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紅龍果產業由民國80年代開始發展,其間歷經88-92年的快速增長期、93-98年的盤整改進期及99年迄今的蓬勃擴張期三個階段。早期農民栽培品種以白肉種為主,之後因推出不需人工授粉的優質紅肉品種,開啟了新一波種植熱潮,目前紅肉種的栽培面積已超過白肉種。因栽培技術門檻低、植株適應力強,全臺各地幾乎都能種植紅龍果,106年栽培面積達到2,846公頃,總產量66,126公噸,短期間量能大增的結果,造成國內市場逐漸出現供需不平衡的現象。
紅龍果果實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與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外觀優美討喜,因此頗受消費者歡迎,且在面臨氣候變遷的衝擊下仍有穩定的產能,實為優良的果樹栽培品項。為促進紅龍果產業的健全發展及提升市場競爭力,特請本場同仁對紅龍果栽培管理、肥培管理、病害管理、蟲害防治與採收後處理技術等五大面向撰文闡述,提供栽培業者參考,於紅龍果栽培管理上加以運用。
紅龍果(pitaya、dragon fruit) 又稱火龍果、龍珠果或仙蜜果,為仙人掌科三角柱屬多年生半攀緣性肉質植物。原產於中美洲,目前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均有種植。臺灣地區於 80 年代開始進入紅龍果產業化生產,106 年栽培面積達 2,846 公頃,產量 66,126 公噸,為發展十分迅速的果樹品項。種植區域遍佈全台,但主產區以彰化縣、南投縣、屏東縣與嘉義縣等中南部縣市為主。
一、品種
臺灣地區紅龍果品種以三角柱屬 (Hylocereus) 為主,可分為白肉種 (Hylocereus undatus Britt. & Rose) 與紅肉種 (H.polyrhizus (Weber) Britt. & Rose;H. costaricensis (Weber)Britt. & Rose) 兩大類。白肉種為以越南白肉種為臺灣種植品系代表,果實為紅皮白肉,果形可細分為長橢圓形與圓形兩類,花期由 5 月至 9 月,具自交親合性不需人工授粉即可順利著果。全果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約為 12-16° Brix,果肉中心則可達 18-21° Brix,風味與成熟度有關,成熟果果肉肉質清脆略帶酸度,完熟果則肉質偏軟、酸度低、糖度高。果皮色澤易受光線影響,故栽培過程中,多以具遮光效果的牛皮紙袋等資材作為套袋,使果皮呈現亮紫紅色。植株較易受強光危害出現枝條黃化的曬傷情形。紅肉種部分品種多樣,外觀為紅皮、果形為扁圓形、圓形或橢圓形,果皮與果肉色澤隨品種差異由深紅至紫紅色均有,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於白肉種,中心含量達 19-22° Brix,果肉質地較軟,果肉具香味。可分為自交不親合需人工授粉品種,如蓮花、福龍、帝龍與蜜寶種等,因需要在夜間進行人工授粉作業,工序繁雜、耗工費時,此類品種已逐漸淘汰。另一類為自交親合型,不需人工授粉即可產生果重 600 公克以上的大果,如大紅種及富貴紅種,為目前栽培主流。因此類具自交親合、大果及糖度高的品種育成,使臺灣紅龍果產業快速發展。
二、生育特性
( 一 ) 根:紅龍果的根喜好在通氣性及保濕良好的區域生長,在田間多分布於土面下 30 公分以內的區域,採橫向生長。紅龍果的根系在浸水缺氧、施肥量過高及使用未腐熟堆肥的環境中易造成根系死亡。另紅龍果枝條與支柱接觸面會產生不定根纏覆支柱,藉此固定植株往上攀附生長,而此類根系亦具有養分吸收能力。
