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藷( Ipomoea batatas (L.)Lam.),英名為Sweet pota-to ,屬於旋花科(convolu-vlaceae)甘藷屬( Ipomoea ), 具匍匐地面生長特性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番藷、地瓜、山芋、玉秋藷、甜藷、紅苕、朱藷、赤藷、金藷等多項別稱,又因藷塊肉色不同,可分為紅藷、紅 山芋、黃藷、白藷等。甘藷原產於熱帶美洲,為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重要的飼料、糧食作物及工業原料。
台灣據載約在十七世紀初,明末荷蘭佔領時期,由中國大陸褔 建引進栽培,曾於民國40~60 年間,生產面積一直維持在20 ~40 萬公頃,年產量200 ~340餘萬公噸,是為最鼎盛時期,主要供為當時農村副業重要的自給飼料及輔佐糧食;隨後由於用途的變遷,進口飼料玉米取而代之,甘藷需求量因而銳減,栽培面積也逐年大幅降低,最近幾年,國人飲食及膳食結構迭變,食用或食品加工用甘藷及葉菜甘藷漸受消費者青睞,。甘藷的營養成分相當豐富,對人體保健功能裨益甚大,除了含有與穀類作物等量的澱粉外,並含有蛋白 質、脂肪及植物性纖維、維生素A1 、B1 、B2 、C 和礦物質中之鐵、鈣等多種營養元素。其中尤以甘藷塊根纖維素含量佔40%,可吸附大量的水份,在消化管內不易被消化,因而吃甘藷食物可達到預防便秘,促進 排泄的神奇效果。
(文章來源:甘藷良好規範)
(文章來源:甘藷良好規範)
(文章來源:甘藷良好規範)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