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當歸

一、前言

二、栽培管理

三、病蟲害防治

四、結語

五、相關連結

 

  • 前言

       當歸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神農本草經》中將之列為中品藥,為一使用很廣泛的傳統中藥材,有「十方九歸」之說,其利用部位為根部,具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以及潤腸通便等功效,為婦科要藥。近年來在藥理研究與臨床應用上,主要用於治療貧血、高血壓、慢性氣管炎、氣喘及心血管疾病。

↑ TOP

        常用的當歸主要栽培於中國,A. acutiloba主要分布於東亞及日本,A. gigas則分布於韓國地區。臺灣在1950年代引進大和當歸(A. acutiloba)於東部地區推廣栽培,已適應臺灣生長環境。當歸最主要的生理活性成分為阿魏酸(ferulic acid)、藳本內酯(Z-ligustilide)及phthalides等成分,阿魏酸屬於酚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增進心血管血液流量、抗氧化、抗菌、抗發炎、抗癌及抗血栓形成等生理功能。藳本內酯為芳香類揮發油之酯類化合物,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鬆弛子宮、預防婦科疾病、治療月經失調及高血壓等生理功能。

↑ TOP

  • 當歸栽培管理

(一) 最適栽培環境

        當歸為繖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為異交作物,株高30-90公分,全株具有濃厚的辛香氣味。根圓柱狀,有多數支根,似馬尾狀,外皮黃褐色至棕褐色。莖充實,綠色,帶有紫色,無毛。葉互生,葉柄基部膨大成管狀葉鞘,莖頂部葉簡化成長圓形葉鞘;葉一回至二回三出羽狀分裂,葉片膜質,表面亮綠色,脈上有疏毛,末回裂片披針形至卵狀披針形,邊緣有尖銳鋸齒。複繖形花序頂生或側生,小繖花序有花約30朵;花白色;雙懸果狹長圓形,略扁平,背棱線狀,尖銳,側棱狹翅狀。

↑ TOP

       花期7-8月,結果期8-9月。當歸利用種子繁殖,發芽適溫為15-20℃,性喜冷涼濕潤的氣候,忌高溫及陽光直射,一般在低海拔環境很適合當歸種植,而在平地種植者於夏季高溫與日照強之環境,會使其生育情形變差,而有提早開花之現象。當歸種植後到隔年才採收其根部,植株開花後種子逐漸成熟,在種子成熟後植株便枯萎死亡,因此瞭解當歸的生育特性,在不同生長階段施行適當的管理方式,就能在收穫適期得到最佳的品質與產量。

↑ TOP

(二) 種植方式

       當歸利用種子繁殖,可採用種子直播或育苗移植等二種方式。採用種子直播方式者,在土地經過整地、作畦、畦面覆蓋之後,在畦面覆蓋資材上打洞,將種子3-5粒直接播於植穴中,覆土深度約2公分。採用育苗方式者,將種子播種於育苗盤或育苗床,播種後要澆水,保持育苗盤或育苗床中土壤之濕度,約3-4星期後種子開始發芽,待葉片長至4-6片後,即可移植田間定植。          依試驗調查結果顯示,當歸的根重以育苗移植者較高,但以種子直播者所產生的根直徑較大且具有主根,支根從主根上生出,若生產目標是要獲得較大根徑者,則以直播方式栽培較佳。另外,當歸採育苗種植者,種子播種於穴盤後約需3-4週才開始發芽,發芽後再需5-6週時間始長出3-4片本葉,此時才可移植田間定植,因此在苗期管理上需要較長的時間。

↑ TOP

(三) 種植適期

       當歸對溫度與水分的要求較嚴格,其幼苗期需要在陰涼濕潤的環境下生長較佳。當歸種子直播,以每年的10-11月為宜;採用育苗移植方式者,於10月開始育苗,在幼苗葉片長出4-6片後,於12月至翌年1月移植田間定植,移植時應小心避免幼苗根部受傷而影響其存活率。播種或移植後立即澆水或噴灌灑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 TOP

       當歸在生育初期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問題,尤其在幼苗期喜陰涼濕潤的環境而忌陽光直射,若太晚種植,很容易遇到夏季炎熱乾旱之環境,使其生長勢變差或提早開花,進而影響產量與品質,所以要特別注意種植時期與水分之供應,以避免植株遭受到乾旱而影響其生育與品質。當歸之播種適期以10-11月為宜,太晚種植導致植株生育期太短,影響當歸根部的產量與有效成分含量。

↑ TOP

       以3月(春作)及10月(秋作)進行不同種植時期的比較試驗,結果顯示:在10月種植者,其株高、全株重、根長、新鮮根重及根徑大小之農藝性狀表現,均比3月種植者為佳,在產量表現上有明顯之差異;植株生長成熟到收穫適期之生育日數,在3月種植者約為160天,在10月種植者約為280天,生育日數相差約120天,營養生長期有明顯之差異,因此10月份種植者可獲得較高之產量,故以10月份(秋作)為當歸的種植適期。