( 二 ) 莖 ( 枝條 ):紅龍果枝條又稱肉質莖,外觀為蔓藤狀的三角柱,外層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蠟質與角質層保護,中間具有肥厚的葉肉組織是貯藏養分的地方,植株樹勢健壯、養分累積充足時,枝條呈現肥厚飽滿狀態,若植株大量留果、樹體養分過度消耗時,則會呈現乾扁狀態。因此,枝條的肥厚狀態是樹勢是否健壯的判斷指標之一。單一枝條留存長度需與支架高度搭配,一般約留 90-120 公分之間,與地面應保持 30 公分以上的距離,不可垂觸地面。
( 三 ) 花:紅龍果的花為完全花,具有萼片、花瓣、雄蕊與雌蕊等花器構造。雌蕊位居中央具有約 20 公分長的花柱及多分叉觸手狀的柱頭,周圍則有一
圈雄蕊包圍。花柱長短及柱頭與雄蕊群的位置為決定紅龍果是否需要夜間人工授粉的關鍵。當花柱太長、柱頭與雄蕊的位置太遠時,此品種就需要人工授粉才能順利著果,如蓮花或福龍種。而越南白肉、大紅及富貴紅種其花柱與雄蕊幾乎在同一平面,開花後花粉可直接散佈在柱頭上完成授粉步驟。
( 四 ) 果實:紅龍果果實歸類為大漿果,可分為果皮、果肉與種子三部分,果皮外部的鱗片狀構造為萼片,發育初期呈綠色,隨果實成熟度逐漸轉紅,萼
片轉色程度可作為果實採收指標之一。果肉則是由胚珠柄發育而來,果實大小與種子數量有關,因此經過充分授粉的花朵,在子房內可產生大量種子,順利形成大果。
三、栽培環境
紅龍果為耐旱忌濕的果樹,果園以排水良好不會淹水的場域為首選,若田區地勢較低窪且易積水,則需在田間規劃排水渠道並採用高畦種植,畦面寬度可配
合支架及田間操作模式進行調整。此外,紅龍果雖然耐旱,但在進行經濟生產時,為維持產量與品質,水分供應系統則不可缺少,因此需視田間狀態設置灌
溉系統,目前常見灌溉系統多以微噴灌設備為主,可搭配液體肥料使用,灌溉水直接施用土壤表面,可避免噴濺到枝條上,造成莖潰瘍病等病害蔓延。果園
若易受強風吹襲,應在迎風面設置防風網或防風林,減少枝條及果實摩擦受損。
四、栽培模式
( 一 ) 定植:臺灣紅龍果栽培需搭配支架,可分為垣籬式及單柱式兩大類,其中以垣籬式較為普遍。在行株距方面,一般行距為 2.8-3.2 公尺,垣籬式株距由 30-100 公分不等,單柱式則為 2-2.5 公尺。支架高度約為 1.2-1.8 公尺,以配合田間工作人員身高約至胸口高度,便於後續枝條管理作業為原則。單一支柱定植 1-2株種苗,採留單一主幹方式至棚架頂端,再分留結果母枝及結果枝。單株結果枝數量需配合株距調整,株距 30 公分,單株留 8-12 枝;株距 100 公分,單株留30-40 枝。單一結果枝由萌芽到最後修剪汰除約需 2 年時間,待第 3 年冬季修剪時由枝條基部剪除。
( 二 ) 修剪:紅龍果修剪可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於果實產季結束後 (11-3 月 )進行,主要剪除 3 年生以上及受到病蟲危害的老化枝條,此類枝條應由枝條基部 ( 即分支位置 ) 完全剪除,不要留存過多的短枝,避免新梢抽萌過多以及造成爾後植株頂部結果節位上抬與病原孳生死角。第二階段於新梢抽萌後選擇位置適當的新梢保留作為結果枝,其他過多的新梢則儘早剪除。第三階段為抹芽處理,由於紅龍果生長勢強由 11 月開始至隔年 4 月在枝條的任何節位均可能抽萌新梢,應在芽體抽萌初期提早除芽,以免養分過度消耗。
( 三 ) 疏花及疏果:紅龍果在中部地區於 5月初 ( 紅肉種 ) 及 5 月中旬 ( 白肉種 )開始產生花蕾,進入生殖生長期。平均約 15 天產生一批花苞,在夏季 7-8
月花苞出現週期會縮短至 7-10 天,而最後一批自然花期白肉種為 9 月中下旬、紅肉種為 10 月上旬。而紅龍果每批花苞形成數量會呈現大小批輪替產生,因此在大批花形成時應提高疏花量,避免留果量太多而造成樹勢提早弱化。在留花原則需視植株枝條總數加以調整,以 5 個枝條留 1 果且搭配隔批留果,確保每一粒果實在生長過程中均獲得充足的養分。
( 四 ) 果實管理:紅龍果花朵於夜間開放,花瓣於隔日上午逐漸萎凋,約在第 4日花冠筒 ( 花瓣 ) 基部產生黃色離層時,將枯黃花冠筒摘除留下綠色幼果,
