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管理 > 香蕉

壹:前言

貳:栽培管理

叁、土壤與肥培管理

肆、病蟲害防治

伍、相關連結

壹:前言

   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風土氣候均適宜香蕉的生產,所以在台灣各地區都可以週年生產。香蕉為熱帶及亞熱帶作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芭蕉科、芭蕉屬、香蕉種為目前台灣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亦是農產品中外銷最多的作物。

   台灣種植香蕉地域: 全省各地區都有生產、主要以高雄市旗山區、南投縣’嘉義縣、屏東縣為主。主要香蕉栽培面積:依農糧署100年公務統計13257公頃、香蕉是最大外銷經濟作物之一。以南投縣、屏東縣3100公頃最多、嘉義縣2017公頃次之、高雄市旗山區1581公頃為主要生產區。

                                                                                                                                                                                                    ↑ TOP

貳:栽培管理:

(一)品種及特性:

a.香蕉品種分三大類

  1. 商業栽培品系(華蕉系)

以「北蕉」為主,後改良抗香蕉黃葉病、矮性、豐產之優良新品種,:「台蕉一號」、「台蕉二號」、「台蕉三號」及「寶島蕉」。台蕉五號(玉山)之耐病品種及台蕉六號(玉豐)之豐產品種。可生產供應國內外市場。

b.特殊風味品系(芭蕉品系)

以呂宋蕉、南華蕉、粉蕉為主。其他有「紅皮蕉」、「南投芭蕉」、旦蕉、玫瑰蕉、矮南華蕉…等,種植數量不多,但均成為各觀光區的水果特產,供消費者多元選擇。

c.觀賞蕉系

品種有芭蕉屬(Musa)之紫夢幻蕉、橘紅夢幻蕉、腊紅夢幻蕉、紅蕉、斑葉蕉、紫蕉及千層蕉;地涌金蓮屬(Musella)之地涌金蓮;衣蕉屬(Ensete)之象腿蕉。觀賞品種可供切花造型設計及盆缽與庭園的栽培。

 (二) 特性:

  1. 北蕉: 植株高大,高約270公分,假莖圓柱形、綠色之中帶有褐色。每株果重約25公斤。在3~5月以吸芽或組培苗種植,12個月後可採收。適應性廣,不抗黃葉病,可在新植地或種植兩年水稻後之田園種植。每年2~6月採收之香蕉,品質風味最佳,日人最愛。
  2. 台蕉1號: 株高達270~290公分、中株期後葉緣常出現枯乾帶狀斑。後期新葉頂端扭曲不整,為其明顯特徵、單株重量約23公斤。果實轉色均勻。生長較慢,生育週期約為13個月。為黃葉病耐病栽培品種。在11、12月抽穗植株,易受花薊馬為害,在果皮出現水銹斑,宜加防治。
  3. 台蕉2號:屬中矮型,假莖粗壯較耐風。每株果重約20公斤,果實外型、果重及後熟品質與北蕉相似。適於本省中南部及東部平地或山坡地,無黃葉病蕉園種植。因不抗黃葉病,不宜在病園種植。
  4. 台蕉3號: 矮性耐病品、種植株高度約234公分,每株果重約20公斤,適合在南部土壤肥沃、疫區種植,更可省工耐風;惟生育期13個月,且產量偏低。
  5. 台蕉5號:植株高度約260公分,每株果重約23公斤有對香蕉黃葉病的抗病能力,屬中抗病性品種,目前正推廣中。
  6. 寶島蕉又稱新北蕉):具抗黃葉病和豐產特性品種;植株高度約280公分,每株果重約30公斤以5 ~ 6月口感最佳,生育期13.5個月,宜提早種植,耐病豐產。
  7. 仙人蕉:較抗萎縮病植株高約294公分,每株果重約24公斤在山坡地之適應力強、對黃葉病抗病力弱。
  8. 台蕉6號: 假莖粗壯、耐風品種;植株高度約267.5公分,每株果重約31公斤,果房上方大把蕉常有超重(每把大於4.6公斤)情形發生,需適當疏果,以符合高品質香蕉標準。特別適宜在土壤較貧瘠之蕉園種植。