↑ TOP

(四) 選地

       當歸性喜涼爽與濕潤的環境,在海拔500-800公尺為栽培當歸之最佳環境。若在平地種植則以平坦、通風良好之地點為佳,土壤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之砂質壤土為宜,土壤pH值在5.5-7.5之間皆可種植,而砂質土含量高的土壤容易有線蟲為害,較不適合當歸種植。在平地種植當歸,植株在生育初期對溫度與水分的要求較高,在幼苗期不耐高溫與乾旱,到生長的中、後期時,植株比較耐旱,但此時適逢炎熱的夏季,氣溫高且日照強,若水分供應不足會使植株生長不佳或有提早開花之現象,最後會影響根部的產量與品質,因此平地種植的選地、灌溉水來源或是灌溉設施使用等應納入優先考慮事項。

↑ TOP

(五) 整地作畦

       當歸種植需作畦栽培,以利當歸根系之生長。整地前先將有機質肥料均勻撒施於田間,再將有機質肥料翻犁至土壤中。當歸的根系較長,入土較深,整地時土壤宜深耕並細碎土壤再作畦,作畦的方向以南北向為宜,畦高約30公分,栽培行株距為100 × 50公分,可利用覆蓋資材覆蓋畦面,保持土壤濕潤及防除雜草。當歸每公頃栽培的株數約20,000株,栽培的行株距不宜過小,否則會影響植株的通風與生長。因當歸的主要利用部位為根部,為防範地下根部浸水、植株基部腐爛,建議以作畦方式栽培,不僅方便植株之灌溉與田區排水,亦有利於植株根部的生長。

↑ TOP

(六) 肥料管理

       當歸之有機栽培以施用有機質肥料,不施用化學肥料,有機質肥料以N:P2O5:K2O=4.9:2.1:1.9的粒狀有機質為例,每公頃土地約需6,000 公斤有機肥作為基肥一次施用完畢,施肥方法為將有機質肥料均勻灑施於田間,在整地時再將有機質肥料均勻耕犁於土壤中即可。

↑ TOP

(七) 定植

      採用育苗移植之方式種植者,在10月中旬時準備育苗,於種苗本葉長出4-6片葉子時,即可將幼苗定植於田間,約於12月至翌年1月時移植到田間定植。由於當歸的根系不發達,根部不易有盤根之現象,所以自育苗盤取出幼苗時,應小心避免幼苗根部受損,以免影響植株移植存活率及根部生長發育。定植後應即澆水或噴灌灑水,以提高幼苗成活率。

↑ TOP

(八) 畦面覆蓋與雜草管理

       利用不織布、雜草抑制蓆、塑膠布或稻草等材料覆蓋畦面,可保持土壤濕潤及防除雜草。依據試驗之結果,以雜草抑制蓆之覆蓋效果對當歸的產量及有效成分含量有較佳的效果,且雜草抑制蓆可以重覆使用多次,在利用上較佳。畦面覆蓋具有抑制雜草生長,提高地溫,保持土壤水分,並防止雨水沖刷及土壤壓實,減少肥料的淋洗流失,降低病蟲害發生,促進作物生育,提高作物產量及品質的作用。雜草是田間栽培目的以外的植物,它會妨礙作物生育,影響收穫物品質,也會成為病蟲害傳播媒介,因此雜草的控制成為栽培的重要作業。

↑ TOP

       一般雜草防除方式可以覆蓋資材來抑制雜草的生長,亦可以人工除草之方式,在雜草苗期即進行除草作業,惟較耗費人工與成本,在工資昂貴及人力欠缺的現代,以人工除草方式為較不經濟的措施;此外,當歸為一養生食材,在注重食品健康與環保的今日,若施用除草劑防除雜草,較易引起消費者的疑慮,且除草劑施用不當會影響當歸的生育,故有必要採用較優良的覆蓋資材來取代昂貴的人工除草和除草劑使用。

↑ TOP

(九) 水分管理

       當歸在整個生育期間要注意水分的管理問題,幼苗期需要在陰涼濕潤的環境生長,進入生育中期後正值炎熱的夏季,要特別注意每天的水分供應,若稍一不慎管理,容易導致植株萎凋而影響生長力,嚴重時會使當歸枯萎死亡。另外,由於當歸的主要利用部位為地下根部,若土壤過於潮濕、或是有排水不良之情況,都會影響植株根部的生長,嚴重時會造成根部腐爛,因此,良好的灌排水系統對當歸栽培非常重要,而在山坡地或容易缺水的地區,可設置噴灌系統來解決水分供應問題。

↑ TOP

  • 病蟲害防治

(1) 當歸主要發生病蟲害及防治方法

(一) 蚜蟲類

1. 危害發生:蚜蟲繁殖速度快,多聚集於新梢、嫩芽與葉背吸食汁液,影響植株生長,並分泌蜜露引起煤煙病,密度高時,可於葉上發現大量白色小點脫皮,高度聚集於嫩葉及花梗。於嫩葉處為害容易造成植株生長不良與新葉捲縮而無法展開,於花梗上為害造成花梗生長不良,影響種子發育。