此時乾褐的花柱可一併剪除,待傷口癒合後即可進行套袋。紅龍果果皮色澤與套袋種類有關,透光性強的網袋果皮顏色會偏暗紅色,遮光性高的牛
皮紙袋或不織布袋等,果皮顏色則會呈現亮紅色。
五、產期調節
紅龍果主要產期由 5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約有 12 批以上的果實產出,若未合理進行產期與產量調節,則容易造成樹勢衰弱、果粒變小與品質下降等問題發生。因此,必須在紅龍果果品生產期間進行產期與產量調節。產期調節的模式可分為主產季內 5-10 月的產量調節與非主產季 11-4 月的夜間燈照產期調節兩種。在主產季內的產期調節分配應先瞭解市場趨勢脈動,目前紅龍果的市場出貨量高峰主要落於 7 月,因此為適度減少 7 月的市場果實總生產量,須回推至5 月中旬之後,紅龍果開始形成花蕾時就必須減少留花量。同時提早執行疏花作業,根據植株狀態調節單株留果量,目前適宜的單株留果模式為 5 個枝條留 1 果的枝果比例 (5 支留1 果 ),並且搭配隔批留果,即一個月生產一批果實,則可有效掌控果實品質,生產平均果重 500 公克以上的優質果,並避免因留果過多而使得果粒變小與樹勢快速弱化。
在冬季與春季的非主要產期調節方面,因紅龍果為長日植物在日長大於 12 小時以上可進行花芽分化,在臺灣春分至秋分之間為紅龍果自然花芽分化期。果實正常產期則為 6 月至 12 月上旬,而生產 12-2月冬季產調果或 5 月春季產調果,可利用夜間燈照方式進行暗期中斷或延長日長時間進行產期調節。
紅龍果因怕浸水,低漥地或水田轉作,除應做高畦栽培外,若土壤有犁底層,於種植前需以機械打破犁底層,地下水位高者或鄰田為水田者,應於田區四週圍開深溝,搭配抽水設備,避免田區積水,影響紅龍果生長。紅龍果若種植於酸性土壤,其土壤鈣鎂含量常偏低,因此建議需以石灰石粉或苦土石灰施用於土壤並耕犁入土,以改善土壤酸鹼度,提高土壤鈣鎂含量與作物養分利用率。紅龍果因根系淺,施肥管理應著重有機質肥料補充,其中堆肥因具有保肥力及改良土質之效果,土壤過於黏重者,施用堆肥可增加土壤疏鬆性,避免土壤乾硬,限制根系生長。施用堆肥可誘使根系順利生長並將生育期施用之化學肥料保留於表層土壤中,避免肥分下滲至底層土壤,導致紅龍果根系吸收不到養分,因此,建議應於紅龍果最後一批果實採收後,於枝條修剪期,施用腐熟堆肥,以提高往後施用化學肥料之功效。腐熟堆肥可選用肥料品目編號 5-09 或 5-10 等之堆肥。
紅龍果因批次留果,施肥宜少量多次,切勿一次大量且密集施用化學肥料,以免過量施肥導致土壤鹽害,影響植株生長,因紅龍果對重肥較不敏感,許多農友過量給肥,直到植株衰弱,無法生產時,其土壤EC 值皆已極高,此時,無法輕易使其回復生長,不僅影響紅龍果生產,易造成土壤劣化、浪費施肥成本及增加環境負擔等缺點。紅龍果追肥時應使土壤濕潤後,條施於畦面上,施肥位置與施用堆肥位置一樣,約近畦溝往內 20-30 公分處。紅龍果可進行草生栽培,選留田間矮性草種,或種植單一草種皆可,草種可選用多年生豆科植物,因其根系生長較深,可增加土壤孔隙,有助於雨季水分排除,提高土壤氧氣通透性,此外,豆科綠肥常伴有根瘤菌與其根系共生,較不競爭主作物養分,而底土層養分可經由草種根系吸收後,回流至植體,植體死亡後,分解釋放的養分,可供紅龍果根系吸收,且草種殘體分解過程有助於維持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土壤有機質緩慢累積。草生栽培因畦面覆蓋草種,具調節土溫與土壤水分變化之功能,有助於果實品質之提升。
紅龍果施肥建議如下 :
1. 紅龍果施基肥前應檢測土壤肥力特性,採土位置為畦溝往畦面20-30公分處,若土壤 pH<5.0 者建議可施用石灰資材改良土壤,於冬季修剪枝條時期並於
施基肥前約 20 天,依土壤鎂含量,選擇施用石灰石粉或苦土石灰,每公頃施用 1,000-2,000 公斤並與土壤混合或覆土,藉以調整土壤酸鹼度並補充鈣與鎂。