  臺灣香蕉研究所從國內外引進種原中選出數種較具開發潛力芭蕉品種,如:

      1.旦蕉(Kluai Khai):從泰國引進,果指短小呈長卵型、皮薄味甜。

      2.玫瑰蕉(Cultivar Rose):從比利時引進,具優良風味及黃葉病抗病性。

      3.呂宋蕉(Latundan):從屏東恆春出產風味佳、果肉甜中帶酸。

      4.南華蕉(Kluai Namwa):從南投埔里地區生產,果肉清甜、果房較大、產量高耐貯運、鮮食及煮食兩用。

  ↑ TOP

香蕉栽培種主要特性

栽培種名

主要特性

株高

平均果重

黃葉病抗性

北  蕉

豐產、質優

270

  25

不 抗

台蕉一號

耐病、轉色佳

270-290

  23

耐 病

台蕉二號

中矮、耐風

260

 22-24

不 抗

台蕉三號

中矮、耐風

234

 20

抗 病

台蕉五號(玉山)

矮、耐風

260

 23

中抗

台蕉六號(玉豐)

中矮、耐風

267

 31

適宜在土壤較貧瘠

寶 島 蕉(新北蕉)

耐病豐產

280

30

耐 病

仙人蕉

抗萎縮病

294

24

山坡地之適應力強、

抗病力弱

(三)栽培香蕉條件:

  1. 溫度 : 

     香蕉喜高溫、生長適溫為24~32℃,最適27℃,若氣候在此範圍內的天數越多,抽蕾越早,產量越高。香蕉的生長在氣溫21 ℃以下明顯減緩,10 ℃以下即停止生長,38 ℃以上將發生生理問題,所以「冬季溫暖、夏季涼爽」是香蕉最適宜生長氣候。此外,霜寒害、風災、水災的發生頻率等都是選擇植蕉地時的考慮事項。

      b. 日照和風,:

       光照充足而不過烈。蕉株過密或光照不足易發生病蟲害,致使採收延遲,產量低,蕉果品質差。香蕉是淺根性高大草本作物,莖高葉大易受風害,應預先防護。

       c.  水分:

       香蕉是需水量高又忌多水的熱帶草本植物,雨量和溫度是影響香蕉生長最重要的氣候因子。香蕉性喜濕潤,雨量過多,要及時排水,根系浸水2~3 天,就被迫進行無養呼吸, 而導致爛根甚至減產。若在營養生長期缺水,則吸收根易老化干枯,葉片變黃;在花芽分化期缺水,則產量低,蕉果品質差。水分供應充足和均衡是香蕉優質高產的前提,調節好土壤水分是增產的關鍵。

       d. 土壤:

        最佳的植蕉土壤為向陽、背風、無鹽分及污染問題的壤質土(Loams)。土壤酸鹼度(pH 值)在5.5~6.8 之間、土壤以土層深厚(高產土層要求60~80 cm 深)、肥沃疏鬆,微坡度、地勢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深、高有機質含量、高保水力及保肥力之壤土或砂質壤土為宜,土壤過粘或過砂、pH過高或過低,都不利香蕉生長。

       e. 灌排水設施:需有良好灌排水設施。

(四)田間規劃管理:

  1. 培育健康種苗---組織培養可以達到去除病原、純化品種、大量培育及預防系統性病害如香蕉黃葉病、毒素病、維管束病害。組織培養大量培育健康蕉苗供應農民種植。由專業組織培養場供應。
  2. 選定蕉園選擇土地:

         以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地表及土壤內部排水良好、無香蕉連坐之地。最佳的蕉園土地選擇條件有:

  (1)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

(2)肥力良好。

(3)排水及通氣性佳。

(4)土壤酸鹼度以pH 5.5 ~ 6.8為宜。

(5)地下水位在1.5公尺以下的各類壤質土壤為佳。

 ↑ TOP

       3. 整地:

香蕉性喜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整地時深層翻犁,增進蕉株根系發育。整地時之耕犁深度至少應為30 公分,且須將犁底層或不透水層打破,避免雨季時土壤內部積水,影響蕉株及其根系發育。整地時應注意灌溉水入水口、排水口的位置、水在園內流動(排水)的方向、適當的坡度設計,並築妥擋水堤。