2. 防治方式:可利用曬乾之菸葉浸泡於水中靜置過夜,取其過濾後之浸泡液噴施植株進行防治,倍數50-100倍。另外苦楝油也可用以防治蚜蟲,除了致死效果亦具有忌避昆蟲取食功能。

↑ TOP

(二) 葉蟎

1. 危害發生:葉蟎俗稱紅蜘蛛,主要為害葉部,可於葉片正面發現有白色的密集小點被為害狀,翻開葉背可見到紅色小點於葉片上移動,此於夏季高溫低濕情況下容易發生,造成葉片黃化,植株有提早老化之現象。

2. 防治方式:
① 採用生物防治法,如釋放草蛉於田間對葉蟎有捕食防治效果。而採取環境友善方式耕作,不使用化學藥劑亦可保護自然界中的天敵達到生物防治效果。
② 噴施窄域油於葉背防治葉蟎,稀釋倍數請參考包裝上說明。含皂素成分之資材亦具有防治效果。
③ 使用牛奶,或奶粉稀釋50-100倍噴施葉背可降低葉蟎密度。

↑ TOP

(三) 球菜夜蛾

1. 危害發生:球菜夜蛾的幼蟲俗稱切根蟲,為害當歸的初期幼苗,故通常在當歸種植過後,即於夜間出現,將幼苗啃食或剪斷,而植株稍大之當歸則是在葉片遭到啃食,並於接近地表處之葉片上化蛹。

2. 防治方式:
① 於種植前二週將菸葉及篦麻粕翻入土內,每公頃500公斤。
② 苗期觀察到被球菜夜蛾切根情形時,可於傍晚噴施蘇力菌有效防治夜間幼蟲出沒啃食的危害。

↑ TOP

(四) 細菌性軟腐病

1. 發生病徵:本病發生於莖基部,初發病時,植株生育受阻,嚴重時莖基部腐爛並具腥臭味,全株葉片逐漸黃化、萎凋,甚至全株死亡。本病在園中呈零星散佈,推測乃藉由水濺與灌溉水道引起連續危害。

2. 防治方式:
① 軟腐病目前無資材可有效防治,栽種時請選用健康種苗,以及排水良好之田區栽種。
② 避免機械傷害或有害生物啃食,以減少病原入侵機會。
③ 在肥料施用上,應注意氮肥控制,低氮肥較不易感病。

↑ TOP

  • 結語

       臺灣在1950年代引進大和當歸於臺灣東部地區推廣栽培,適應性良好,惜因加工技術欠佳及農民改種金針等因素,一度僅有零星栽培。近年來由於國內保健養生風氣盛行,對於本土生產的保健中草藥需求增加,因此讓昔日曾在東部地區推廣種植的當歸重現風華。近年來本場已建立當歸的有機栽培管理技術,提升當歸的產量與品質,並以在地生產、安全的新鮮當歸作為養生保健的素材為訴求,使民眾逐步接受本土生產的優良保健食材,當歸不僅根部可供為藥膳利用之外,新鮮葉片亦可作為蔬菜烹調之用,亦可加工利用為當歸多樣化保健產品,目前已成為東部地區最具特色的保健作物之一。

↑ TOP

       為了推動東部地區中草藥六級化產業的發展,以有機栽培方式生產當歸,提供一級產業生產的養生素材,可滿足消費者食用的安全需求。利用當歸具機能性的保健成分,利用生物科技萃取,開發具保健功效的機能性產品,亦可以簡單的加工技術,開發當歸加工產品,建立二級化產業。東部地區目前正積極發展樂活、健康概念的休閒旅遊,已形成消費者最喜愛的觀光休閒體驗地區之一,而未來的生活與消費圖、成熟的當歸種子外表呈棕色,此時可以採種趨勢,對於低碳、在地行銷、地區特色、健康養生等元素,為農村特色旅遊的新選擇。

↑ TOP

       因此利用當歸的保健養生與安全、有機栽培的訴求,建立在地生產與行銷特色,開拓新鮮食材的運用方式,推廣在養生藥膳或特色風味餐飲中,以地產地消之方式,塑造在地具特色的養生餐飲文化,並與東部地區觀光旅遊及休閒農業相結合,打造樂活、健康的在地消費與生活概念,推動當地多元化利用與行銷模式的三級化產業。因此,未來將利用有機當歸來推動中草藥六級化產業之發展,並建構產業價值鏈,以兼具生產之一級產業,生產的安全中草藥素材、具有加工利用後所產生的高附加價值的二級產業、與休閒生活旅遊之三級產業,以1級 × 2級 × 3級之方式結合,發揮養生、休閒、生態等功能,來創造出完整的六級化產業鏈,建構出新的農業行銷模式,促進中草藥六級化產業的永續發展,未來可擴大有機當歸生產栽培面積,促進臺灣中草藥產業的發展。

文章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 TOP

 

  • 相關連結
  1. 當歸之優質栽培管理
  2. 當歸之有機栽培管理
  3. 當歸主題館

↑ TOP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