2. 紅龍果根系淺且分布廣,應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以利保肥與促進根系生長,有機質含量低於 2%,每公頃用 30-40 噸堆肥;有機質含量介於 2-3% 者,
每公頃用 10-15 噸堆肥;有機質含量高於 3%,每公頃用 6,000-8,000 公斤堆肥。堆肥可選擇氮含量 2% 左右且 pH 與土壤互補者。於冬季枝條修剪期施用後與土壤混合或覆土。
3. 肥料三要素用量為 N-P2O5-K2O=220(280)-160(220)-240(320),肥料分配率與要素施用量如下表一與表二所示,單質肥料施用量如表三所示,複合肥料施用量如表四,其中複合肥料種類,可依土壤肥力及植株生育狀況調整,如與 4 號複合肥料 (11-5.5-22) 輪用等,並非一成不變施用 43 號複合肥料(15-15-15)。
4. 另於施肥區間可噴施即溶肥料於紅龍果根系,營養生長期與幼果期可噴施200-400 倍高氮液肥如台肥即溶 1 號、開花期可噴施 200-400 倍高磷液肥如台肥即溶 4 號、果實轉色期可噴施高鉀液肥如台肥即溶 5 號或 6 號肥料。噴施肥料與否可視植株生育狀況作調整。紅龍果生產期,可月初施用粒狀肥料,月中施用液體肥料,如此交替施用。
5. 雖紅龍果對重肥反應不靈敏,但長期施用過量肥料易導致土壤鹽分蓄積,提高土壤 EC 值,且應注意含鈉資材來源與用量,避免過量施用,另也不建議使用未堆肥腐熟之禽畜糞,以免土壤養分不均與重金屬累積等負面效應發生。此外施肥位置應著重於新根生長處,應施用於枝條外側靠近畦溝之畦面上,切勿施用於植株主枝條處之土壤。
一、紅龍果病害介紹
( 一 ) 莖潰瘍病 (Stem Canker)
莖潰瘍病由子囊真菌 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 所引起,可危害植株肉質莖及果實,造成莖部腐爛,並嚴重影響果實外觀。初期病徵在枝條或果實上呈現淡黃色病斑,中間有一個的針頭大紅點,隨著病斑擴展成紅褐色潰瘍斑點,小褐斑中央開始產生柄子殼,逐漸癒合成大褐斑;病斑到後期會破裂、穿孔,乾孔內緣密生柄子殼。罹病枝條或果實於高溫高濕環境下,會使肉莖軟爛,嚴重時可腐壞至僅剩中心維管束。罹病末期組織上產生的穿孔破裂斑內,含有大量柄子殼可做為田間二次傳播源,特別於高溫多濕時期,如梅雨與颱風季節,可藉雨水飛濺傳播,再由罹病枝條傳播至花器、果實上。
( 二 ) 炭疽病 (Anthracnose)
炭疽病菌主要為害紅龍果果實,有時可為害枝條。於枝條上為黑褐色或紅褐色小斑塊,繼續擴大黑褐色至褐色圓形病斑。感染果實時,此圓斑會隨著果實轉色成熟期開始產生病徵,初期呈現褐色凹陷小圓斑,持續擴大為褐色圓形大病斑,有病斑上會產生同心輪紋狀為該菌之分生孢子盤構造,於高溫高濕環境下,病斑表面會溢出大量粉桔色、鮭紅色至黑灰色的分生孢子堆。其孢子為濕性孢子,主要透過雨水飛濺傳播感染,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盤或菌絲型態存在於枝條病斑上或枯死的病組織上為其初次感染源來源。在臺灣 5 月至 9 月高溫高濕多雨的季節,隨著每一次降雨及露水,持續地靠風雨飛濺攜帶,感染至幼嫩枝條、果實或傷口組織,造成果實病斑。
( 三 ) 基腐病 (Basal Rot)
本病害其主要感染植株根基部,常在下雨過後、潮濕田區現後由植株基部開始出現水浸狀並向上蔓延,基部切開呈現枝條肉質部分褐化。本菌以卵孢子型態殘存於土壤中,在高濕度環境下,透過釋放游走孢子進行傳播。本病容易在炎熱潮濕的夏季發生,且與植株傷口產生十分相關,若遇颱風侵襲、田區積水或除草後下雨情形,則病害易迅速發生及蔓延。
( 四 ) 濕腐病 (Wet Rot)