(1)在有淹(浸)水疑慮地區種植香蕉時,應在整地時即建立高壟植畦,高度至少30 公分。

(2)整地時同時將田區灌、排水系統妥當設計建構。

(3)施基肥及土壤改良:整地建畦時、施用有機質肥料或土壤改良劑如石灰類資材,整地作畦時、使與土壤充份混合。

(4)噴灌水管帶鋪設及漫灌方式:噴灌帶採用雙噴帶,鋪設在窄行中間。

        4. 品種的選定:

為符合經濟效益的考量,可依消費者的喜好(市場的需求)、田間管理的難易、通道的有無等條件細作評估。選擇內外銷耐病、

產量較豐的品種-北蕉或寶島蕉。或抗「香蕉之癌」- 黃葉病的抗病品種,降低損失,提高收益。考量如下:

  1. 在第一年種植或無黃葉病顧慮的土地,可種植『北蕉』或矮化抗風的『台蕉二號』。在疫區或連作土地宜採用耐病品種,如華蕉系之「台蕉5號」、「寶島蕉」及芭蕉中之「玫瑰蕉」。耐病強、豐產品種為宜。
  2. 選種經病毒檢疫、高成活率、發育整齊、產期一致的組織培養苗或種植吸芽苗。吸芽苗、應選來自無病母株、苗齡不超過5 個月、具有「葫蘆頭、筆仔尾」形體的劍芽。如要採用宿根栽培時,宜選擇良好無病母株且塊莖深埋之吸芽苗宿根。

        5. 種苗的來源選定:

     (1) 吸芽苗: 吸芽苗下球莖長出的小植株即為吸芽苗、以「葫蘆頭、筆仔尾」形狀、健康無病(毒素病、黃葉病)劍芽、。吸芽苗以1至 1.5公尺高,球莖短大充實,幼葉狹小呈劍形之劍葉芽最佳。

     (2) 組織培養苗:利用莖頂分生組織培養法,在試管中誘發不定芽,再經網室假植,培育成株高15公分以上之健康蕉苗供田間種植,以採用健康之組織培養蕉苗為佳,具高成活率、發育整齊,搬運省工及有效防治病蟲害發生等多項優點

     (3) 行宿根留萌栽培時,應自強壯無病之母株上選擇塊莖深埋之吸芽蕉苗。

       6.  栽植方式及行株,以採用健康之組織培養蕉苗為佳,具高成活率、發育整齊,搬運省工及有效防治病蟲害發生等多項優點距:

        (a) 正方形種植:行距4 公尺X株距2.1~2.4 公尺,每公頃可種1,800~2,000 株。

        (b) 寬窄行種植:寬行6~4.8 公尺、窄行1.6~1.8 公尺X株距1.6~1.8 公尺,採三角形高畦種植,種植密度每公頃約1,700~2,000 株。

     7. 種植時期:

       香蕉是可終年生產的一年或多年生果樹,氣溫在10 ℃以上,香蕉植株的生育無季節之分,只有生長速率之別。在平地種植北蕉及寶島蕉,一般多於蕉苗定植11~14 個月後採收;山區氣溫偏低、水分匱乏,生育期長達15 個月以上。

       台灣香蕉在一年當中的任何時期種植均有面臨七月至十月颱風威脅的顧慮。應斟酌種植的最佳時間點,使颱風危害的風險降至最低。一般中部以南的香蕉種植適期分散在一月至五月間,以生產品質較佳的冬、春蕉為主,早植的香蕉價格高,受颱風損失的可能性相對較高;晚植(五月以後種植)的香蕉價格較低,產量高,受颱風侵襲的風險較低。中部地區香蕉的種植時期和南部同步,在一月至五月間,生育期長,以生產「高品質」秋蕉為主,蒙受颱風損失的風險高。一年中的任何月份均可為香蕉種植期,將香蕉種植與生產時間分配在全年內,以降低颱風侵襲與產期集中的風險為上策。

