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梨為樟科常綠喬木,別名:鱷梨、牛油果、油梨、幸福果(臺灣),原產於中美洲,主要栽培地區:包括以色列、南非共和國、智 利、墨西哥及美國等。台灣酪梨最早係於日治時期1895年即引進,但由於栽培技術無法突破,再加上國人不知酪梨的營養價值及食用方法,因此酪梨在台灣的果樹史上一直沒沒無聞。近年來國人注重健康概念,酪梨營養豐富,食用率年年上升。106年台灣的酪梨種植面積約有733公頃,年產量約8,917公噸,主產地分佈於台南、嘉義、屏東、台東等地。較105年增加50公頃。
(一) 酪梨生長適合之氣候土宜
通氣性及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且以砂質壤土或礫質壤土較佳,土壤pH最適值以pH5.5至pH7.0,但以微酸性生長較佳,地下水位要低於2公尺以上。
特別注意: 地下不透水層(犁底層)需打破,尤其是曾經種過水稻的田及高畦種植。
另其會影響酪梨果園不適合種植的原因: ①排水不好,黏質土壤 、②地下水位高 、③風勢大的地區、④灌溉水源取得不易。
(二) 酪梨繁殖
酪梨種子如曝露在空氣中,則漸失去發芽力,因此最好立即播種或以塑膠袋密封置冰箱下層(攝氏5度)儲藏。播種時,種子尖端向上。如要促進發芽可去掉種皮,或薄薄削去種子尖端。可直播於盆中以免移植時根受傷,為維持品種之特性,一般果樹之嫁接方法,都可適用於酪梨。接穗以當年生,頂芽成熟且將萌發的枝條較容易接活,另嫁接適期:11月至翌年2月。
(三) 植株定植
酪梨一般於春季3~4月和秋季11月為栽植適期。栽種距離依氣候、土壤、品種而定,一般以5至7公尺為宜。酪梨園如栽植距離較寬,初期可間植蔬菜 、木瓜等以增加收益,而園區要選在避風地區,並在果園可種植防風林,減少颱風或強風的損害,可立支柱固定保護:如竹子、錏管等。
(四) 水分管理
酪梨的根系統分布很淺,80~90%之根皆分佈於土壤下30公分處,故不宜用鋤頭除草。由於酪梨之根極需氧,對於浸水極為敏感,在浸水狀態時有利於根腐病之發生,易造成短時間內大量的根死亡。開花前一個月不宜灌溉,以促進花芽分化,待花芽形成後進行灌溉,促進開花結果。結果期也應保持土壤濕潤狀態,如果過於乾旱易引起落果,對果實肥大極為不利。每次灌水不宜過量,否則會引起根群缺氧及發生根腐病而枯死。平地果園可採用噴灌方式,但以滴灌較節省水源。
(五) 土壤及肥培管理
酪梨施肥應以有機肥料為主,不宜開溝施肥, 以免傷及根系,且應離主幹約30cm以上,以防肥傷。注意勿開溝施肥,以免傷及根系,但施肥後宜用果園內收集之雜草覆蓋,以防日曬消失肥效。酪梨容易缺鋅和硼,可施用硫酸鋅100公克/100 公升水,撒施於土壤補充鋅。可施用硼砂補充硼,每兩年噴撒葉面1次,用量約100~200公克/100公升水。
(六) 整枝修剪、疏果及套袋
定植後第二年於離地面35~45公分處剪去,新枝條形成後留3~4枝為主幹,再由每一主幹留4枝亞主幹,而形成較好的骨架,結果樹於每一新梢長出時進行摘心,促進側枝之生長,減少風害及促進結果量。一般於採收後修剪,樹冠內枯枝暗梢剪除,或枝條過於茂密或防礙作業之枝條全部剪除。部分品種直立,徒長枝生長強烈,宜去頂,以抑制其向上生長。砧木萌出之芽條應貼幹剪除,以免防礙接穗之生長。為使樹型展開,必要時可以誘引技術固定樹型。酪梨不宜開心型整枝,樹幹易曬傷。除樹勢衰弱株,否則酪梨不宜強剪。
