕其危害。
② 利用誘蛾燈誘殺成蟲,可降低下一代的密度。

(九) 茶蠶

俗名:茶客、軟蟲、烏秋蟲;學名:Andraca bipunctata Walker

成蟲:雌蟲體呈淡褐色,觸角鞭狀,白色,翅呈黃棕色,前翅有三條波浪狀的翅紋,在第一、二條斑紋之間有一小黑點,後翅有兩條斑紋,亦具有一小黑點。雄蟲體色及翅均呈黑褐色,觸角雙櫛齒狀,暗褐色,翅紋與雌蛾同。雄蟲展翅33~45公釐,雌蛾展翅45~48公釐。

卵:黃色,略成橢圓形。

↑ TOP

幼蟲:剛孵化幼蟲頭及前胸黑褐色,體黃棕色,或暗褐色。老熟幼蟲頭及前胸黑褐色,體黃棕色,密覆細毛。每體節有淡紅及黑褐色帶狀橫繞,和許多黃色的縱線相交。老熟幼蟲體長約75公釐。

蛹:紅褐色,外表光滑,長約25公釐,繭為不規則的橢圓形,由灰褐色的絲鬆鬆地織成,長約35公釐,寬約18公釐。

危害發生:茶蠶幼蟲共五齡,一、二齡幼蟲食量小,群聚葉背取食;三、四齡食量漸增加,取食整個葉片,集中在枝條上為害;五齡後則分散數群為害,食量驚人往往使茶叢只剩光禿枝幹。幼蟲具有群聚性,受驚動時頭尾會蹺起來如弓狀,老熟幼蟲受驚動時則會跌落地面上假死。老熟幼蟲於地面枯葉,淺土或枝幹縫隙間結繭化蛹。成蟲多在茶叢間活動及交尾、產卵,產卵於葉背,排列成數行,約40~70個卵粒。一年發生3或4世代,第一代幼蟲發生於春茶期(2~4月),第二期代幼蟲發生於夏茶期(5~7月),第三代幼蟲發生於秋冬茶(10~12月)。3月~6月間,本蟲完成一世代約需82日,卵期約為19.0日,幼蟲期約34.9日,蛹期約為21.8日,成蟲期約為6.2日。

↑ TOP

防治方法:
① 利用幼蟲群集習性行人工捕殺或摘除卵塊。
② 施行深耕減少土中之蛹。
③ 發生較多時可採用藥劑或蘇力菌進行點噴,採用蘇力菌防治時,儘量在幼齡時期使用。

↑ TOP

(十) 茶毒蛾

俗名:刺毛蟲、毒毛蟲;學名: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 。

成蟲:雌蛾觸角呈絲狀,體為黃色,前刺有黑褐色鱗粉散佈,並有2條白色橫線,靠近刺頂有2個黑色紋,雄蛾觸角羽毛狀,在春季羽化者,體為黑褐色,秋季羽化者則為黃色。

卵:卵塊表面有黃白色毛覆蓋,卵粒黃色,平滑。

幼蟲:初孵化頭部黑色,二齡幼蟲以後頭呈黃褐色,在第一、二腹節的背部有毒刺毛,生有二個黑色瘤。成長後幼蟲淡黃色,密生白色長毛,頭部黃褐色,背線暗褐色,亞背線及氣門上線黑色,在中間形成明顯的白線。腹節具有叢毛瘤突,刺毛白色。背上的一對瘤突特別大,呈黑色,在前胸節氣孔前方的瘤突特別高,其上密生白色長毛。體長25~30公釐。

蛹:黃褐色,上生有同色的細毛,體長約10公釐,包在淡黃色的薄繭中。

↑ TOP

危害發生:初齡幼蟲群集葉背嚙食,留下表皮呈黃褐色,三齡後由葉緣取食,留下不整缺刻。一年發生5世代,各蟲期常重疊,以2~5月危害較為嚴重。初齡幼蟲群集葉背取食,留下表皮呈黃褐色,三齡時從葉緣取食。成熟幼蟲於枝幹空隙或落葉間作黃褐色繭化蛹。成蟲晝伏夜出,入夜後活動而交尾產卵,卵塊產於葉背,外面附有母蛾毒毛。一卵塊平均有109粒卵。卵期在夏季為11~17日,冬季為33~66日,幼蟲期在夏季為31~45日,冬季為19~23日。世代日數夏季為58~70日,冬季為116日。