       一般蕉園自種植到抽穗約需9.2個月,抽穗至採收需時3.7個月,生育週期約13個月。

                 南部地區----------- 2月下旬至5 月--------生產--冬、春、夏蕉。

                 中部及東部地區-----2---4 月上旬—--------生產--秋蕉

        夏天溫度過高,影響幼苗成活率、須補植。冬季及春季低溫期間,蕉株早期生長緩慢,加上蚜蟲較多,容易感染嵌紋病,宜加強防治蚜蟲、浮塵子。

       8. 防風:

       植株浮頭或果房肥大後,遇強風易倒伏,需立支柱支撐加強防範。種 植後插立防風支柱及種植3個月後中耕作畦,預防蕉株浮頭。香蕉的假莖很脆弱,葉片又很大,非常容易受到風害。

       防風措施

          (一) 選種矮性品種,如‘台蕉2號’。

          (二) 選在春季種植。

          (三) 種植後2~3個月,插立防風支柱。

          (四) 種植後3個月中耕作畦,預防蕉株浮頭。

        9. 排水及灌溉:

         a. 香蕉為需水量較大的果樹,但又忌土壤水分含量過高傷害根群。

         b. 蕉株需水量平均每月約為100 公釐,植株小時可減少灌溉量,雨季時節視狀況可免去灌溉。

         c. 初夏雨水尚未來臨前或冬季枯水期,需加強水分供應,每週供水兩次,每次以使根圈土壤潮濕為原則,須避免過乾與過溼的土壤水分逆境。

         d. 蕉園設置水分張力計來監控土壤水分,當根系密集深度之土壤水分張力達30 分巴時,即應作供水措施。

         e. 水分供應以軟管噴灌最易掌控,省工、省時、省水,亦可避免肥料分佈不均或流失,及黃葉病原菌隨灌溉水流散佈田間。

         f. 蕉株在蕉苗定植初期、花芽分化期及果房發育期,應特別注重水分的適時與適量供給。

         g. 雨季時應注意蕉園排水狀況。

      10. 雜草防除:

          可以人工除草、稻草或塑膠布覆蓋,以減少雜草滋生。

          可使用萬年刈或粒粒春等殺草劑。施用時,不可噴到蕉株,抽穗後再噴用殺草劑。殺草劑使用不慎或用量太多,常導致蕉株畸形、發育受阻、降低產量等。

    ↑ TOP

       11. 除萌及留萌

           a. 除萌:蕉株生育過程中會由塊莖生長點不定時長出側芽。與母株競爭養分及水分,影響通風及日照及病蟲害發生,將無用的多餘吸芽以剷芽器予以剷除,稱作除萌。

           b. 香蕉栽植3個月後,球莖長出吸芽、芽高在30 cm 左右、以剷芽器作縱切除萌易傷母株、動搖植體或傳遞黃葉病病原菌,所以正確的剷芽方法是以香蕉刀或長柄彎刀平貼地面自芽體基部將之切斷後,再挖除生長點。剷芽器在使用過程中,應定時以酒精消毒,以減少黃葉病病原菌藉剷芽而傳播。可藉鐵鏟在土面切除吸芽或點滴煤油至吸芽之中心部分,但避免傷及母株根部。切口應以土覆蓋,減少球莖象鼻蟲為害。

           c. 留萌:母株生長超過5公尺,可預留2 ~ 3個吸芽以便留萌。所留吸芽應為健壯劍葉芽,深埋土中為佳。

        12. 整把與疏果去蕾:

           a. 整把:香蕉終花後、果指向上彎曲時,要進行整把作業,每果把的果指數留取16~21根,去除畸形果指,摘除花蒂。以免消耗養份,果房才能充分的發育,增加果重。

           b. 疏果去蕾:香蕉結果多的可到十多把,難以全部飽滿,應依蕉株發育情形與季節蕉別,選留適當把數。

              通常一片健葉均可留一果把。並依生長期與植株健康葉數、適當留果把數、後去蕾。應疏掉不足1.6 公斤,生長不整齊,獅頭形,可能超過4.5 公斤或三層蕉等應疏掉。花龍蕉、黑皮、白皮春蕉第一把果重往往超重很多,應疏去或疏果。