(七) 雜草管理
酪梨根系很淺,80~90%分佈在土層60公分內,故不宜用鋤頭深耕,用稻草等覆蓋樹幹周圍控制雜草發生及減少水分的蒸發。在坡地生產酪梨應做好水土保持措施,諸如山邊溝、作業道 、洩槽等工作,並配合草生栽培,防止水土流失,穩定地溫 ,對坡地水源取得困難情形下極為有利。草生栽培建立後不可用殺草劑,宜用機械割草,並收集覆蓋於樹冠下,可防止水分散失及增加土壤有機質。
(八) 採收成熟度判斷
果點由明亮光彩轉變成無光彩或有鏽斑,果皮後熟時變紫紅色或黑色之品種,其掛樹果實在接近成熟時果底會顯出紫紅色或黑色。 已知品種者,依採收期採收;未知品種者:每星期採樹上較大的果實,放在室溫下,觀察後熟情形。果實能後熟變軟、表皮無失水皺縮,且切開後食用無澀或苦味,表示該階段果實達成熟期可開始 採收。
(一) 根腐病
病徵:地上部-敗欉、萎凋、衰弱;地下部-根系腐爛、變黑、無鬚根或鬚根很少,疫病菌造成可寄生1000種以上其他植物,如: 樟樹、鳳梨、柑桔等,喜歡潮濕環境:下雨、排水不良,發病的條件:土壤濕度高、排水不佳 。
防治方法:
(1)健康種苗。
(2)避免傳播病原菌:器械、水、土壤、人。
(3)注意水分管理-噴灌、滴灌。
(4)注意排水-打破犁底層或高畦、高土堆栽培。
(5)適當使用藥劑(可參考植物保護手冊推薦藥劑):亞磷酸中和液。
(二) 褐根病
本病害係由容易造成果樹快速死亡。病菌可自根部或地際部侵入感染,一旦根系受感染後,植株的生長勢常變弱,容易黃葉及落葉,後期易發生枯萎死亡的現象。寄主範圍廣泛,有記載之寄主超過130餘種,許多森林樹木及果樹均為其寄主(龍眼、楊桃、印度棗、柑桔、酪梨、釋迦等)在外觀病徵出現不久後,即逐漸乾枯死亡。
傳播:根系接觸、種苗帶菌或病土,於24-33℃生長最好,此病原菌好高溼高溫,因此本病主要發生在春夏的雨季,主要分布於中南部地區,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坡地,尤其是酸性土壤地區。
防治方法:
(1)掘溝阻斷法:在健康樹與病樹間溝深約1公尺,並以強力塑膠布阻隔後回填土壤,以阻止病根與健康根的接觸傳染。
(2)將受害植株的主根掘起並燒燬,無法完全掘出之受害細根,可施用尿素並最好覆蓋塑膠布2星期以上,尿素的用量約為每公700-1000公斤。如該土壤偏酸性可配合施用石灰調整土壤偏中性及鹼性。此方法可以殺死土壤中細根的病原菌,尤其在鹼性土壤更有效。
(3)藥劑防治:37%護矽得乳劑、5%三泰芬可溼性粉劑對病菌也有良好抑制效果,發病株周圍植株比照灌注處理 (於非結果期施用)。
(4)發病地區如不便將主根掘起且該地區具有灌溉系統,可進行1個月的浸水,以殺死存活於殘根的病原菌。
(5)發病初期以外樹木外科手術法切除感染部位後以三得芬及銅快得寧稀釋500倍淋洗傷口及灌注周邊土壤。
(三) 炭疽病
主要發生危害:葉片、莖及幼果,分生胞子堆具黏性,必須靠水傳播,好發於颱風及多雨季節,有潛伏感染現象,會產生桔色孢子泥。
防治方法:
(1)田間衛生、清園。
(2)採收後果實儲存在5~13℃。
(3)注意水份管理。