防治方法:發生茶毒蛾的茶叢行局部施藥。

↑ TOP

(十一) 蠐螬

俗名:雞母蟲

學名:台灣黑金龜 Holotrichia sinensis Hope
埔里黑金龜 Holotrichia horishana Niijima et Kinoshita

茶園常見的金龜子有兩種:

(1) 台灣黑金龜

成蟲:暗褐色具光澤。頭、前背板及翅鞘密佈帶有褐色的短細毛,並有點刻。頭楯特別短,前緣略向上彎,中央凹下,複眼間有一橫凸起線。翅鞘沿會合處有一凸起線為其特徵。體長約20公釐。

幼蟲:白色,體長約25公釐,頭部黃褐色帶有光澤。靜止時經常呈C字形彎曲。腹部最後一節的腹面著生很多赤褐色的剛毛,背面長很多黃褐色的軟毛。肛門裂口呈V字形。

↑ TOP

(2) 埔里黑金龜(又稱南風龜)

成蟲:體長約20~25公釐。暗褐色或褐黑色,帶有光澤。頭部密佈著粗大的刻點,頭楯寬而前緣向上揚起。前胸背板很寬,約為長的2倍,其上點刻較頭部細而疏。在翅鞘的背面有三條縱隆線條。

幼蟲:白色,體長約25~30公釐。頭部及氣門輪為黃褐色。背板及足為淡黃褐色。胸部較腹部稍寬。第10腹節的腹面後半部,著生有鉤毛。肛門裂口呈三裂形。

↑ TOP

危害發生:一年發生一世代,台灣黑金龜老熟幼蟲於4~5月間在為害處造土化蛹,成蟲於6~8月之夜間出現。埔里黑金龜成蟲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出現,食害植物葉片。剛孵化之幼蟲,咬食靠近地際部之茶樹地下莖及根部皮層,隨成長而為害根部先端和木質部,受害部位留有被咬的痕跡。幼木茶樹受害後整株枯死,成木茶樹則首先萌芽率遞減,樹勢衰退,葉片逐漸變黃,冬季有明顯的落葉現象。幼蟲各期(即蠐螬)均棲息在土壤中。由於為害初期不易察覺,待茶樹呈現異常時防治已遲。幼齡幼蟲年中在土壤中的棲群密度以1~3月和8~10月最高。幼蟲棲息密度往往與堆肥原料、土壤種類、土壤pH值以及成蟲出現期間、茶園週邊雜草的生長以及種類等都有直接與間接之關係。

↑ TOP

防治方法:
① 5~8月間,成蟲出現產卵時,徹底清除茶園雜草,可減少受害。
② 於成蟲出現盛期,用捕蟲燈捕殺成蟲。

↑ TOP

(十二) 茶葉蟎

俗名:紅蜘蛛;學名: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 

成蟎:雌蟎體暗紫色,略呈橢圓形,腹部後端為寬圓形,體長0.34~0.50公釐。雄蟎體較小且細長,腹部窄,幾乎呈錐形,體長0.29~0.40公釐。

卵:球形,初產下時無色透明,後呈鮮紅色。

幼蟎:足3對,體近乎圓形,初為橘黃色,逐漸變淡。

若蟎:若蟎具有4對足,體略呈橢圓形,前體部為淡紅色,腹部為暗紅色。

危害發生:一年發生約22世代,在田間全年都可發現,於高溫乾旱的季節較易發生,6至9月蔓延最烈,但遇颱風驟雨,則密度降低很多。雌蟎棲息於老葉葉面並吐絲結網,於網下危害。最初於葉片的主脈二側危害,逐漸向二側延伸而至全葉,受害面呈 褐色,久則脫落。卵期平均8.4日,幼若期平均7.7日,成 期平均18.2日,年中各世代日數平均為29日,在氣溫最低之一月份,平均為52.7日,最長達75日;溫度較高之七月份,平均為17.9日,最長達28日。一隻雌蟎產卵數最多可達127粒,平均為47粒。

防治方法:冬季剪枝可減輕其為危害。

↑ TOP

二、茶樹發生病害及防治方法

 (一) 茶枝枯病(Die-back disease)