本病害為採收後果實罹病常由花柱或果梗切口處入侵,向果肉方向產生水浸狀軟腐,發生十分迅速,2-3 天果實即完全水浸狀腐敗,且果皮與鱗片易剝落。濕腐病若感染於幼果,造成果皮與果肉內部褐化腐爛,果皮也出現紅綠相間的不正常顏色。
若花苞染病則容易產生水浸狀潰爛情形。此病原菌藉風雨傳播,以孢囊孢子為主要感染源,可能殘存於果園之空氣、落花、落果與土壤表面,於連續降雨之高濕環境下,經由傷口或衰弱組織侵入,迅速導致腐敗;濕度高時於病組織上產生黑色長柄孢囊,成為田間二次感染源。一旦發病後,可於 2-3 天內造成嚴重濕腐病徵。
二、紅龍果病害管理對策
防治方法:
( 一 ) 健康種苗:紅龍果目前多以成熟枝條進行無性繁殖,帶有潰瘍病或炭疽病病斑之枝條常可作為田間初次感染來源,因此應從健康未發病的田區取得枝條或者進行枝條消毒才可進行繁殖,以避免將病原菌引入田間。
( 二 ) 避免於下雨天或陰雨天搶收果實或除草:濕腐病與基腐病常於下雨後於濕度高的狀況下透過傷口入侵,並且侵染速度極快。因此建議避免於下雨天或陰雨天搶收果實或除草。若必需在這樣的氣候狀況下收穫或除草,則應注意植株傷口的消毒。目前並沒有針對濕腐病或基腐病登記的藥劑,但可以利用 4-4 式波爾多液於下雨前後進行防治,須避開花期使用。
( 三 ) 嚴格清園:許多病原菌可在組織病斑上殘存,果園受害時即應嚴格實施清園。若肉質莖上之潰瘍病斑已出現黑色小點或者出現炭疽病褐色斑,應盡速剪除並移出果園銷毀;若枝條僅出現少數病斑,可用乾淨的刀具將病斑挖除,可減少病原菌的傳播,使用後之刀具可用 0.5% 漂白水浸泡 5 分鐘殺菌,避免病原菌藉由刀具傳播。另花器亦是濕腐病、炭疽病及潰瘍病菌殘存的構造,因此謝花後立即修剪殘花病移除田間,避免殘花上的病原菌成為田間二次感染源。
( 四 ) 設施遮蔽:炭疽病、莖潰瘍病之分生孢子可藉由雨水飛濺傳播,初期營養生長期侵染枝條以殘存,因此果園應避免使用頂部噴灌方式供水,若有罹病枝條為清除徹底,則可透過水分灌溉由上而下感染產果枝上的的花器與果實。此外,果園四周可架設較高之防風網或種植綠籬等,以阻隔來自鄰田噴濺之水滴。
( 五 ) 適當的栽培管理:選擇通風良好、日照充足的田區種植,並適當的修剪枝條,避免昆蟲、蝸牛及螞蟻取食以降低傷口之形成,可減少枝條相互碰觸產生傷口,以減少病原菌之傳播,可有效減低病害的發生。
( 六 ) 化學藥劑防治:紅龍果的病害目前僅有莖潰瘍病有登記用藥,炭疽病或濕腐病可以參考莖潰瘍病登記藥劑進行防治,或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網址:https://otserv2.tactri.gov.tw/ppm/)用藥。
( 一 ) 蛾類:
根據紀錄,有多種蛾類幼蟲會取食紅龍果植株,包括莖幹、花器與果實,其中較常見為斜紋夜蛾與毒蛾類。斜紋夜蛾為十分常見之害蟲,食性廣而雜,危害各式果樹、蔬菜、花卉。雌蛾交配後飛至田間,產下內含數十至上百顆卵粒之卵塊,外覆黃褐細毛。其幼蟲外皮光滑,呈墨綠至暗褐色且具黑斑,啃食紅龍果植株,並逐漸向外擴散。老熟之幼蟲有「晝伏夜出」之習性,並於土壤縫隙內化蛹,待羽化後交配、產卵,再次造成危害。毒蛾類亦是在植株產下卵塊,其幼蟲顏色較為鮮豔,體覆細毛,不可以手觸碰按壓,以免細毛內之毒液造成皮膚紅腫、發炎。
防治重點:
由於這些蛾類食性廣,可以雜草維生,其危害較常發生於欠缺管理或草生栽培之果園,因此首要重點即是控制田間雜草之密度與高度,草生栽培之地被不宜超過 15 公分,以免孳生蟲害。田間發現之卵塊應隨手摘除並攜出丟棄或徹底揉碎,不可放任不管或棄置於地面,以免幼蟲孵化、擴散後造成嚴重危害。建議可長期吊掛斜紋夜蛾之性費洛蒙誘引器,藉此降低田區害蟲密度,亦可偵測蟲害發生情形。性費洛蒙誘引器需遵照建議吊掛密度設置 ( 約 10-8 個 / 公頃 ),陷阱間不宜過密,並應定期更換誘引藥劑。害蟲發生時應及時以推薦藥劑或非農藥資材進行防治,以免危害加劇。
(二 ) 果實蠅類:
平常「果實蠅」與「瓜實蠅」喜好的作物有所不同,但在紅龍果上可同時發現這兩種害蟲。瓜、果實蠅雌蟲會以產卵管戳刺紅龍果實後產卵,並造成果表傷疤。若卵成功孵化,則蛆蟲會在果肉間鑽食,並造成果實腐敗而失去商品價值。成熟之蛆蟲會鑽出果實,彈跳至地面,於土壤縫隙間化蛹。成蠅平時可棲息於周遭雜木林休息、覓食,待需產卵時再前往果園危害。
防治重點:
由於瓜、果實蠅同時可危害紅龍果,故應同時防治,且這類害蟲以藥劑噴灑防治效果不大,應改以「誘引」與「隔絕」為主要管理模式。「克蠅香」是針對瓜、果實蠅所設計的複合式誘引劑,可大量且快速降低田間雄蠅密度,很適合運用在紅龍果園區,吊掛時亦須注意保持適當間距。另外,亦可利用酵母球誘引陷阱,同時誘殺雌、雄蠅。黃色黏紙或噴膠也能同時誘殺雌、雄蟲,但因為是利用害蟲視覺反應引發誘殺效果,應設於明顯位置,並定期更換,以維持效果。
( 三 ) 金龜子:
白點花金龜屬之金龜子會受紅龍果吸引,飛來並停棲於植株上。金龜子可能會取食紅龍果莖幹,造成傷口並引發感染;其鉤爪於爬行時亦會造成幼果果表損傷,致使商品價值下降。金龜子幼蟲居住於土壤內,即俗稱之「雞母蟲」,以腐植質 ( 有機質 ) 為食,老熟幼蟲於土中做蛹室,羽化成蟲後爬出土面活動、覓食。
防治重點:
首先,噴灑藥劑防治金龜子的效果有限,應以其他防治策略降低危害。由於金龜子幼蟲以腐植質為生,故園內應合理施用有機質;過多有機質會使金龜子於田間孳生,亦會吸引其前來產卵。因白點花金龜類喜食腐熟水果,可至菜市場索取淘汰果品 ( 鳳梨皮、香蕉效果最佳 ),放入臉盆等容器後,置於田間誘殺之。此類金龜皆為日行性,趨光性極低,不建議以燈光誘集來防治。
( 四 ) 椿象類:
草生栽培或欠缺管理之果園較容易發生椿象危害,常見的類群有椿象科與緣椿科等昆蟲。椿象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其口針較小型害蟲粗,故對植物本身造成的直接傷害也較大。當花苞、幼果遭椿象吸食後,會產生點狀傷疤,甚至會發展成顆粒狀突起,嚴重影響商品價值。
防治重點:
椿象為廣食性害蟲,平時喜歡棲息於雜草、灌木叢間,紅龍果產生花苞、幼果時再前來吸食危害。因此,草生栽培時應妥善控管田區地被高度,若無暇修剪,則建議舖上雜草抑制蓆,以免孳生椿象等害蟲。椿象可以植保手冊推薦的廣效型藥劑進行防治,但因體型較大,目前暫無適合的誘引劑或有機防治資材。苦楝油與皂素可能有些許防治、趨避之功效,或可提早套袋,以阻隔椿象取食。
( 六 ) 薊馬類:
薊馬為常見的廣食性小型害蟲,取食各式作物、路樹與雜草等。正如一般小型害蟲,薊馬於高溫乾燥時繁殖速度快,半個月內即可完成生活史。薊馬取食植物幼嫩組織,體型小且喜歡躲藏於植株縫隙中,故危害初期不易察覺。受害植物組織產生不會痊癒之傷疤,影響植物後續生長,亦會嚴重降低作物產品價值。
防治重點:
由於薊馬危害不易立即查覺,建議於受害高風險期提前進行預防。當溫度高、氣候乾燥,且植株正在發育花苞至幼果等幼嫩組織時期,應以推薦藥劑或非農藥資材針對薊馬進行防治,並加強花苞、果梗、鱗片等縫隙處的施藥,以免薊馬躲藏危害。平時應做好田間雜草管理,且受害而淘汰之花穗、幼果不可棄至於田間,以免薊馬轉移至健康植株危害。
( 七 ) 蚜蟲、介殼蟲:
蚜蟲、介殼蟲皆為半翅目昆蟲,常見於各式作物,於紅龍果上多危害嫩莖、花苞與幼果。此類害蟲以針狀口器刺入植物後,吸取植物汁液,可能造成植株衰弱;此外,它們還會排出大量蜜露,引發雜菌孳生,造成「煤煙病」症狀,其皮蛻與蠟質分泌物等亦會汙染果品。
防治重點:由於蚜蟲、介殼蟲繁殖速度快,故於田間發現害蟲時應立即防治,避免危害加劇;或於高溫、乾燥時提前預防,抑制害蟲族群密度。防治時可以使用推薦藥劑或非農藥資材,並加強嫩莖、花苞與幼果等處的施藥。平時應妥善控管田間雜草,且由於此類害蟲會與螞蟻共生,嚴重時應同時針對螞蟻進行防治 。部分天敵昆蟲如草蛉可捕食此類害蟲,可依田區需求斟酌施放。
( 八 ) 螞蟻:
螞蟻為十分常見的昆蟲,種類多且食性繁雜。在紅龍果園,螞蟻的角色是很特殊的。適量的螞蟻族群,可取食紅龍果植株本身產生的蜜露,有助於減少煤煙病的產生;螞蟻有時也會捕捉田區內的害蟲,減少蟲害發生。然而,螞蟻族群數量過多時,可能會囓咬紅龍果生長點、花苞、幼果等幼嫩處,影響作物生長與果品生產。螞蟻亦會搬遷、保護介殼蟲等害蟲,造成害蟲擴散與族群上升。根據研究記載,紅龍果園較重要的害蟻有熱帶火蟻、黑棘山蟻、長腳捷山蟻等 14 種。
防治重點:
防治螞蟻切記不可以農藥噴灑防除,不但無法達到防治效果,還有汙染環境與農藥殘留的風險。由於螞蟻為社會性昆蟲,其蟻后與幼蟲等皆躲藏於蟻巢內,故應施以餌劑,讓工蟻將毒餌攜回巢內分食,才能有效控制螞蟻族群。目前市售農用螞蟻餌劑只有針對火蟻類所設計的產品,其誘餌以蛋白質、油脂為主,對其他嗜甜的螞蟻種類效果較差。農友若有防治需求,可自行配置硼酸餌劑。取適量之糖與水,熬煮糖水至膠狀,並加入 1-6% 之硼酸 ( 可至藥局購買 ),混合均勻後,即可塗抹於塑膠管等容器內,並置於田間供螞蟻取食。此配方為緩效性誘餌,一般約兩週至一個月可見成效。
( 九 ) 蝸牛、蛞蝓:
蝸牛、蛞蝓等軟體動物多以植物為食,喜於夜晚、雨後等濕度較高時出來危害植株。蝸牛以口器嚙食火龍果莖幹、花苞、果實等處,造成植體缺刻並留下糞便與黏液痕跡,影響植株生長與商品價值。
防治重點:
針對蝸牛、蛞蝓等害物,可於田間施用聚乙醛餌劑加以誘殺。此外,苦茶粕等非化學農藥資材亦有防治效果,唯施用時需遠離水源,避免誤殺水生生物。或可將寶特瓶剖開後,遮掛於棚架、植株基部,藉此阻隔蝸牛向上爬行、為害。
紅龍果 (Hylocereus spp.) 又名火龍果、仙蜜果,為仙人掌科三角柱屬 (Hylocereus) 多年生攀緣性肉質植物,原產於中南美洲各國,目前已擴及熱帶及亞熱帶國家,為國際上新興之優質果樹。紅龍果依果肉顏色可分為白肉種紅龍果及紅肉種紅龍果,果實含有豐富維生素、葡萄糖、礦物質及高抗氧化力之甜菜紅素 (betacyanins)。在臺灣紅龍果產量多集中於7-9 月,使得售價降低,有短期貯藏與外銷需求。因此,必須強化採收後處理及保鮮技術,利用短期貯藏技術調節市場供應量,以解決國內市場飽和現象。但採收後紅龍果外觀容易於外銷檢疫處理或貯運過程中,出現鱗片失水、枯黃、捲曲或貯藏病害發生等現象,導致果實外觀品質降低,賣相變差。
果園產品採收後處理為田間栽培管理的延伸,目的是維持或提升園產品採收後至消費者購買、食用時的品質,並透過貯藏技術增加園產品銷售距離或是延長供應時間。紅龍果的成熟期多在高溫多雨的夏秋季,果實採收後在常溫下存放容易因果實失水、鱗片乾枯、老化、腐爛等,導致商品價值降低或喪失。紅龍果採收後在常溫下放置 3天鱗片便會開始有黃化、乾扁及變褐的現象;放置7-10天果實外觀因失水皺縮、鱗片萎凋褐化、果肉失去脆度,但果肉風味尚不致劣變,仍可食用;放置超過10 天果皮開始出現炭疽病、褐斑病等採後病害,果肉食用口感不佳。為避免果實品質劣變及商品價值降低,紅龍果須利用採收後處理技術,以延長櫥架壽命及品質。一般採收後之貯藏多採用低溫處理,可降低果實採收後的生理變化,如呼吸作用、蒸散作用等,然紅龍果屬熱帶果樹,不適當的低溫貯藏易引起寒害。因此,為確保紅龍果果實若有短期貯藏之需要,需要適當的採後處理方法,以降低貯運期間果實品質的劣變,延長櫥架壽命,達到分散內銷市場供貨期及拓展外銷貯運之目的。
一、採收
適當的採收成熟度在果實採收後處理是很重要的一環,可減少產品損失、維持品質、降低損耗及調節產品耐貯運性等。由於紅龍果為非更年性果實,採收後的呼吸速率與乙烯產生量皆低,不像更年性果實採收後仍會繼續後熟。紅龍果採收當下的成熟度會直接影響果實的風味與品質。採收成熟度過熟或不足會影響貯藏或櫥架壽命及品質,果實的成熟度越高,果實品質越佳,果肉不帶草腥味,並具有果香與鮮甜口感,果型亦較豐滿圓潤;但太晚採收,果實易發生裂果,果肉喪失脆度呈水浸狀,果實風味變淡等;若過早採收,果實可溶性固形物低且易有草腥味。