          13. 清園:

       蕉株定植至抽穗可展開35~40葉片,定期割除病枯葉,可降低病菌感染原,減少黑星病、葉斑病等葉部病害及假莖象鼻蟲、粉介殼蟲與蕉蚜的滋生危害。局部發病葉片,可將感染部割除,若一半以上葉面積出現病斑,整葉均需切除。 

         14.  果房套袋:

       為防止日光曬傷果指、果房遭病、蟲侵襲與灰塵污染,果房於整把疏果後,立即套用果把隔層套袋,預防果指擦壓傷。再套用藍色有孔洞長形的塑膠袋內襯報紙,或褐色牛皮紙套袋,可預防日燒、擦傷及病蟲危害,縮短成熟期,增加產量及確保果房外觀良好品質。香蕉套袋時,宜依不同月旬別於果串下端繫上不同色帶,作為產期產量之預估,並作為控制熟度及採收之依據。

    ↑ TOP

         15.  採收:

              a. 香蕉開花至採收日數

       在高溫季節採收,若熟度(果齡)太高則不耐貯運,而低溫時期熟度可稍提高。例如1 ~ 3月宜採收7分半 ~ 8分飽果串,4 ~ 5月宜採收7分半飽,6 ~ 8月則以7分飽最佳。採收時除參考高屏地區蕉株開花至採收日數資料外,還要參照蕉株的葉片數、每株所留的果手數,以及蕉果生育期間的氣溫與日照情形酌予調整採收適期,才可保持最好的品質,而又不會發生運輸途中的黃熟。 

蕉名

高屏地區

中部地區

 

 冬蕉

 

9 月下旬至11 月上旬終花

9 月中旬至10 月上旬開花

1 月中旬至3 月中旬採收

1 月下旬至3 月上旬收穫

8分熟--100~135 天

129~154 天

 

 

 

                花龍蕉

 

 

 

11 月上旬至12 月中旬終花

10 月中旬至12 月中旬開花

3 月下旬至4 月中旬採收

3 月中旬至4 月中旬收穫

8 分熟---119-132天

154~162 天

 

黑皮春蕉

 

12 月下旬至1 月下旬終花

12 月中旬至1 月中旬

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採收

4 月中旬至5 月中旬

7~7.5 分熟—109-115天

162~129 天

 

 

 

白皮春蕉

 

 

 

2 月上旬至3 月下旬終花

1 月下旬至2 月下旬

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採收

5 月下旬至6 月中旬

7~7.5 分熟—79-105天

124~107 天

 

 

 

大頭夏蕉

 

 

 

4 月上旬至4 月中旬終花

3 月上旬至3 月中旬

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採收

6 月中旬至6 月下旬

6.5~7 分熟---72-79天

103~102天

         

 

          大臍夏蕉

 

 

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終花

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

7 月上旬至7 月中旬採收

7 月上旬至7 月中旬

6.5~7 分熟—67-72天

98~95 天

       

 

 

         尖尾夏蕉

 

 

 

5 月中旬至6 月下旬終花

4 月上旬至6 月上旬

7 月中旬至9 月下旬採收

7 月中旬至9 月下旬

6.5~7 分熟-55-62天

95~83 天

   

 

 

               秋蕉

 

 

 

7 月上旬至9 月上旬終花

開花7 月上旬至9 月上旬

9 月下旬至1 月中旬採收

9 月下旬至1 月中旬

7~7.5 分熟-79-96天

84~122 天

高產蕉園果串重達35~45公斤,中產蕉園30~35公斤,低產蕉園25 ~30公斤。

高品質香蕉條件:指果把之果形整齊,大小適中,飽度8分,果皮沒有擦壓傷,色澤鮮豔,櫥架貯存生命力強,果肉香、甜、Q,為最佳品質。

  ↑ TOP

叁、土壤與肥培管理:

    1. 土壤管理: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及土壤富含有機質之蕉園種植。

       a.肥力分析:

  蕉園在整地時應採取土壤樣本進行分析(肥力、重金屬及農藥等分析),以瞭解土壤基本特性,作為未來土壤管理與施肥管理的參考。

       b.土壤改良:

有機質不足或土壤偏酸之蕉園,可藉充份發酵有機肥及鹼性鈣鎂肥、苦土石灰或矽酸爐渣之施用,在整地建畦時一併處理,使與土壤充份混合,發揮其效用。

       a. 土壤pH值5 以下之強酸性土壤如有缺鈣現象,應於整地時施用2-3 ton/ha 農用石灰,以提高土壤pH 值,並補充鈣源。

       b. 交換性鉀含量低於150 mg/kg 的蕉園,應追施棕櫚灰或草木灰3-5kg/株,隔年施用一次即可。

   2. 合理法施肥:

      香蕉屬大型草本植物,生長快速,生產量大。香蕉是需鉀量特高的作物,植株的鉀含量為氮含量的3~4 倍,足夠的鉀是高產、高品質的關鍵。

       (1) 在一般正常土壤的蕉園中,施用的肥料種類考慮四號複合肥料(11-5.5-22)即可。

       (2) 4號複合肥料的推薦施用量依土壤分析結果,以1.5~2.0公斤/株/年為原則,全量分6次施用,以總量之5%、10%、15%、20%及30%於植蕉後1個月施用第1次,以後每月施用1次,在蕉株抽穗前後(植後5~7個月)施用完畢,雨季時可視降雨情形斟酌調整施用次數與每次施用量。

香蕉園肥料施用量參考表

施用期(植後) 一個月 二個月   三個月 四個月 五個月 六個月
施用率 5 10 20 30 20 15

   3. 尿素、硫胺、過磷酸石灰(鈣)、氯化鉀等單質肥料亦可施用於蕉園,但其相對用量宜視蕉園土壤肥力而調整,適量的氮肥與多量的鉀肥是施用基本原則;依四號複合肥料三要素的比例(2-1-4)調配是簡便的參考。

  4. 蕉園是否補施氯化鉀,應視土壤之交換性鉀含量決定,施用量以每株0.3~0.5公斤為原則,於抽穗前分批施用。

  5. 酸性土壤缺乏鈣或鎂時,應於整地時施用石灰或苦土石灰等資材,既可提供所需養份,又有改善土壤品質的功效。

  6. 綠肥與有機質肥料在蕉園土壤中以改善土壤條件為主,宜於整地植蕉前混合土壤施用,避免在植株生長期間開溝施用,以免傷害根系,導致黃葉病病原菌的入侵。

    ↑ TOP

  7. 蕉株一般應於終花期採集葉片樣本,進行植體分析,瞭解蕉株之養份吸收狀況,作為第2年植蕉(或宿根)施肥管理的參考。中株期蕉株若呈現發育較慢或有施肥不足疑慮時,可在花芽分化期前(即植後3~4個月)採集葉片分析,作為是否需要調整施肥種類與用量的參考。

  8. 雨季期間,不要在雨水稍停時即進行大量施肥,以免造成肥傷,降低肥效。

颱風、水災過後、各種不同狀況蕉園之合理施肥原則如下。

  1. 蕉園內積水、暫時忌用任何肥料或營養劑,以免再次傷害已弱化的根系。待園內排除積水順利,待一、二週後,蕉株根系元氣恢復,長出新根、新葉時,再採分散的原則,增加施用次數,避免造成肥傷。
  2. 蕉園積水情況不嚴重的肥培策略,亦比照少量用肥、多次施用的原則。久雨之後,蕉園絕對忌諱以「趕肥」心態大量施肥。
  3. 蕉株折斷:母株已無保留意義,選擇一離地表較深處長出的吸芽(劍芽)來取代母株。吸芽的施肥要領可以比照種植一個月施肥法。
  4. 蕉株倒伏:當風雨同時來襲,土壤因含大量水分而鬆軟,蕉株承受不住強風倒伏時,根群大部份同時折斷,蕉齡在三個月以上的植株進入花芽分化階段,無經濟價值,已成廢株,可取吸芽另行種植,其施肥要領比照種植一個月施肥法。
  5. 蕉株部份傾斜而未完全倒伏時,立即將支柱及蕉株扶正,並在塊莖位置補充敷蓋土壤,協助蕉株快速復元,待新葉長出後,即可恢復正常的施肥。
  6. 淤泥堆積:當氾濫的河水入侵蕉園,將帶來大量的泥砂,淤積於園內,淹埋蕉株,淤泥深度在 30 公分以上時,蕉株塊莖及周遭根系受泥漿浸漬,水分含量偏高缺乏氧氣數日後腐敗死亡。淤泥深度小於 30 公分的蕉園,儘速清除各別蕉株塊莖周圍的淤泥,增加根部透氣,待蕉株長出災後第一片新葉後才依少量原則施用肥料。
  1. 葉片碎裂或葉柄下折:對植株未來生育應無太大影響。保持蕉株四周潔淨通風,待蕉株長出新葉後,採行少量施肥的管理要領,直至天氣回復晴朗狀態再按正常原則施肥。