1. 病徵與發生病徵:茶枝枯病為自民國50年代以後,臺灣茶樹最重要病害之一,各茶區均有發生。本病主要為害枝條,病原菌之分生孢子由摘茶及剪枝之傷口侵入、感染,致使葉片黃化,葉面失去光澤,以後逐漸轉為淡綠色,再轉為淡褐色,後期呈深褐色,受害枝條嫩梢下垂,以致枯萎葉片掉落,繼而以菌絲蔓延至其他枝條,枝條呈褐色,植株之水分因而嚴重受阻而失水,最後全枝葉片褐化乾枯,此時枯葉仍留在枝條上,其他未受害的枝條仍維持健壯,在田間景象為整排翠綠茶行中有一撮枯死的枝葉;病勢向上、下延伸,至主枝分枝處或主幹環狀受害時,則受害部以上枝條全部枯萎,嚴重時感染部位的皮層部份死亡,其他健全的組織向感染處增生、產生癒合組織,而形成中間凹陷或凹凸不平的潰瘍病徵,成熟的枝條上會形成潰瘍的病斑,亦即受感染的枝條形成癒傷組織,同一枝條可能有一個或數個,終致整株或整欉茶樹落葉而枯死。剖視罹病枝條,可見罹病部位組織之皮層及木質部為深褐色,健康之部位則為綠色或灰白色。

↑ TOP

2. 病原菌:1987年被證實其病原菌為 Macrophoma theicola,病斑上可形成胞腔,埋生於樹皮內,濕度高時會泌出大量分生孢子,為田間主要的感染源。菌絲在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中生長之菌落初期為白色,生長緩慢,以後漸轉為灰色,之後轉為黑色,可在培養基表面形成瓶狀之柄子器,0.1-1.2×0.2-3.1mm,成熟時釋出分生孢子。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

(1) 預防病原菌侵入

a. 罹病茶苗為本病可能的傳播方式之一,育苗時母樹之選擇極為重要,扦插枝條或壓條母株應採自未罹病之健康茶園。

b. 加強茶園管理:包括合理化施肥(過與不及的施肥量,均不利茶樹的生育)及適當的耕作方式。管理良好的茶園,樹勢發育旺盛,可增強枝枯病之抗病力。

c. 加強茶園排、灌水:夏季乾旱期,宜適度人工灌水,保持茶樹強壯的生長勢,遇雨季則需注重排水,避免根系浸水而影響生長勢,同時根系浸水易受傷而提高感染病害之機率。

↑ TOP

d. 栽種抗病品種:經測定知,青心大冇、臺茶6號、臺茶12號、臺茶13號等均為較抗病品種,可視實際需要增加栽培面積。儘量避免栽種感病品種,尤其是發病嚴重地區,更需改植抗病性較強的品種。

(2) 注重田間衛生,加強清除罹病植株

剪除罹病枝條為防治茶枝枯病最有效的方法,但往往受忽視,致使防治效果不佳。每次採茶或整園時,如發現罹病枝條,立即由基部剪除罹病枝條或枝幹,若有數枝條呈現病徵時(地際部之老莖剖皮可見褐變),則整欉挖除。剪除枝條時必需將枝枯與潰瘍的枝條一併剪除。若全園為害嚴重時,則需全園台刈,並逐株、逐枝條檢查,徹底將罹病部位剪除乾淨,剪除後立即施藥,以保護傷口不再被感染。

↑ TOP

若地際部份或主根己被感染,雖進行台刈仍無法有效的控制病勢進展,則應全園更新,改植抗病品種。剪除之罹病枝條,應立即搬離茶園並加以燒燬。剪除用之整枝剪於修剪罹病枝後需經消毒後再修剪健康枝條,以避免病原菌藉刀具傳播。茶園一旦罹病,每年冬季均需徹底剪除罹病枝條、清園及噴藥工作,務必徹底將病原菌清除。冬季氣溫低,茶樹進入休眠期,病原菌也停止活動,是進行清園的最佳時期。

(3) 發病嚴重地區,採茶時以一次全部採完為原則,儘量避免分次採茶,並同時剪除罹病株或枝條,必要時進行臺刈。採收後立即施藥保護傷口,避免病原菌侵入。

↑ TOP

 (二) 茶髮狀病(Horse hair blight)

1. 病徵與發生病徵:茶髮狀病最早於1900年Mann在印度的茶樹上發現,臺灣則首先於1984年由胡家儉分場長在茶樹上發現,當時僅發生於臺灣東部少數茶園,為害並不嚴重,然自1984年起,臺灣東西部,北至坪林,南至林內茶園均可以發現其蹤跡,近三十年內已逐漸在臺灣茶區蔓延,此病害一旦在茶園立足,則不易防除。