紅龍果的採收成熟度依市場的需求、果實的發育條件與品種的成熟特性等,使採收適期標準也不盡相同。目前多以花後日數 ( 花開後至採收前的時間 ) 搭配果皮轉色程度與裂果與否、市場需求量等條件,來作為是否採收的指標。一般建議紅龍果果皮完全轉色後 5-7天為採收適期。採收成熟度越高果實品質越佳,但較不耐運輸及貯藏。供應國內市場時,從採收到消費者供應端所需的時間較短,可採收成熟度較高的果實,使消費者可購買到果實飽滿、高甜度的紅龍果。
若需短期貯藏或外銷,則採收成熟度較低的果實,提升果實的貯藏能力,並減緩貯藏期間果實的老化與品質劣變。
紅龍果採收的時機以清晨氣溫冷涼時採收最佳,應避免高溫採收累積田間熱及呼吸熱,造成呼吸作用及蒸散作用增加,導致品質劣變加速,貯藏壽命降低。
不宜在雨天採收,因果品淋濕後易傳播病菌與發生病害,導致採後病害發生情形嚴重。採收之果實應避免陽光直射,需進行遮陰避免果溫上升,或儘速運送至包裝場進行後續處理,並應注意包裝場需遮陰、通風,避免果實直接受到陽光的曝曬。紅龍果果實表皮鱗片易受機械傷害,採收、運輸、分級、包裝、上下貨等過程均應小心輕放,避免果實碰撞及壓傷,影響果實外觀。
二、預冷 (precooling)
園產品採收後為了迅速移除田間熱,會利用各種降溫方式使之冷卻,在數分鐘到 24 小時內達到所需的低溫,稱之為預冷,可降低採收果實的呼吸速率及減少失水,延長櫥架壽命及提高貯藏品質。預冷方式有冰水預冷(hydrocooling)、碎冰預冷(packicing)、壓差預冷 ( 又稱強制風冷,forced-air cooling)、室冷 (room cooling) 及真空預冷 (vacuum cooling)等。紅龍果採收後應迅速置於陰涼處,必要時可利用風扇增加空氣流動,但避免長時間吹送導致鱗片失水萎凋;或置於預冷室先行降溫,注意堆放空間的空氣流通性與庫內濕度,以達到降溫且避免鱗片萎凋,並盡速進行分級、包裝與裝箱。
三、清潔與分級
紅龍果採收後將裂果與瑕疵果進行淘汰,並且修整果萼端的切口、拔除枯萎的花柱、清理萼口內的螞蟻等異物、清洗或擦拭鱗片的煤煙,使果皮外表保持清
潔。果實清潔整理後可使用語音分級機或重量選果機,依單果重進行分級,再依外觀色澤與病蟲害的污染程度進行分級與裝箱,可參考表 1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之分級包裝規格標準。現行裝箱資材以 6 公斤厚紙箱或塑膠籃 24 公斤裝兩種居多;6 公斤紙箱為單層排列,24 公斤塑膠籃為 2-3 層排列,每層以報紙作為區隔與襯墊,避免果實互相擦壓傷。
四、貯藏
紅龍果採收後果實仍會進行呼吸作用、蒸散作用及其他生理作用等,果實品質會隨採收後的時間及環境逐步改變。而呼吸作用會消耗氧氣,氧化葡萄糖或有機酸產生能量供應其他生理作用進行,造成果實品質的改變,果實糖度降低等。為降低採收後品質改變的速度,延長販售時間,採收後適當之貯藏溫度是必要的。但紅龍果為寒害敏感型園產品,寒害臨界溫度在 0-5℃之間,在 5℃以下的低溫貯藏時間超過 3-4 週易有寒害發生,但會因品種、採前栽培環境、採收成熟度不同影響低溫的敏感程度。紅龍果寒害徵狀為果肉組織呈現透明水浸狀、鱗片軟化枯萎、外層果肉褐變等,利用果實套袋貯藏可延緩及減輕寒害徵狀發
生。
紅龍果近年來栽培面積不斷增加,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果樹,其盛產期集中在 7-9 月,因此有短期貯藏與發展外銷的需求。果實品質與田間栽培管理與採收後處理相關,紅龍果從採收成熟度的選擇便開始決定其採後果實品質,採收後還需注意其呼吸作用、蒸散作用、生理代謝、老化腐爛、病蟲危害等問題,進行適當的溫度、濕度及氣體管理,才能維持果實採收後的品質。藉由採收後處理維持或提升園產品的品質,增加消費者消費與食用的意願,及透過貯藏技術增加園產品銷售距離或是延長供應時間,可降低紅龍果採收後的損耗,提升果農的收益。
文章來源: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技術專刊 第198期
資料傳送中,請勿關閉!