  ↑ TOP

肆、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名稱

防治藥劑

稀釋倍數

公頃推薦量

安全採收期(天)

蚜蟲、花編蟲

35%裕必松EC

1000

-

-

37%繁米松SL

1500

-

-

39.5%加保利SC

450

180 ml

15

   

 

          介殼蟲

 

 

40%三落松EC

1000

0.5-1公升

14

56%大利精EW

1200

-

-

40.8%陶斯松EC

2000

0.1-0.5公升

15

50%撲滅松EC

1000

-

-

100G/L(10%W/V)賜派滅SC

1500

0.2-0.6公升

10

20%達特南SG

2000

0.1-0.5公斤

10

20%亞滅培SP

2500

0.1-0.4公斤

7

象鼻蟲

3%加保扶GR

-

36-54公斤

-

 

 

 

 

 

薊馬

 

 

 

 

48.34%丁基加保扶EC

1200

0.3公升

-

16%可尼丁SG

3000

0.1-0.3公斤

10

9.6%益達胺SL

1500

0.2-0.6公升

6

2.8%畢芬寧EC

1000

0.3-0.9公升

9

2.4%第滅寧SC

3000

0.1-0.3公升

-

11.7%賜諾特SC

3200

0.1-0.3公升

12

2.8%賽洛寧EC

2000

0.1-0.5公升

9

 

 

葉螨類

 

10%芬普寧SC

1000

0.3-0.9公升

12

10%得芬瑞WP

2000

0.1-0.5公斤

6

30%賜派芬SC

2500

0.1-0.4公升

6

240 G/L (24% W/V)賜滅芬SC

2000

0.14-0.45公升

7

真菌性病害

41.8%腐絕SC

1000

90 ml

-

80%鋅錳乃浦WP

-

2.3公斤

-

 

 

葉斑病

 

 

28%比多農EC

-

0.42公升

6

75%四氯異苯腈WP

加水至30L/Ha

1.5公斤

14

25%普克利EC

-

0.4公升

6

9%滅特座EC

15

2.0公升

7

 

 

 

 

炭疽病

 

 

 

 

500 G/L (50% W/V)三氟派瑞SC

4000

0.09-0.3公升

18

50%三氟敏WG

4000

0.1-0.2公斤

18

40%甲基多保淨SC

500

0.6-1.8公升

6

23.6%百克敏EC

3000

0.1-0.3公升

12

80%免得爛WG

500

0.5-1.8公斤

21

23%亞托敏SC

2000

0.1-0.5公升

12

24.9%待克利SC

1500

0.2-0.6公升

6

25.9%得克利EW

1500

0.2-0.6公升

6

62.5%賽普護汰寧WG

2000

0.1-0.5公斤

12

 

 

 

黑星病

 

 

 

42.4%白克列SC

-

0.3公升

6

14.17%依普克敏SE

37.5

0.8公升

3

22.8%芬克座SC

-

0.33公升

6

↑ TOP

伍、相關連結:

台灣香蕉研究所

國際有機農業產業發展研討會專刊-有機香蕉生產體系之研發與建立

香蕉良好農業規範

2024 © Lanlix 聯利農業科技 隱私權政策
0
購物車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