髮狀病病原菌菌藉由菌絲聚合而成的菌索傳播,菌索上可長出附著菌絲,牢牢的附著在枝條上,不斷吸取枝條的養分,以耗弱茶樹的樹勢,發病初期茶樹生長不會明顯受影響,但罹病多年的茶樹則出現芽葉密度低、成葉變小、植株生長遲緩、產量降低及樹勢衰弱等現象。菌索為由菌絲間共用細胞壁而非常緊密的聚合在一起,外層的菌絲呈黑色,可以抵抗不良環境,在6至9月間菌索會產生子實體(菇體)。

↑ TOP

2. 病原菌:本病病原菌為高溫菌,最適生長溫度為24-28℃,最適生長之pH值為4.8-5.8,但不耐高溫,50℃超過5分鐘時菌絲即死亡。病原菌菌絲在馬鈴薯葡萄糖培養基中生長之菌落初期為白色,漸轉為褐色,以後形成菌索。菌索黑色,光滑具有光澤,橫切時外層為黑色,內部則為白色。子實體包括菌傘及菌柄,菌傘直徑0.6-6mm,未成熟時為淡黃色,成熟者為紅褐色或黃褐色,內有5-8個菌褶,其上形成擔孢子,擔孢子長紡錘形或一端肥大呈棒狀,大約為 12.3-18.3×3.7-7.4μm,菌柄灰色或灰褐色,具光澤,平均長19mm。

↑ TOP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

(1) 健康茶園應防止本病之入侵。病原菌菌索一旦入侵茶園,可緊密的附著於茶樹枝條上,利用菌索或擔胞子傳播病害。

(2) 發病茶園可利用火燄燒除茶叢間之髮狀菌索,燒除時火燄停留的時間以不傷及茶樹葉片或嫩芽為度。每半年燒除一次,連續進行數次。

(3) 發病嚴重的茶園,建議進行台刈以徹底清除感染源,並以火燄燒除殘留在枝條上的菌索。

(4) 目前尚無推薦之防治藥劑。

↑ TOP

(三) 白紋羽病(white root rot)

1. 病徵與發生病徵:本病最早於1923年由Petch報導在茶樹發生,但臺灣一般平地茶園甚少發生,高山茶區開墾後逐漸發生、蔓延。白紋羽病為土壤傳播之根腐性病原菌,寄主範圍相當廣泛,臺灣地區已知有梨、葡萄、枇杷、桃樹、梅樹及蘋果樹等多種果害樹及數種林木受到白紋羽病為害之紀錄;而茶白紋羽病也並非臺灣地區茶樹之新病害,早於民國五十四年之農業要覽中已有茶樹白紋羽病之記載。

↑ TOP

茶白紋羽病於田間之傳播方式主要藉由罹病茶樹根部與健康茶樹根部之接觸而傳染,故田間發病型態常見以發病之茶樹為中心沿著茶行逐漸擴散之現象。罹病植株最初於受感染根系之地上部出現茶芽新梢抽出變少,葉色褪綠、葉片易黃化、提早落葉之現象,以後茶欉逐漸出現枝葉稀疏、樹勢衰弱之慢性萎凋病徵,若此期間遇到環境逆境衝擊,則茶欉迅速出現青枯狀之急性病徵。溼度高時,常可發現罹病組織上覆蓋一層白色羽毛狀菌絲,並蔓延至主根上或附近土壤中,挖開罹病茶樹之根部,常可見根皮有腐爛現象,病情嚴重時茶欉地際部亦可見到白色棉狀菌絲附著,而溼度降低時白色棉狀菌絲常轉變為灰白色;被害根部之表皮與木質部之間變得鬆散且極易剝離,其內常可見本病病原菌之典型白色扇骨狀菌絲存在。

↑ TOP

隨著病勢繼續擴展至根際部時,茶樹因根際部皮層受害,造成環剝效應而導致茶欉全株萎凋枯死,罹病植株枯死一段時間後,地際部份會產生黑色剛毛狀、頭部有白色膨大構造之無性世代構造,可作為茶白紋羽病診斷之依據之一。

↑ TOP

2. 病原菌:本病病原菌為褐座堅殼菌,學名為 Rosellinia necatrix Prill,無性世代之菌絲細而無色,寬度為5-8µm,在罹病組織上生長而形成白色菌絲層,後期細胞壁加厚,菌絲變為褐色至深褐色,部份菌絲在隔膜處膨大成洋梨形。厚膜孢子圓形,菌核黑色,大小為1mm,較大者可至5mm。罹病植株之根部於黑暗潮濕情況下,經三週可產生大量之孢子束;孢子束黑色,叢生,有分枝,狀似樹枝,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單胞,卵圓形或橢圓形,大小為3.8-5.6×2.8-3.8µm,易脫落。