(4)葉上斑點多,表示樹勢不良,應從栽培管理加強,藥劑僅為治標。
(一) 東方果實蠅 (Fruit fly)
幼果期危害會造成結痂現象,危害多種水果之果實,雌蟲產卵於轉色之果皮內, 卵孵化為幼蟲後取食果肉,造成腐爛、表皮流膠等, 無商品價值。
防治方法:
(1)清園及田間衛生: 清除果園中掉落或被害之果實,以塑膠袋或廢棄之肥料袋盛裝,切忌任意丟棄,因被害果中之幼蟲會跳入土中化蛹,繼續存在於果園中,若未清除將持續成為田間為害的族群,有效地清除園中之被害果實,將會減少園中東方果實蠅的密度。
(2)物理防治-套袋: 有效阻隔雌蟲產卵,防治成本高、費工,侷限特定作物使用。
(3)物理防治-黃色黏紙: 果實蠅類之成蟲對於黃色均有明顯之偏好,可同時防治雌雄蟲,屬短距離誘殺,容易誘得其他非標的昆蟲,造成粘紙在幾天內即因粘滿蟲體而失去效果,須常更換黃色粘紙。
(4)滅雄處理-含毒甲基丁香油誘殺: 甲基丁香油對東方果實蠅雄蟲的誘引力超強,但是不會吸引雌蟲,誘引距離可達1000公尺。東方果實蠅誘殺器每公頃懸掛6個,將誘殺器懸掛於園區四周或園外的遮蔭處,高度約1.5公尺,定期將誘殺器內的蟲體清除,以免蟲體的臭味或蟲體將棉球掩沒,而影響誘殺的效果。
(5)食物誘殺: 果實蠅類雌成蟲在卵成熟前,需攝取高蛋白的物質才能使卵完成發育,利用蛋白質水解物加上較無味道之農藥進行調製,於晨昏期間噴灑於灌木叢園邊之雜草上,可以有效誘引成蟲前來取食,進而殺死雌蟲及雄蟲,目前有0.02%賜諾殺濃餌劑可供使用。蛋白質水解物於田間之有效期間很短,極易因雨水沖刷或日光曝晒而失去效果,因此於蟲數激增時每2~3天持續進行噴灑,當可明顯降低田間果實蠅之密度及果實的被害。
(6)區域防治: 防治策略上不能是個體農戶的單打獨鬥,而是應結合區域內所有的農民來進行。有效率地落實區域共同防治的理念,徹底進行含毒甲基丁香油之懸掛,全年不間斷地誘殺。
(二) 刺副黛緣椿
主要分布:台灣平地到低海拔山區,其寄主為:玉蘭、洋玉蘭、酪梨、柑桔類,以刺吸式口器危害幼果,果實受害初期叮咬處變黑,果實受害後期呈現凹陷。
防治方法:
(1)目前無推薦藥劑,可於防治小果期害蟲共同防治。
(2)依前一年果園受害之嚴重性,每4、3或2星期施用一次, 並於謝花後開始施藥防治。
(3)套袋。
(三) 薊馬
主要危害:受害果表皮褐化,嚴重時表面龜裂。
防治方法:
(1)首重果園之管理,加強樹體之通風性。
(2)果園內與園邊之雜草應適度的管理,減少薊馬棲息場所。
(3)於族群密度高之季節,農友應加強防治藥劑之噴灑,建議每7天即施藥一次。
(4)於落花後之小果期間,更應加強薊馬之防治。
(5)袋口繫好避免害蟲侵入。
台灣的酪梨產量仍不多,目前無出口。雖然每年皆有酪梨進口,但其進口量並不多,品質較無法符合國人口味,因此台灣的酪梨因 品質較佳、較新鮮、價格較低而在國內市場具競爭優勢。未來酪梨產業必須加強栽培管理技術,提升高品質的比率,建立分級清楚、適度包裝及透明運銷通路的完善制度,持續提升競爭力,方能面對進口果品的替代性競爭。
文章來源: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臺南區農業改良場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