↑ TOP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

(1) 墾植茶園之前,應注意前期作物是否曾罹患白紋羽病,若有,可考慮放棄種植茶樹,或全園經徹底之土壤消毒後再行種植。

(2) 徹底清除罹病植株:徹底清除罹病植株,尤以根部需完全清除,並立即加以燒燬,如欲補植,需以燻蒸劑處理罹病株種植處及周圍的土壤後,再行補植。

(3) 加強肥培管理:補植前可適量施用有機肥料,發病輕微之病株及其附近之健株,亦可加強肥培管理,以增強植株之生長勢而增加抗病力。

↑ TOP

(4) 開溝阻隔:可採用挖溝的方法以減少病原菌擴散,即以病株為中心,與鄰近健株間挖溝,溝寬約30公分,溝深約1公尺,切斷根部之接觸。挖溝後可配合施用有機肥、藥劑及隔絕物質舖設而增加阻隔作用。然需徹底清除病株殘根,方可發揮隔絕作用。

(5) 藥劑防治:尚無正式推薦藥劑,可參考梨白紋羽病之方法。

↑ TOP

(四) 茶餅病(Blister blight)

1. 病徵與發生病徵:初期在葉片上產生淡綠針尖狀小斑點,再轉為淡黃或淡紅色透明斑點,以後逐漸擴大至直徑為1/4~2/4吋,甚至可達3.3公分圓形病斑;病斑成熟時,病斑處向上表皮突出,並在葉背形成白色子實層,其上著生白色粉末狀物,為病原菌之擔孢子。一般多為害嫩芽及嫩葉,偶而亦可感染嫩梢。本病的發生受環境影響很大,適合發病的環境為冷涼,多霧及陰天陽光不足的季節。

↑ TOP

茶餅病在1975年突然在宜蘭地區大發生,在1982至1984年時達最高峰,以後數年均持續發生,直至1990年後,臺灣冬天氣候較往年乾旱,才逐漸減少,尤其2001-2006年夏、冬季特別乾旱,本病已非常少見。茶餅病在早期的茶樹栽培歷史中曾嚴重發生過,當時所栽培的品種大部份為青心烏龍及部份紅茶用的大葉種茶樹,這些品種對茶餅病不具抗性。適合茶餅病發病的環境為多雨、潮濕、冷涼的氣候,在臺灣茶餅病多局限於山區及種植青心烏龍的茶園。

↑ TOP

2. 病原菌:本病病原菌為擔子菌之 Exobasidium vexans Massee,擔孢子透明,圓形至卵圓形,外被一層黏質鞘,大小為11-16×4-6μm。本病主要的傳染源為擔胞子、菌絲等,殘存於枝條中越冬,在環境適當時伺機而動,因此曾發生餅病的茶園,潛藏著病原菌,於每年同一時期反覆發生,如同候鳥一般準時。

↑ TOP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

茶餅病的發生受栽培品種及天氣所左右,防治上應特別注意此二種因子的變化。 發生過茶餅病的茶園,包括日月潭或臺東等種植紅茶品種的地區,應特別注意天候的變化,適時加以管理,避免再次大流行,造成重大的損失。

(1) 本病之傳染源為擔孢子,外被一層黏質鞘,緊密附著在物體的表面,因此在罹病茶區採茶之工人及剪枝之器械,必需經過清洗、消毒,確定未帶菌後,始可再去採、剪健康茶園之茶樹。

(2) 栽種抗病品種,減少病害發生。

↑ TOP

(五) 茶褐色圓星病(Brown round spot)

1. 病徵與發生病徵:茶褐色圓星病有二型病斑,一為褐色圓斑,在葉片上形成褐色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為圓型或不規則型之斑點,此型病斑可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另一型病斑為綠斑型,發生在老葉及幼葉,初期在葉背產生針狀斑點,可擴大到 2~3 公釐大小,罹病組織細胞較正常細胞腫大,顏色呈淡綠色,一片葉子可佈滿無數小病斑,臺灣發現的病斑皆屬於綠斑型病斑,且目前所栽培的品種皆不具抗病性。大部份茶樹品種皆會感染本病(Hirakawa,1971),在田間普遍發生,,致使葉片生長後期發生落葉的現象,嚴重影響植株葉片光合作用之能力,進而影響茶菁的產量,造成茶園經濟上之損失,故不容忽視。

插條母葉若發生嚴重褐色圓星病時,扦插後易發生落葉的現象致使茶苗枯死,若茶苗死亡率增高,苗圃經營成本增加並造成管理上的困擾;輕微帶病母葉扦插時則無此現象。而病苗可成為感染源,傳播至各地茶園,更增加防治上的困難。

↑ TOP

2. 病原菌:本病病原菌為不完全菌之 Pseudocercospora ocellata(Deighton)Deighton,在罹病葉片之下表皮產生分生孢子叢,為由分生孢子柄聚集而成,分生孢子柄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無色或橄欖色,線狀、直或彎曲,末端粗大呈圓形至圓錐形;在人工培養基上形成之分生孢子大小為72.2-95.5×2.1-3.1μm,具3-7隔膜。

↑ TOP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

(1) 扦插茶苗時應選擇健康無病斑之母葉。

(2) 加強田間管理,增加植株之健康度,同時提高抗病力。

(3) 目前尚無推薦藥劑。

↑ TOP

(六) 輪斑病

1. 病徵與發生病徵:初期在葉片上表面形成褐色的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最大時直徑可達10至15公釐的圓形或不規則型病斑,幾乎佔據葉面積之50%以上。病斑上有灰黑色凸起小點,為病原菌之分生孢子堆,成熟後遇高濕度可釋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堆之形成受光照影響,故病斑往往呈輪紋狀,為本病之來源。

2. 病原菌:本病病原菌 Pestalotiopsis theae(Sawada) Steyaert、Pestalotiopsis longiseta (Spegazzini) Daiet Kobayashi,屬不完全菌綱,分生孢子盤為黑色球形,分生孢子紡錘形,二端尖細,具有四個隔膜而分為五室,兩端細胞為無色透明,中間三室呈暗褐色,頂端有三條鞭毛,尾端有極短腳毛。本病病原菌的最適合生長溫度為28-32℃,分生孢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5-28℃。病原菌的菌絲在枝條上生存、殘存,成為隔年的感染源。

↑ TOP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

(1) 注重田間衛生,隨時清除罹病組織:隨時清除罹病葉片,可降低感染機會。

(2) 合理化的肥培管理:合理化的施肥可促使植物正常生長,因樹勢強健而增加植株之抵抗力。

(3) 加強栽培管理:注意果園之通風,促使光照充足,適度降低濕度而減緩病害之擴展;適當的修剪及行株距,避免過於密植,可避免葉片互相磨擦製造傷口,導致病原菌由傷口侵入而引起病害之大發生。

(4) 避免日燒發生:葉片因日燒所造成的傷口為本病病原菌侵入極重要的管道,合宜的肥培管理及水分管理可降低日燒的發生,進而降低輪斑病發生。

(5) 本病目前尚無正式推薦之防治藥劑,但其他的葉部病害之管理方法均可降低本病之發生。

↑ TOP

(七) 茶網餅病(Japanese blister blight 或 Net blister blight)

1. 病徵及發生病徵:初期病斑為黃綠色小點2~3公釐,對光看為透明小點,慢慢擴大,上有稀疏的白色粉狀物,子實層越長越密,肉眼可見到白色網狀物,因沿葉脈生長,故成網紋狀,其生態與茶餅病很類似,有茶餅病發生之茶園大多能發現茶網餅病,但茶網餅病病斑生長緩慢,網餅病雖然在老葉發現,實際上其在幼葉期即以受侵入,潛伏期約為30天,且經60~70天後才出現網紋狀病斑。品種間之抗病性差異很大,青心烏龍是極感病的品種。

2. 病原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 Ito et Sawada

3. 管理策略及防治方法:目前尚無推薦防治藥劑,可參考餅病之管理策略,發病嚴重地區,建議種植抗病的品種。

↑ TOP

  • 結語

       茶樹優良的品種,必須生長於最適宜氣候土壤條件下,始能充分發揮其品種之特性。俗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欲製造優良品質的茶葉,必先有優良茶樹品種,在適當氣候、土質,週密的肥培管理下,經由良好的製茶設備以及高度製茶技術調製,在種種條件相互配合下,始能製造出香味甘醇之良質茶葉。總之,茶農對土壤管理要有正確觀念,「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因此,業者必須時常在茶園工作中體會栽培技術之要領,相信必能如願得到良好的收穫。

   文章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茶業改良場

↑ TOP

 

  • 相關連結
  1. 茶樹病蟲害與肥培管理
  2. 茶樹栽培技術
  3. 茶樹整合管理
  4. 茶葉主題館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